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尚德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尚德延
]
出生 1918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麻醉專家


尚德延(1918年 - 1985年) 字叔明, 遼寧瀋陽市人。高中就讀於北京法文學院和震旦大學醫預科。對於能上得起教會學校,尚老師曾對我笑曰:「我和徐悲鴻一樣,屬於少數自己扛着行李上震旦的學生」。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尚老師全家輾轉到甘肅蘭州,就讀於蘭州大學醫學院。1942年大學畢業,任國軍第68軍上尉軍醫(外科)。1945年在蘭州中央醫院作外科住院醫師及住院總醫師。1947年至1949年初,公派赴美國芝加哥美州醫院醫學中心進修,主修麻醉學,作住院醫師及代理住院總醫師。有一次尚老師講他在美國學習的故事,有位美國麻醉醫生打腰麻打不進去,請他幫忙,事後給他5美元。他覺得很奇怪,幫個忙在國內是很平常的事,可是美國人認為這是你應得的報酬。1949年初尚德延回國後,在蘭州中央醫院創立了國內第一個麻醉科,成為中國第一位麻醉科主任,同時兼大外科副主任。

1949年9月27日蘭州解放,蘭州中央醫院更名為西北軍區第一陸軍醫院,後為解放軍蘭州軍區總醫院,尚老繼續擔任麻醉科主任兼大外科及普外科副主任,兼任蘭州大學醫學院教授。尚老師常笑曰:「我是離休幹部」。因為根據規定,1949年10月1日(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者按離休待遇。其實,9月27日距10月1日只差3天。尚老師在蘭州軍區總醫院工作期間,還同時兼任(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外科教研室主任。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軍委衛生部決定成立戰傷外科醫療研究組,將傷員集中到新建成的遼陽201醫院,醫療組由協和醫院外科主任吳英愷等四位教授領導,麻醉科主任調蘭州軍區總醫院的尚德延擔任。

1956年春,軍委衛生部成立解放軍胸科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阜外醫院前身),吳英愷任院長兼外科主任。尚德延從蘭州調任麻醉科主任和麻醉研究室主任,少校軍銜,成為我國心血管麻醉的開拓者之一和心血管麻醉專業的學科領軍人,同時兼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麻醉科主任。50年代初在國內最早開辦麻醉學進修班(每年一期),親自編寫70 余萬字的麻醉學講義。為新中國培養了一批麻醉學科帶頭人和骨幹。

1978年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麻醉專業組提出了召開全國麻醉學術會議的建議,尚德延制定了具體計劃。經中華醫學會批准後,正式成立了籌備組,由尚德延為組長。1979年8月18日中華醫學會第一屆全國麻醉學術會議在哈爾濱北方飯店開幕,尚德延教授作了「為促進麻醉現代化而奮鬥」的報告。8月22日經過充分醞釀,以不等額不記名投票方式選出中華醫學會全國麻醉學會委員,隨後全體委員舉行會議,以無記名投票選出主任委員尚德延,副主任委員吳珏、謝榮,常務委員譚蕙英、金士翱、靳冰、趙俊(兼秘書),至此全國麻醉工作者企盼的中華醫學會全國麻醉學會誕生了。

尚德延作為中國現代麻醉學創始人之一,一生關注着我國麻醉事業發展和麻醉科建設。文革後深刻認識到我國麻醉專業與國際有很大差距,向衛生部領導呼籲麻醉科是臨床二級學科,為最終衛生部文件出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89年衛生部下達文件把麻醉科列入二級臨床學科,但他卻沒有等到這一天。

尚德延教授是我國文革前國家首批招收麻醉學研究生的導師之一。尚老師去世早,一生只招收了7位研究生:鄧碩曾李立環何榮泉薛玉良岳雲郭建華劉進

尚老師熱愛生活,記得一次有人告狀,說年輕人下班後在辦公室跳舞。他笑呵呵地回應:「我年輕的時候比他們還愛跳舞」。殊不知他年輕時還是男高音歌唱家。醫院有活動,經常上台高歌一曲。

尚德延撰寫了大量麻醉體外循環等方面的教材;發表論文150餘篇;參加了多部專著的編寫和翻譯;對我國麻醉學理論發展具有深刻的學術和指導意義。1982年我研究生畢業,尚老師向第四軍醫大學校長借用我一年。理由是幫助他整理書稿。手寫的稿紙已積滿一大箱,他多年的夙願「真正的專家必須出版自己的專著」。遺憾的是,他嘔心瀝血籌劃編寫《心臟麻醉學》尚未完成就與世長辭了。[1]

年代記事

  • 1932~1937年 在北京知行中學、北京法文專門學校、上海震旦大學附中讀中學。
  • 1937~1942年 在甘肅學院(後蘭州大學)教育系、醫學系學習並畢業。
  • 1942~1947年 任蘭州中央醫院住院醫師及外科住院總醫師。
  • 1948~1949年 任美國芝加哥美國醫院麻醉科住院醫師及住院總醫師。
  • 1949~1956年 任蘭州軍區總醫院外科主治醫師、副主任,普通外科主任,麻醉科主任,兼蘭州大學醫學院外科及麻醉科副教授、第四軍醫大學外科教研室主任。
  • 1956~1958年 任解放軍胸科醫院麻醉教研室主任。
  • 1958~1983年 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麻醉科主任,副、正研究員。
  • 1964年 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 1979年 當選中華醫學會麻醉學會首任主任委員。
  • 1981年 任《中華麻醉學雜誌》副主編。
  • 1984年 任博士研究生導師。
  • 1985年10月24日 因心血管意外猝死於北京。


