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岑學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岑學恭
出生 1917年6月
國籍 中國
別名 岑三峽
職業 畫家
知名作品 《幽林古剎》
《都江堰》
《木筏》
《梯田》

岑學恭(1917年6月-2009年07月27日)

1917年6月出生於綏遠新城(呼和浩特)。曾為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名人協會會員、中國詩書畫研究院院士、北京大學東方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人民日報神州書畫院顧問、中國避暑山莊保護協會長,白書畫研究會顧問、滿族書畫家聯誼會顧問、日本現代美術家聯盟海外理事(永久)、四川省文史館巴蜀詩書畫研究會會長、四川省政協書畫研究院院長、成都市政協書畫院院長。其畫作每平尺達20餘萬元之多。

個人簡介

岑學恭,"三峽畫派"創始人,滿族,1917年6月出生於綏遠新城(呼和浩特)。

1939年,他在重慶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

1944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授業於徐悲鴻、黃君璧諸先生門下。

1942年在校期間曾任國立中央大學嘉陵美術會會長。

1943年起曾在國內舉辦過個人畫展多次。

1945年曾參加過英國倫敦、印度加爾各答中國畫展。 1944年國畫《幽林古剎》入選教育部舉辦的全國美展並獲獎。

在校5年刻苦學習,認識了如徐悲鴻、黃君璧、傅抱石等許多名師,與他們亦師亦友,並從他們的作品和講授中獲取了豐富的藝術營養。 新中國五十年來多次入選全國美展,全國美術及其他部門展覽及出版集體大型畫冊多次。

出版有個人畫集畫冊四本。傳略收入<中國人物年鑑>、<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辭典> 、<中國美術年鑑>。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巴蜀詩書畫研究會會長、四川省詩書畫院和成都畫院顧問、一級美術師。岑學恭的繪畫天才在當時便已嶄露頭角。

他的作品曾多次在成都、自貢、內江等地展出,並於1945年入選英國倫敦、印度加爾各答中國畫展。

一次,綏遠抗日將軍傅作義來重慶,塞外同鄉為表敬佩之情,推岑學恭作畫相贈。岑學恭特意精心繪製了一幅展現巴蜀風光的<三峽>圖。徐悲鴻先生見了,非常嘉許,特為題詩一首:"巫山巫峽蕭森氣,屏障中華抗建基,橫塞將軍今李牧,還都何異鳳來儀。"

90年代初,一位澳大利亞著名畫家來蓉訪問,他在匆匆參觀了一些畫廊之後,來到岑學恭先生的畫前,突然停了下來。這是一幅三峽風光圖。他站了很久,看了很久最後才說:"這幅畫有力量,像個男子漢。我很少看見像這樣有力度的山水畫。"的確,這種"有力度的山水畫"當今確屬鳳毛鱗角。岑學恭被稱為"岑三峽"、"三峽畫派的創始人"的原因也正在於此。觀岑學恭的畫,猶如欣賞一場宏大的交響音樂會。其中或許有淺吟低唱,有弱音迴旋,但更多的則是壯闊的場面和博大的氣勢。在美好的藝術享受之餘,給人以強烈的藝術震撼,給人以信心和勇氣,催人奮發向上。這就是山的力量。

山從遠古走來。岑老的作品以山為主體,更是建立在對傳統的繼承、對山的把握、對生活的提煉之上,有着古老的傳統和雄厚的藝術功底。岑學恭筆下的山,實際上是人格力量的再現,是民族精神的象徵。要達到這一水準,沒有深厚的功底和創新的勇氣顯然是不可能的。

岑學恭現為成都市政協常委、四川省文史館館員、巴蜀詩書畫社社長、省詩書畫院、成都畫院顧問、全國美協四川分會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中華名人協會會員、國務院特殊津貼享有者。其作品享譽海內外,曾在日、英、美、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展出或出現,並在漢城奧運美展上榮獲金牌,國內外獲獎及各種榮譽稱號不計其數。日本《北海道新聞》、《朝日畫刊》、香港《文匯報》、《大公報》、《華僑日報》、《電視報》、《新晚報》、《城市畫報》、《香港新聞》曾予以多次報道。1982年鄧小平回四川,便在金牛賓館接見了岑學恭並與他合影留念。

