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莊天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莊天慧

來自 四川在線 的圖片

莊天慧,1964年10月出生於四川彭州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1];四川農業大學黨委書記[2]

莊天慧1983年7月至1984年7月在四川農學院獸醫專業學習;1984年7月至1987年7月在西南師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習;1987年7月至1990年9月,四川農業大學獸醫系團總支副書記、書記;1993年1月晉升講師;1997年12月晉升副教授;2002年9月至2004年7月在四川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學習,獲管理學碩士學位;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任四川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兼黨政辦公室主任、直屬支部書記;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任西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2018年7月,任四川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四川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四川彭州

出生日期----1964年10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主要成就----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2011年)[3],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013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5年)[4]

畢業院校----四川農業大學

人物簡介

莊天慧,女,1964年10月生,四川彭州人,中共黨員,四川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碩士研究生畢業。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西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主持學校黨委全面工作。分工負責組織工作。分管黨委辦公室、學校辦公室(合署辦公),組織部。聯繫信息工程學院。

莊天慧同志1987年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同年任教於四川農業大學。1988年任獸醫系團總支書記,1997年晉升副教授,1998年5月任黨委辦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2001年3月任黨委辦公室主任,2003年12月晉升教授,2004年獲四川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碩士學位, 2007年4月任黨政辦公室主任,2010年1月任四川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同年4月兼任校工會主席。

莊天慧同志長期致力於農村區域發展和農村貧困問題研究,主持或主研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級項目8項,省部級項目40餘項;出版論著、教材10部;在《農業經濟問題》、《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0餘篇;獲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莊天慧同志是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

個人履歷

1983.07--1984.07,四川農業大學(原四川農學院)獸醫專業學習;

1984.07--1987.07,西南師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習,獲法學學士學位;

1987.07--1990.09,四川農業大學獸醫系團總支副書記、書記;

1990.09--1998.05,四川農業大學黨委辦公室工作(其間:1991.05-1997.12任副科級秘書,1993.01晉升講師,1997.12晉升副教授,1997.12-1998.05任正科級秘書);

1998.05--2001.03,四川農業大學黨委辦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兼任黨群直屬支部副書記;

2001.03--2007.04,四川農業大學黨委辦公室主任(其間:2001.03-2001.07兼任黨群直屬支部副書記,

2001.07-2007.04兼任黨群直屬支部書記,

2000.09-2002.07在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

2002.09-2004.07四川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學習,獲管理學碩士學位,

2003.12晉升教授,2004.12當選為黨委委員);

2007.04--2010.01,四川農業大學黨政辦公室主任、直屬支部書記;

2010.01--2010.03,四川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兼黨政辦公室主任、直屬支部書記;

2010.03--2010.04,四川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兼任四川農業大學社科聯常務副主席;

2010.04--2016.9 ,四川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兼任四川農業大學工會主席、社科聯常務副主席;

2016.10--2018.07,西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莊天慧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2018.07--,四川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主要研究方向

農村區域發展;

農村反貧困等。

科研項目

1.西南少數民族貧困縣的貧困與反貧困調查與評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9-2011,主持

2.四省藏區多維貧困及其治理對策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4-2017,主持

3.西南民族貧困地區農村自然災害風險應對機制研究,科技部軟科學,2009-2011,主持

4.西南地區農民工對流出地新農村建設的影響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8-2010,主研

5.公共資助就業培訓項目在少數民族農村地區的實施效果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1-2013,主研

6.堅持走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科學發展道路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9-2011,主研

7.自然災害應對與扶貧開發,國務院扶貧辦項目,2011-2012,項目執行人

8."中國災後重建暨風險管理項目"之汶川地震災後貧困村重建案例研究,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子項目負責人,2011

9.基於扶貧開發視角的四川民族地區新農村建設模式研究,四川省哲社規劃重點項目,2006-2008,主持

10.四川民族貧困地區農戶災害風險管理應對策略研究,四川省哲社規劃重點項目,2011-2013,主持

11.四川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問題與對策研究,四川省哲社規劃重點項目,2012-2014,主持

12.四川連片特困地區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創新研究,四川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2014-2016,主持

13.四川省生態旅遊資源評價與開發利用研究,四川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2008-2011,主持

