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鞏振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鞏振輝,男,生於1957年4月。陝西禮泉人。博士,教授,蔬菜學博士生導師,蔬菜科學系系主任,陝西省蔬菜研究所所長。兼任寶雞市人民政府農業科技顧問,西安皇冠蔬菜研究所顧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第八屆編委、《西北園藝》等刊物顧問。[1]

工作學習簡歷

1981年畢業於西北農業大學蔬菜專業,同年留校任教至今。先後在西北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獲農學學士、農學碩士和農學博士學位。1997年晉升為教授。

1995~1996,2001~2002年曾先後赴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修分子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

2004年8月赴歐洲考察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曾獲教育部優秀年輕教師基金資助、陝西省優秀留學回國人員、陝西省「教書育人」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學名師和優秀教師等榮譽。[2]

學術成果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主編「十一五」規劃教材《植物育種學》、《植物組織培養》和《園藝植物生物技術》,先後主編和參編著作、教材26本,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省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三等獎各1項,西安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校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2項。所主持的《植物育種學》獲省級精品課程。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在GenBank登錄基因(片段)序列48條。選育優良辣椒組合5個。曾獲教育部優秀年輕教師基金資助及陝西省優秀留學回國人員、陝西省「教書育人」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成功地探索出蕓薹屬植物基因轉移的非組織培養新方法——植株原位真空滲入遺傳轉化方法;發現了利用CaMV弱株系Bari-1基因VI和CaMV強株系BJI基因IV雙基因的遺傳工程交叉保護,可有效地提高轉基因植株田間抗病水平的抗病毒基因工程新策略;在克服蕓薹屬作物遠緣雜交障礙的方法、白芥抗病蟲害基因的利用、生長素基因aux1和aux2、CaMV基因VI(BJI、Bari-1、Baji)、大白菜葉球發育相關基因BcpLH、疫病病原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系列基因(Pcpg1、Pcpg2、Pcpg4、Pcpg6、Pcpg7、Pcpg9、Pcpg10、Pcpg12、Pcpg16、Pcpg17、Pcpg19)和麴黴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AnpgI的克隆、遺傳轉化、表達及轉基因植株的主要經濟特性與遺傳規律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他研究出了適宜大規模、快速、簡便地進行辣椒疫病、炭疽病、TMV、CMV鑑定的方法及測定辣椒果實辣椒素含量的方法;明確了我國辣椒種質資源對上述4種病害的抗性及辣椒果實辣椒素、維生素C和乾物質含量;篩選出了一批高抗或複合抗性的抗源及高品質辣椒資源;選育出了高抗多種病害、優質、高產辣椒組合「西雜1號」、「西雜7號」、「農城椒1號」、「農城椒2號」、「農城椒3號」、「農城椒4號」和「金椒5號」。利用化學誘變與物理誘變相結合的方法,選育獲得辣椒幼苗黃化、矮杆等一批具有珍貴性狀的突變系;利用遠緣雜交與誘變相結合的方法,選育獲得了5個不同類型的雄性不育株系;建立了辣椒小孢子高效誘導體系,獲得了一批DH親本純系;採集、分離、純化了河南雲南廣東湖北湖南江蘇浙江遼寧黑龍江貴州四川甘肅、西安、楊凌等地辣椒疫病病原菌,對我國辣椒疫病病原菌小種分化及其致病性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克隆分離了一批辣椒抗疫病基因;利用遺傳轉化等方法初步明確了NPK1、NPR1和AtHsfA6a等抗逆、耐熱基因的功能。與西安皇冠蔬菜研究所合作,將分子標記技術與常規育種技術相結合,選育出了我國第一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根結線蟲的番茄新品種M158及M126。對蔬菜作物雜種優勢利用和數量性狀遺傳的基礎理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