一代嶺南派大師趙少昂先生由香港給岑學恭來信,贊他的作品"尊作別具個性,古意今情兼而有之。"台灣陳立夫稱岑學恭作品:"大作雄偉高雅,功夫深厚,殊足欽佩。"蔣緯國稱:"畫作遠山峻秀,溪水湍急,煙雲繚繞,景色雄偉,殊屬佳構。"岑學恭的畫,於法之中見豪邁,於雄偉之中見秀麗,於氣勢之中見磅礴,正是他"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結果。他強調傳統,講究功力,但並不排除創新。正像他自己說的:"回顧古代畫壇,歷代皆有變化,揚州八怪不就是變化出來的嗎?"當一些青年畫家登門請教時,他總是滿腔熱情地幫助他們,毫無保留地傳播繪畫心得。以至在他的周圍,聚集了無數的學生,形成了一個譽為"三峽畫派"的繪畫群體。1991年11月他在深圳舉辦了岑學恭深圳訪友畫展,1992年7月又在成都舉行岑學恭美術生活50年師生畫展,開幕那天人山人海,花點賀品百餘件,場面空前熱鬧。"丹青不知老將至,畫不驚人筆不休"是當今岑學恭的奮鬥目標。

榮譽

1944年國畫<幽林古剎>入選教育部全國美展並獲獎。

1954年<都江堰>、<木筏>、<梯田>入選第一屆全國國畫展。

作品<紅岩頌>、<瀘定橋>、<豐收前景>、<秋林群鹿>入選歷屆全國美展,並參與出版大型畫冊多次。

1988年獲漢城奧動美展金牌,並曾榮獲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民族百花榮譽金獎、四川美協丹青壽星獎。

現為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名人協會會員、中國詩書畫研究院院士、北京大學東方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人民日報神州書畫院顧問、中國避暑山莊保護協會長,白書畫研究會顧問、滿族書畫家聯誼會顧問、日本現代美術家聯盟海外理事(永久)、四川省文史館巴蜀詩書畫研究會會長、四川省政府書畫院副院長、成都市政協書畫院院長。

大事年表

1939年考取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在重慶沙坪壩松林坡學習五年。

1942年成立國立中央大學嘉陵美術會,任會長。

同年歡迎徐悲鴻先生由南洋歸國主持歡迎會並攝影留念。

1943年在成都舉辦五人畫展(岑學恭、劉澤、盧蔭寰、蘇葆楨、韓中)。

1944年《幽林古剎》入選第四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並獲教育部頒發獎勵。

在四川內江、自貢兩地舉辦岑學恭、蘇葆楨二人聯合畫展。

國立中央大學嘉陵美術會在重慶舉辦春、秋季畫展二次。

參加教育部主辦全國美展入選<還我河山>國畫一幅。

參加勞軍美展入選<水仙>工筆畫一幅。

1945年參加英國倫敦、印度加爾各答中國畫展。

1946年在成都舉辦個人畫展。

1947年在成都舉辦個人畫展。

1948年在南京舉辦個人畫展。

1949年岑學恭、梁白雲、蘇葆楨、魏正起等四人北碚聯合畫展。

1955年參加全國國畫展覽入選《灌縣都江堰》、《四川梯田》、《木筏》共三幅。

朝花美術出版社出版《都江堰》一幅。

美術雜誌刊登《木筏》一幅。

1956年參加全軍組織的「紅軍長征路線寫生團」。

參加全軍美展入選《滬定橋》一幅。

《灌縣都江堰》一幅為故宮博物館收藏。

《滬定橋》一幅為軍事博物館收藏。

1961年朝花美術出版社主辦迎春畫展入選《秋林群鹿》。全國巡迴展出。

1962年全國美展入選《紅岩松》一幅。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北碚白廟子》國畫一幅。

