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的圖片

帛是中國的漢字,讀音為bó,字從白從巾,白亦聲。"白"本義為"虛空"。"巾"指布條。"白"與"巾"聯合起來表示"頂級布條"。本義:頂級絲製布條、白色絲織布條。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帛

拼音; bó

部外筆畫; 5

筆順編號; 32511252

總筆畫; 8

「釋名」時珍曰∶素絲所織,長狹如巾,故字從白巾。濃者曰繒,雙絲者曰縑。後人 以染絲造之,有五色帛。

「主治」緋帛∶燒研,敷初生兒臍未落時腫痛,又療惡瘡疔腫,諸瘡有根者,入膏用為 上。仍以掌大一片,同露蜂房、棘刺鈎、爛草節、亂髮等分燒研,空腹服,飲下方寸匕(藏 器)。主墜馬及一切筋骨損(好古)。燒研,療血崩,金瘡出血,白駁風(時珍)。

五色帛∶主盜汗,拭乾訖,棄道頭(藏器)。

「附方」新一。肥脈癮疹∶曹姓帛拭之愈。(《千金方》)

基本信息

拼音:bó部首:巾

部外筆畫:5

總筆畫:8

五筆86&98:RMHJ

倉頡:HALB

筆順編號:32511252

四角號碼:262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E1B

基本字義

"白"與"巾"聯合起來表示"頂級布條"。本義:頂級絲製布條、白色絲織布條。

說明:

1.帛的發音和造字原理與"伯"完全相同。"伯"字從人從白,白亦聲,本義為"兄弟排行老大"。"帛"為多種纖維織品(絲、麻、葛等)中的"老大",故義為"頂級織物"。

2.帛的材質、顏色、形制、功能和藏族的"哈達"應該是完全一樣的,因為藏族存在已久,藏漢本為兄弟民族,故"哈達"應該是漢族遠古文物"帛"的孑遺。

中國戰國以前稱絲織物為帛。包括錦、繡、綾、羅、絹、絁、綺、縑、紬等,曾在中國古代長期作為實物貨幣使用。

詳細釋義

〈名〉

(形聲。從巾,白聲。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白"字,下面是"巾"字。本義:絲織品的總稱) 同本義王所賜金帛,歸盡藏之。--漢· 劉向《列女傳》大帛之冠。--《左傳·閔公二年》執玉帛者萬國。 --《淮南子·原道》孤執皮帛。--《周禮·大宗伯》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論語·陽貨》乃丹書帛曰:"陳勝王。"--《史記·陳涉世家》瓦縫參差,如周身之帛縷。--杜牧《阿房宮賦》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傳·莊公十年》又如:布帛(棉織品和絲織品的總稱);玉帛;財帛;帛召(寫在帛上的詔書);帛畫(畫在絲織物上的圖畫) 指帛書簡蠹帛裂,三寫易字。--《文心雕龍》

詞語

帛畫:我國古代畫在絲織品上的畫。

帛書:我國古代寫在絲織品上的書。

相關謎語

"帛"為謎底的謎語

白帆半隱(打一字)

摺疊編輯本段基本解釋 (名)〈書〉古時對絲織品的總稱:帛衣。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古人食稻而祭先穡,衣帛而祭先蠶。"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薄陌切,$音白。《說文》繒也。《廣韻》幣帛。《易·賁卦》賁於丘園,束帛戔戔。《書·堯典》五玉三帛。《傳》三帛,諸侯世子執纁,公之孤執元,附庸之君執黃。《周禮·春官·典命注》帛,如今璧色繒也。《左傳·閔二年》衛文公大帛之冠。《注》大帛,厚繒。《後漢·鄧後紀》必書功於竹帛。《注》帛謂縑素。

又執帛,官名《前漢·曹參傳》乃封參為執帛。《注》張晏曰:執帛,孤卿也。或曰楚官名。

又草名。《爾雅·釋草》帛似帛,華山有之。《疏》華山有草,葉似帛者,因以名雲。

又姓。《神仙傳》吳有帛和。《水經注》瀍水西有帛仲理墓。

又葉仆各切,音薄。《禮·禮運》以烹以炙,以為醴酪。治其絲麻,以為布帛。《又》疏布以羃,衣其澣帛。醴盞以獻,薦其燔炙。

相關介紹

戰國時就有生絲織成的"帛"。單根生絲織物為"繒",雙根為"縑","絹"為更粗的生絲織成。據考古資料,在殷周古墓中就發現絲帛的殘跡,可見那個時候的絲織技術就相當發達。當然,明確提及絲帛用於書畫,還是在春秋時期(《墨子·天志中篇》如實記載:"書之竹帛,鏤之金石。")。然而,當時絲帛是為貴族書寫及繪畫之用,民間則仍用竹簡。漢代雖發明了紙張,但是"貴縑帛,賤紙張",用紙張的,大都是買不起縑帛,而一般宮廷貴族還是習慣於用縑帛。用作書畫的絲帛必施膠漿,否則書寫時會洇。直接從槽中抄出,未經過處理的紙,也是會洇的,自古就有"生綃"之稱。

絲帛是像織布那樣織成,一尺來寬,據說漢代織造的標準長度為四丈,可根據需要隨意裁剪。因質地柔軟,一般是卷在軸上書寫,軸成了硬質的依託。由於拿在手裡,線條只能短促而不均勻,所以古人常將絹綃裱在牆壁上書畫。因尺幅有限,壁畫往往要將絹縫合、拼接。

因此,晚唐始用桌子之前,要畫相對均勻流暢的、長一些的線條,必定是壁上作。後來我們所看到的唐代以前用筆均勻、勾勒精美的畫,括號里都老老實實地寫着"宋摹"二字。[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