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江起義舊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平江起義舊址原為天岳書院,位於位於湖南省平江縣城東1.5公里的平江縣一中校園內,占地面積5948平方米,建築面積3907平方米。1928年7月22日,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在此領導和發動了的「平江起義」[1],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

歷史沿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由平江知縣楊世芳倡議,建天岳花院於縣城南三里的小天岳峰,因名天岳書院。

乾隆四十年(1775年),天岳書院遷於縣城青石巷左。因院前是校場,院後講學不便,即與縣考棚合併。

同治六年(1867年),由署知麻維緒集邑紳張岳齡(陝西按察使)、李藻、何忠繼等人,集資新建於縣城南三里黃土侖,即今天的天岳書院。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末男爵、新疆提督、鄉紳余虎恩集資興辦平江縣小學堂於書院內,碑刻猶存,書院改為學堂。這裡也曾相繼為平江縣小學堂、平江縣官立高等小學堂、平江縣中學堂、平江縣第三師範學校、平江縣立中學、平江縣第一中學的校址。

民國七年(1918年),平江官立高等學堂改為平江縣立師範學校。李六如在這裡任教,鍾期光在這裡讀書。

民國十七年(1928年)7月18日,時任國民革命軍獨立五師一團團長的中共黨員彭德懷得知黨的南華安特委組織遭破壞,決定將原本已定的武裝起義提前舉行。7月22日上午,一團在天岳書院操場舉行起義員誓師大會。下午1時,起義部隊占領平江縣城。

民國十九年(1930年)7月,彭德懷在這裡指揮20萬紅軍、赤衛隊攻打長沙,並一舉攻下省城長沙。

民國三十年(1941年),正值抗戰時期,國民黨27集團軍駐紮平江,該軍司令楊森為平江中學征地,擴建體育場。為方便學生讀書,還修築了一條4米寬的馬路,並書「直道而行」4個大字,立坊於三陽街路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八路軍三五九旅南下到達平江,王震王首道偕隨軍記者周立波駐紮於書院內,傳播馬列主義

1949年7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解放平江城後,司令員林彪偕和談代表金明、唐天際、袁任遠、解沛然、李明灝住進天岳書院。7月27日,湖南省主席程潛派程星齡、歐陽方、劉純正等為代表,在天岳書院接頭,協商談判事宜。29日,金明一行赴長沙,與程潛一方代表袁唐星、唐先明、劉公武、彭傑如、王勁修等進行正式談判,順利實現了湖南和平解放。

1958年12月,彭德懷元帥回到闊別30年的故鄉,在天岳書院與平江一中的師生員工親切交談,合影留念,題寫「平江第一中學」校名。

1983年1月,陳雲為「平江起義紀念館」題詞。

1985年7月22日,平江起義紀念館舉行開館典禮。書院門前寬闊的廣場上,矗立着彭德懷橫刀立馬的銅像。廣場四周,浮雕牌坊、樓台亭榭、花團錦簇,映射出古老書院金碧輝煌的宏偉氣勢。書院原貌得以保存,並以圖片、實物、模型等形式對平江起義做了準確的花再現。為人們了解平江、了解平江起義、了解平江籍的50多位將軍和100多位聞名中外的名人提供了很好的資料。

1987年,收回平江起義舊址、維修後,復原陳列對外開放。

1992年,在平江起義紀念館內左側組建了由王丙乾同志題詞的「喻傑同志紀念館」。

2008年,平江縣縣委縣政府投資2000多萬元新建平江起義紀念館[2],重新布展史料陳列,拓寬彭德懷銅像廣場,修繕平江起義舊址。

建築結構

平江起義舊址占地面積6549平方米,建築面積3907平方米。天岳書院為清代磚木結構建築,它坐南朝北,共有講堂三間,院長住房兩間,齋房50餘間,以及天井、過道等建築。東邊原建有屈子祠三間,宋九君祠三間;西邊有藏書樓及羅孝子祠。建築宏偉,古樸莊重。除東西祠和藏書樓已不復存在外,主體建築均保存完好。天岳書院正門門額嵌有「天岳書院」石匾額,大門內壁正中有陳雲同志手書「平江起義紀念館」的匾額,東西兩邊嵌有「天經地緯,岳峙淵渟」。

視頻

平江起義舊址 相關視頻

平江起義指揮所舊址,前有800壯士誓師的操場,還有一口紅軍井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平江起義舊址天岳書院,緬懷彭德懷元帥 

參考文獻

  1. 7月22日: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舉行平江起義,中國文明網,2014-07-22 
  2. 平江起義紀念館介紹,平江縣政府網 ,20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