1965年全國美展入選《豐收》、《氣象萬千》、《紅樹千秋》共三幅。

1972年為榮寶齋行銷日本作《秋林群鹿》三幅,《春溪鹿鳴》一幅。均為六尺橫幅。

中日友好紀念畫冊(日本版)入選《川西林區》一幅。

1978年成都四川美協舉辦岑學恭等二十人聯展。

西德中國畫展入選國畫一幅。

1981年榮寶齋出版《山水畫扇集》入選《三峽》扇面畫一幅。

全國鐵路職工第二屆美展選集刊登《三峽》一幅。

1982年南京美術館舉辦岑學恭寫生畫觀摩展。

十月南京鼓樓公園岑學恭、蘇葆楨國畫聯展。

1983年《岑學恭國畫選》畫頁一套出版共二十三幅。

1984年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出版中國畫入選《巫山雲》一幅。

四川省詩書畫院成立紀念畫刊入選《松》一幅。

南京鼓樓公園舉辦個人畫展。

在南京舉辦《黃君璧門人岑學恭、黃純堯、東方慈君三人聯展。

畫家自述

「我17歲從內蒙古到南京讀書兼攻國畫三年,後輾轉西北。日本侵略東三省,戰爭爆發,我又從西北步行兩個多月到四川重慶,邊讀書邊寫生。一到三峽就被那裡無形的磁場所吸引,我留戀三峽,一畫就是60餘年,不知走多少路,了 登過多少峰,忍飢挨餓、冒雨艱行,無數次攀上絕頂構思畫面,無數次乘坐木筏漂流江中,體驗驚濤駭浪的感覺,仰觀奇峻險峰,速寫出幾千張畫稿精選題材,才創作出三峽朝暉、霧中神韻、雨中峽谷、急流勇進等精品之作,在中國山水畫領域逐漸形成我自己的風格。我創三峽畫派其目的在於:弘揚中華文化藝術,最大限度地發現培養書畫界中青年優秀人才,讓他們同我一起探索藝術奧妙,持之以恆地用畫筆描繪三峽壯景,以書畫藝術形式將中國三峽景觀推向世界,提高國際名聲。」

作品拍賣

岑學恭在畫壇上筆耕70多年,人稱「岑三峽」,是「三峽畫派」的創始人。在他去世後,業內人士預測,市場上將掀起一股收藏其畫作的風潮,其作品亦將成為眾人追逐的目標,價格必定翻倍。

畫作最高拍出25萬/幅

個人作品方面,岑學恭擅長中國山水畫,1944年國畫《幽林古剎》入選教育部全國美展並獲獎。1954年《都江堰》、《木筏》、《梯田》入選第一屆全國國畫展。當然,作為「三峽畫派」的創始人,岑學恭代表作品還是三峽風光。岑老一生數十次到三峽寫生作畫,筆下有關三峽的作品不計其數,這其中,在四川嘉誠2007年秋拍中亮相的超巨幅(約88平方尺)國畫山水《風帆三峽入畫圖》最終以25萬元(不包括佣金)成交,這一價格也是岑老個人藝術品拍賣的最高紀錄。

早期精品至少3萬/平方尺

岑學恭老先生的去世,令收藏界大感震驚。昨日深夜,當四川省收藏家協會秘書長吳道明從本報記者這裡得知岑學恭去世的消息後感傷不已,他介紹,早在1997年省收藏家協會成立的時候,岑老就當選為協會的名譽顧問,「去年收藏家協會會員聚會的時候,岑老還專門來了的,我們還一同合影留念。」吳道明稱,岑老的逝世將在四川收藏界掀起一股岑學恭真跡收藏熱,「岑學恭的山水畫在川內無人出其右,估計今後也很難有人突破他的地位,他的三峽畫作在很久以前就是藏市的搶手貨,市場流通一直都不多,現在肯定更是炙手可熱。」

至於岑學恭畫作的具體價值,吳道明介紹,岑老的早期精品畫作一平方尺至少3萬元,「我不久前在拍賣市場上看到一幅他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創作的三峽畫作,以8萬元的價格成交,那幅作品只有2.8平方尺。而他的普通作品,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應酬品』,也在萬元左右每平方尺,而本土一般有所成就的山水畫家的作品價格通常在三四千元每平方尺之間浮動。」吳道明稱,如今岑老的每件畫作都成為了孤品,價格肯定要比以前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