學術成就

尚德延在成立麻醉科的同時即創建了動物實驗室,為開展心臟直視手術進行低溫麻醉研究。他在低溫下病理生理改變,低溫下心臟手術的心機能恢復和心臟復甦,低溫下心室纖顫的預防和治療,控制性降壓的病理生理學基礎和臨床應用,心內直視手術冠狀動脈藥物灌注的實驗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績,是我國當時之創舉。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首例體外循環下心內直視手術成功是1953年。1957年國內首例低溫麻醉下心內直視手術在阜外醫院獲得成功。不久低溫麻醉下二尖瓣關閉不全修補手術成功。1958年第四軍醫大學蘇洪熙教授用國外帶回的體外循環機完成國內首例體外循環下心內直視手術。同年,尚德延合作研製國產體外循環機(動物實驗200餘次),1959年阜外醫院用國產體外循環機心內直視手術成功,緊追國際學科前沿。

1964 年尚德延應邀赴莫斯科參加深低溫學術會議,提出了我國自己的作法及其理論基礎。同年還參加波蘭全國麻醉學術會議並作題為「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的麻醉處理」和「體外循環與深低溫」的學術報告,頗受與會各國代表讚許和驚訝。1966 年應邀參加巴基斯坦-英聯邦聯合舉辦的醫學學術會議,報告了題為「心臟直視手術的麻醉和體外循環」的論文,會後受到當時巴基斯坦總統的接見和宴請。1963 年曾赴越南,協助他們開展心血管手術,作過多次學術報告。

尚德延心繫國家麻醉學的發展,建國十周年與謝榮教授一起對新中國麻醉學的成就進行總結。1962 年再次通過在中華外科學雜誌麻醉方面的投稿情況分析了我國的麻醉學現狀。1966年,正值事業發展的黃金時期,「文革」開始,尚德延被迫停止各項工作,後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愛護,參加當時國家領導人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央保健工作。文革後,尚德延有機會再次出訪西方發達國家。1980年訪問澳大利亞時,當地報紙以「three leading Chinese doctors」報導。重返美國的尚德延深感我國麻醉專業與國際水平差距甚大,呼籲加快我國麻醉學現代化步伐。[2]

主要論著

尚德延一生寫過中英文論文150 余篇,分別刊登在各有關雜誌上,並參加了五部著作的編寫,內容覆蓋面極廣,包括外科,一般麻醉,低溫、體外循環,心肌保護,呼吸,心肺急救等方方面面,並且涉及了諸多麻醉學的處女地,多數論著達到國家一級水平,對我國麻醉學進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1 尚德延,周身麻醉時之循環突然停止.中華醫學雜誌,1951,37 (7):542.
  • 2 尚德延,戰傷與交感神經切除術.西北醫學雜誌,1951,1(5):316.
  • 3 尚德延,戰傷麻醉.西北醫學雜誌,1951,1∶130.
  • 4 尚德延,劉秉華.脊髓麻醉552例經驗的初步分析.中華醫學雜誌,1953,39(4):237.
  • 5 尚德延,王自生.包蟲囊腫.中華外科雜誌,1955,3(1):28.
  • 6 尚德延,王倫輝等.氯仿、氯乙烷、乙醚在麻醉引導中作用的觀察.人民軍醫,1957,(11):29.
  • 7 尚德延,低溫麻醉.人民軍醫,1957,(7):136.
  • 8 尚德延,野戰麻醉和戰傷感染.見:吳英愷,趙連璧主編.野戰外科學,第一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7.
  • 9 尚德延等,人工低溫下預防和治療心室纖顫的實驗與觀察.中華外科雜誌,1958,6(10):111.
  • 10 尚德延,控制性人工低血壓的病理生理學基礎.生理科學進展,1958,2(2):174.
  • 11 尚德延,胡旭東.胸外科患者在麻醉和手術時心律改變的觀察和分析.中華外科雜誌,1958,7(3):284.
  • 12 尚德延,徐守春胡旭東等.二尖瓣狹窄之交界分離術的麻醉處理.中華外科雜誌,1958,6(10):112.
  • 13 尚德延,低溫下心內直視手術期間以動脈血實施冠狀動脈持續灌注的實驗觀察.中華外科雜誌,1959,7(12):1175.
  • 14 尚德延,心室纖顫的治療.中華外科雜誌,1959,7(7):663.
  • 15 尚德延,低溫下心內直視手術時應用冠狀動脈藥物灌注的實驗觀察.中華外科雜誌,1959,7(12):1172.
  • 16 尚德延,控制性人工低血壓在手術中的應用(100例臨床分析).軍事醫學雜誌,1959,(2):119.
  • 17 尚德延,新中國麻醉學的成就.中華外科雜誌,1959,7(9):84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