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壽桃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壽桃包,或稱壽桃,地方麵食,屬於蓮茸包的一種。在江南地區廣為流傳。在傳統的稱謂上,用以壽宴壽桃包稱為壽桃;用於白事的類似包子稱為壽包。但時至今日,香港不少酒家業界,乃至普羅大眾,已混淆兩者的稱謂,不時將兩者皆簡稱為壽包。一種包子點心,也常做為小吃。[1]

外形

通常是白色包身,頂部表面表面染上粉紅點或淺粉紅色,中間占半長度有微微直紋,包身一邊尖細,以模仿桃的形狀,用於壽宴。

色澤明亮,造形逼真,口感暄軟且具有桃的香味。

用料

主料:酵面。輔料:豆沙餡

配料:鹼,可可粉,紅色素,菠菜汁。

做法

  1. 將酵面入鹼,餳後均勻的分成若干小塊,擀成皮,包入豆沙,收口成球形。
  2. 在球形上捏成尖,用骨板側壓一道縫成桃形。用少量面和菠菜汁混合成葉子,貼在桃底部。
  3. 上籠蒸製15分鐘後,給表面撒上紅色素。[2]

特點

形似壽桃,鬆軟甜香。

做法二

原料:

  1. 麵粉100%,酵母0.5-0.8%,糖2-3%,泡打粉5%(可放可不放)水適量。 
  2. 黃桃丁、吉士粉、白糖、熟面。 
  3. 食用紅色素少許。

製作方法:

  1. 將原料1中的材料加工成膨鬆麵團,餳發備用。
  2. 把黃桃丁、吉士粉、白糖、熟面拌在一起加工成餡料備用。
  3. 把和好的膨鬆麵團揉光滑,摘成30克大小的劑子,然後包入餡心15克,捏好口,收口朝下放置。在坯子頂部略斜的位置,用手捏出一個尖,做成桃形的生坯。
  4. 做好後餳分鐘左右,放入籠屜內用旺火蒸10公鍾即可。
  5. 蒸熟後趁熱在桃子中間對着桃尖壓一條桃縫,再在桃尖彈一些紅色素即成桃包。

特點:色澤明亮,造形逼真,口感暄軟且具有桃的香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