14.四川地震災區新農村社區建設農民主體參與的對策研究,四川省哲社重點研究基地項目,2008-2009,主持

15.民族地區新農村建設與反貧困研究,四川省哲社重點研究基地項目,2006-2007,主持

16.四川省民族地區農戶貧困的脆弱性研究,四川省教育廳哲社研究重點項目,2009-2012,主持

17.四川省支持民族地區、革命老區、貧困地區跨越發展研究,四川省扶貧移民局,2013.4-2013.8,主持

18.提高四川扶貧精準度研究,四川省扶貧移民局,2014.4-2014.9,主持

19.四川十三五扶貧規劃研究,四川省扶貧移民局,2015.3-2015.11,主持

20.精準扶貧視覺下扶貧機構職能轉型與幹部隊伍建設研究,國務院扶貧辦中國國際扶貧中心,2015.6-2015.12

21.巴中市殘疾人精準扶貧研究,國務院扶貧辦中國國際扶貧中心,2015.8-2015.12,主持

公開出版的著作

1.《西南少數民族貧困縣的貧困與反貧困調查與評估》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2.《西南地區農民工對流出地新農村建設的影響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3.《自然災害應對與扶貧開發:理論與實踐》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4.《貧困村災後重建案例報告選集(上)(上)》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

5.《農村法治理論與實務》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第1版),2014(第2版)

6.《現代農業經濟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7.《農業政策與法規》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公開發表的論文

1.西南民族貧困地區農業技術推廣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科技進步與對策(CSSCI),2013.09.P37-40

莊天慧

來自 網易 的圖片

2.西南民族貧困地區農戶災前防災決策及其影響因素研究.軟科學(CSSCI),2013.2P71-76

3.貧困地區村級組織防災減災能力評價及影響因素研究.乾旱區資源與環境(CSCD)2013.05.P27-32

4.民族地區農民參與培訓的出資行為分析--以西南三省為例.農業技術經濟(CSSCI).2013.12.P54-63

5.西南民族貧困地區農戶防災減災認知及其行為的影響研究.農業經濟問題(CSSCI).2012.12.P67-72

6.民族地區扶貧開發研究--基於致貧因子與孕災環境契合的視角.農業經濟問題(CSSCI).2012.8.P50-54

7.新階段四川民族貧困地區農戶扶貧開發需求分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CSSCI).2012.4.P99-102

8.西南少數民族貧困縣反貧困綜合績效模糊評價--以10個國家扶貧重點縣為例.西北人口(CSSCI).2012.5.P89-98

9.家庭特徵對農戶自然災害承災力的影響--以四川211戶受災農戶為例.農業現代化研究(CSCD).2012.3.P170-173

10.四川省自然災害特點及損失演變趨勢分析.四川農業大學學報(北大核心).2012.6.P260-266

11.少數民族地區村級發展環境對貧困人口返貧的影響分析--基於四川、貴州、重慶少數民族地區67個村的調查.農業技術經濟(CSSCI).2011.2.P41-49

12.新階段西南民族地區農戶扶貧需求實證研究--基於1739戶農戶的調查.農業經濟問題(CSSCI).2011.10.P83-88

13.貧困村災後重建資金投向的影響因素分析--以四川為例.農村經濟(CSSCI).2011.2.P77-79

14貴州省農村貧困人口分布變化趨勢及其扶貧政策啟示.貴州農業科學(北大核心).2011.1.P213-215

15.自然災害對農戶貧困脆弱性的影響--基於雲南省2009年的實證分析.四川農業大學學報(北大核心).2011.3.P136-140

16.西南四省市國家扶貧重點縣農戶收支結構變動對反貧困需求影響的研究.人口與發展(CSSCI).2011.5.P19-25

17.Empiricalanalysesoftherelationshipbetweenfinancialeducationexpenditureandpovertypopulation----takensichuanprovinceasanexample.The5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nagementandServiceScience(MASS2011)(EI檢索)

18.民族地區扶貧資金投入對反貧困的影響評價--以四川省民族國家扶貧重點縣為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CSSCI).2010.8.P164-166

19.自然災害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農村貧困的影響研究--基於21個國家級民族貧困縣67個村的分析.農村經濟(CSSCI).2010.7.P52-56

20.地震受災農民主動參與住房重建的影響因素分析.青海社會科學(CSSCI).2010.4.P99-103

21.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對我國西南少數民族邊貿縣減貧的影響分析--以雲南省勐臘縣為例.廣西民族研究(CSSCI).2010.3.P166-171

