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東清泉集團有限公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企業大樓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山東清泉集團座落在美麗的黃海之濱,毗鄰煙臺市政府、煙臺大學和山東工商學院,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四通八達。

基本內容

公司名稱:山東清泉集團

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

總部地點:山東省

總資產:14億元

企業規模

山東清泉集團是經山東省工商局註冊的省級企業集團。山東清泉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山東清泉集團的核心母公司,對外代表山東清泉集團,並對集團內其他十個子公司控股。全集團現有固定資產8億元。自有土地使用權2300畝。

全集團10個子公司橫跨三個產業、十二個行業。主要從事火力發電、城市供熱、城市供水、水泥、商品混凝土、房地產開發、建築安裝、建材、中小學教育、特鋼鍛造、紙箱包裝、塑料編織、房屋租賃、餐飲酒店、人造板、畜牧養殖、果樹種植、海產品捕撈與冷藏加工等生產經營項目。年營業總收入超過10億元人民幣。

山東清泉集團的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始終不渝的堅持黨的集體領導,堅持走「集體經濟共同富裕」的道路。堅持實行財務制度、勞動就業、工資標準、福利分配、股份分紅「五統一」的管理原則,堅持貫徹實施張恆傳書記提出的「四政四治」的管理方針。全公司現有各類職工3200人,具有大中專學歷的職工占35%。並形成了門類齊全、業務過硬、德才兼備的管理和技術業務骨幹隊伍。

企業文化

清泉人共同價值觀:發展集體經濟實現共同富裕

清泉集團管理方針: 勤政 廉政 德政 仁政

政治 法治 理治 安治

清泉精神:團結協作 拼搏進取 追求卓越 再創輝煌

清泉經營理念:誠信為本 互利雙贏 科學發展 不斷創新

清泉管理理念:以人為本和諧發展

發展簡史

三十年前,清泉寨還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窮漁村。是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響了清泉寨脫貧致富經濟發展的進軍之路的號角。清泉的經濟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靠着黨的改革開放的好政策,靠着老一輩清泉創業者的艱苦努力,靠着清泉人的對事業的執著和聰明才智發展到了今天。

清泉經濟的發展經歷了艱難曲折的發展過程。從一九七八年起共經歷了三十年的創業和發展過程。

第一次創業是從1981年清泉寨建立第一個村辦企業—汽車保養廠開始。1984年建煙臺大學國家給予土地補償款190萬元,利用這筆資金,又投資建造了冷庫和清泉賓館。以後又利用自有資金於1986年設立了清泉建築公司(清泉建築建材有限公司前身),1987年投資建立了清泉塑料公司(清泉塑料製品有限公司前身),1988年建立了清泉紙箱廠(清泉紙製品有限公司前身),1993年建立了清泉特鋼鍛造廠(清泉特鋼鍛造製品有限公司前身),為了統一管理村辦企業,按照政企分開的原則,於1990年經上級批准成立了清泉聯合企業總公司,統一管理村辦企業,並確定了企業計劃上繳利潤的管理體制。1995年又經山東省體改委批准,將清泉聯合企業總公司更名為山東清泉集團公司,從而使企業從上了集團發展戰略。第二次創業是從2000年6月改制開始到2008年清泉實業公司建成前後經歷了八年時間。按照國家改制的和省工商局的要求,2000年6月經全體村民大會討論通過,省工商局批准山東清泉集團公司經改制更名為山東清泉集團有限公司。至此,打破了原來企業單一集體所有制的體制,走上了股份制的發展道路。清泉人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過程,為以後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到改制時全集團共有企業16個,年營業額超過2億元,實現利潤也超過2000萬元。淨資產達到2億元。由於職工參股,調動了全體職工的生產工作積極性。清泉企業得以迅猛發展,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2000年集團公司投資8000萬元,用156天時間建起了膠東一流的清泉學校,2001年開始連續三年總投資6000萬元建起了日產3萬噸的城市供水項目,2004年投資4000萬元建造了清泉特鋼新廠,並建立了省內第一條汽車前橋輥鍛生產線。同年又與其他投資者合作開始建造了萊山區唯一集中供熱工程,正式進軍城市公用事業。在此期間又投資600萬元又建起了萊山區最好的幼兒園。

到2008年底,全集團公司共擁有資產總額14億元,

經合併後的控股子公司達到10個,年營業總收入超過10億元,利潤達到8000萬元。所從事的行業已經超過12個。所有的子公司年營業收入都超過了千萬元,過億元的有三家。

從2009年開始,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世界金融危機,為適應國家「調結構擴內需促增長」經濟發展總方針,集團公司採取了「調整結構 穩定發展 適度擴張」總方針。重點發展見效快、前景好、科技型新項目。並制定了適應新形勢的發展戰略目標和遠景規劃。

發展經濟的目的就是為了改善村民和職工生活,在企業迅猛發展的同時清泉職工收入不斷增長, 2008年職工年工資性收入人均超過22000元。並對職工實行了多項福利補貼,包括水、電、暖和子女入學入托補貼,從2009年5月開始又向全體職工每月無償供應自養自種的豬肉和各類蔬菜。

在職工最關心的子女就業方面,由集團公司對職工子女統一招收分配。全集團公司消除了失業和待業現象。從政策上確保了人人有工作,個個有飯吃。

對符合條件的職工也百分之百的實施了社會保險。並對不符合社會保險條件的職工實行了內部退休制度,最高可每年領取內部退休金6000元。從而解決了職工的後顧之憂。

三十年的滄桑巨變,清泉人用自己的雙手建造了美好的家園,改變了三十年前貧窮落後的面貌。今天的清泉,已經實現了少有所教、壯有所業、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困有所幫和多方面福利補貼多年美好願望。

清泉人正在朝着更加美好的未來,踏着堅實的步伐,在黨委的領導下,開始新的征程,用自己的雙手開創更加燦爛的明天。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