專利

1.鞏振輝,黃煒,李大偉,呂元紅.一種辣椒苗期黃苗性狀植株的獲得方法,國家發明專利公開號:CN1732753A

2. 鞏振輝,黃煒,呂元紅,李大偉,趙尊練.一種創製辣椒雄性不育材料的方法,國家發明專利公開號:CN1775001

3. 鞏振輝,張菊平,劉珂珂,黃 煒,李大偉.一種辣椒小孢子誘導獲得胚狀體的培養方法,國家發明專利公開號:CN1836496

4. 鞏振輝,逯明輝,黃 煒,李大偉,馬 維,李曉東,鄭麗粉,王建人,蔡義勇.一種抗南方根結線蟲的番茄親本純系選育方法,國家發明專利公開號:CN1903014

主要著作

1.植物組織培養,化學工業出版社,北京,2007年,主編。

2.植物育種學,農業出版社,北京,2007,主編。

3.茄子南瓜優質高效栽培新技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楊凌,2005年1月。主編。

4.花卉脫毒與快繁技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楊凌,2005年1月。主編。

5.茄果類蔬菜制種技術。金盾出版社,北京,2005年1月。主編。

6.茄果類蔬菜制種技術。金盾出版社,北京,2004年9月。主編。

7.植物細胞組織培養。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北京,2003年1月。參編。

8.農業科技英語。西安地圖出版社,西安,2003年1月。第二版,主編。

9.茄果類蔬菜周年生產技術。金盾出版社,北京,2003年1月。參編。

10.園藝植物育種學實驗指導。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北京,2002年8月。副主編。

11.稀特菜周年生產技術。金盾出版社,北京,2002年6月。參編。

12.園藝植物育種學。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北京,2001年7月。參編。

13.蔬菜園藝學概論。西安地圖出版社,西安,2001年2月。參編。

14.農業科技英語。西安地圖出版社,西安,2000年11月。主編。

15.辣椒生產新技術。西安地圖出版社,西安,2000年8月。主編。

16.蔬菜生產實用新技術。金盾出版社,北京,2000年1月。參編。

17.無公害蔬菜生產200題。中國農業出版社,北京,1999年7月。主編

18.現代科技綜述大辭典。北京出版社,北京,1998年1月。參編。

主要論文

1.鞏振輝,呂元紅,王曉敏. 樟疫黴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16和17基因的克隆、測序及其真核表達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05,33(6):1-6

2.鞏振輝等. 樟疫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cpg1、Pcpg2和Pcpg4基因的克隆、測序及其遺傳轉化,農業生物技術學報,2003,11(5):477-482

3.鞏振輝等. 轉化CaMV基因VI蕓薹屬蔬菜植株抗病性鑑定及其遺傳分析。園藝學報,2001,28(5)

4.鞏振輝. 蕓薹屬作物基因轉移新方法-植株原位真空滲入遺傳轉化方法。新世紀的思索-中國當地改革發展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10

5.鞏振輝. 大白菜植株原位真空滲入遺傳轉化方法的研究。《科學中國人》優秀論文集,中國社會出版社,北京,2000,9

6.Gong zhenhui, et al. Studies on Vacuum Infiltration Transformation Method in Brassica campestris var. purpurea and B. campestris var. utilis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tech Press, Beijing, P.R.China, 2001.12

7.Gong zhenhui, et al.The studies on vacuum infiltratio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method in Brassica campestris var. purpurea and B. Campestris var. utili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horticultural Crops, Beijing,China, Septtember,4~8 ,2000

8.Gong zhenhui, et al. The studies on vacuum infiltratio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method in Brassica campestris var. purpurea and B. Campestris var. utilis . Proceeding of Sino-US Symposium on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Yangling,China,12-14 July,1999.

9.Gong Zhenhui, Cecchini E et al.Symptom-like phenotype of transgenic arabidopsis expressing the cauliflower mosaic virus gene VI protein . X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Virology. Jerusalem, Israel, 11-16 August, 1996

10.Gong zhenhui, et al. Analysis in the combining ability of the main quality traits in pepper (Capsicum annuum L.). Acta Horticulturae, 1995, 402

參考資料

  1. 鞏振輝2018-06-07 來源: 名人簡歷網
  2. 鞏振輝2017-05-09 來源: 園藝學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