22.西南地區農民工對流出地農村文化風俗影響研究.中國人力資源開發(CSSCI).2010.7.P103-106

23.淺析四川民族貧困地區農村人力資源開發途徑.中國人才(北大核心).2010.8.P60-61

24.非政府組織參與式扶貧的績效評價研究--以四川農村發展組織為例.開發研究(北大核心),2010.6,P55-60

25.StudyonFactorsAffectingPerformanceofNon–profitOrganizationsintheParticipatoryWorkingMethods.JOURNALOFAGRICULTURALSCIENCE2010.2(3)

26.災後新農村建設中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作用發揮的機制探析--以5·12大地震四川農村災區為例.農村經濟(北大核心).2009.7.P74-76

27.四川省少數民族地區新農村建設評價實證研究--以"三州"地區為例.鄉鎮經濟.2009.1.P66-78

28.村民自治組織參與災後重建的現狀分析--以四川地震災區為例.河北農業科學.2009.8.P129-132

29.四川省民族地區新農村發展戰略及評價指標體系探討.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CSSCI).2008.5.P91-94

30.基於SCP分析的草莓流通渠道:衝突、選擇、績效.農村經濟(CSSCI).2014.6

31.連片特困地區農業科技服務減貧成效影響因素分析--基於四川省4縣農戶的調研.科技管理研究(CSSCI).2015.09

32.四川藏區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評價研究.貴州民族研究(CSSCI).2015.9

33.少數民族貧困測量:理論和實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CSSCI).2015.9

34.四川藏區農牧民收入水平、結構及差距研究.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CSSCI).2016.1

35.氣象災害對貧困地區農戶脆弱性影響研究--基於全國592個貧困縣53271戶的分析.農業技術經濟(CSSCI).2016.3

莊天慧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36.四川藏區縣域經濟空間結構演變與政策啟示.農村經濟(CSSCI).2016.2

37.貧困治理視域下小農集體行動的現實需求、困境與培育.農村經濟(CSSCI).2016.5

38.精準扶貧內涵及其與精準脫貧的辯證關係探析.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CSSCI).2016.5

39.四川藏區旅遊精準扶貧驅動機制與微觀機理.貴州民族研究(CSSCI).2016.4

教學科研獲獎

1.西南區農民工對流出地新農村建設的影響研究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2)(排名第3)

2.西南少數民族貧困縣的貧困與反貧困調查與評估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2)(排名第1)

3.基於扶貧開發視角的四川民族地區新農村建設模式研究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0)(排名第1)

4.安全科學使用農藥技術推廣模式構建、評價與優化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10)(排名第4)

成就及榮譽

2003年以來,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科技部軟科學1項;在農村反貧困、農村區域發展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出版論著4部、教材2部;在《農業經濟問題》《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篇;獲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四川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1項。

人物言論

1.在辦學過程中,不斷賦予"川農大精神"新的時代內涵,外化為"愛國愛農、厚德博學、敬業奉獻、誨人不倦"的教風、"心系三農、追求真理、自強不息、學而不厭"的學風,"追求真理、造福社會、自強不息"的校訓,以此為導向,培育學生興農報國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以人為本人文關懷的人文精神、崇尚學術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求真務實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

2."川農大精神"在育人工作中富有極強的滲透性,這種滲透實質上是思想方法、道德意識、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的啟迪、感化、陶冶。以追求真理、造福社會、自強不息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校園文化可以幫助學生養成優良的道德操守;校史展覽館、景觀塑像等物質文化能使學生得到美的感受以及心靈的陶冶、淨化和升華。

3."川農大精神"以深厚的文化傳統和積澱以及理念的明晰性,漸化為學校師生深層次的群體意識。愛國敬業、艱苦奮鬥的精神,是由一代又一代川農人所傳承和凝聚成的奮鬥目標、先輩典型事跡、大師學術成就和身邊的榜樣群體不斷得以薪火相傳,在百餘年辦學歷史上產生了強烈的感召力,激勵川農人奮發圖強。由"川農大精神"集中反映出來的學校形象和聲譽,增強了全體川農人的凝聚力和歸屬感。而團結拼搏、求實創新的精神,則一直都為追求真理的川農人提供動力和方法論指導;激勵着不同學科知識的碰撞、交融,為川農人提供了增進智慧、獲取新知的啟發與機會。

任免信息

2016年9月,擬任西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2018年7月10日,任四川農業大學黨委委員、常委、書記。

參考來源

  1. 莊天慧 ,四川農業大學
  2. 為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貢獻科技力量——訪四川農業大學黨委書記莊天慧 ,四川農業大學, 2022-08-12
  3. 莊天慧 ,西南大學, 2015-06-15
  4. 莊天慧 ,中國協同創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