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建築物自然壽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建築物自然壽命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

中國,從來就是一個文化底蘊極度豐富的國家,中國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國的文化精魂[1]。中國最早出現的和文字相關的文化記憶就是倉頡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蘊藏了無限的文化[2],然後就出現了最初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建築物自然壽命(physical life of building)是指建築物自竣工時起至其主要結構構件自然老化或損壞而不能保證建築物安全使用時止的時間。

建築物壽命

建築物的壽命可分為:自然壽命和經濟壽命。建築物的自然壽命是指從建築物竣工之日開始,到建築物的主要結構構件和設備的自然老化或損壞而不能繼續保證建築物安全使用為止的時間。建築物的經濟壽命是指建築物對房地產價值有貢獻的時期。具體是從建築物竣工之日開始,到建築物對房地產價值不再有貢獻為止的時間。對於收益性房地產來說,建築物的經濟壽命具體是從建築物竣工之日開始,在正常市場和運營狀態下,房地產產生的收入大於運營費用,即淨收益大於零的持續時間。

建築物的經濟壽命短於其自然壽命,是由市場決定的,相同類型的建築物在不同地區的經濟壽命也可能不同。經濟壽命具體可根據建築物結構的工程質量、用途和維修養護情況,結合市場狀況、周圍環境、經營收益狀況等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得出。建築物在其壽命期間如果經過了翻修、改造等,自然壽命和經濟壽命都有可能得到延長。

建築使用壽命影響因素

(一)建築自身影響因素

通過對比先前與建築使用壽命影響因素相關研究的結果,尋找除了異同點,並對各關鍵因素對建築使用壽命的作用機制進行了分析。與預期一致,建築面積和建築使用壽命正相關,表明既有建築的面積越小,被拆除的可能性就越大,建築使用壽命也就越短。建築的樓層數與建築的使用壽命相關性為負,與預期相反。

我國城市更新很大程度上是由房地產開發帶動的,因而很多結構、功能設計均較差,且樓層低、容積率小的既有建築常常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容積率較高的,但擁有更好的物理性能的、更好為購房者歡迎且市場價值更高的新建築。而我國城市既有建築建設隨着時代的變遷經歷了一個從低樓層逐步向高樓層發展的過程。另外建築的結構區別於預期與先前的研究,該變量在上述的模型中不顯著,因此建築的結構並不是影響建築使用壽命的關鍵因素,這一結論也反映出我國與西方國家在城市更新中的重大差別。

(二)區位特徵影響因素

一個區域的商服繁華程度和土地價值隨着與商業中心距離的縮短呈單調上升的趨勢。所以初始價值較低且其價值不能反映地租價值增加值的既有建築,越靠近商業中心,其被拆除的可能性越大。

此外,根據城市住宅過濾理論,隨着城市擴張和更新,位於市中心陳舊的既有居住建築逐步被擴展中的「中心商業區」的管理機構和商店所取代,而新的居住建築則被建立在遠離市中心的區域,因此,位於商業中心(市中心)附近的既有建築比較容易被拆除,從而導致其使用壽命較短。

(三)鄰里特徵影響因素

建築周邊區域存在的自然環境和公共設施是影響建築使用壽命的因素。另外作為衡量土地社會、生態效益好壞和土地社會物化勞動的投入量的一個主要指標,良好的公共服務設施會提高鄰里環境。開放式的大專院校作為公共設施,不僅改善了周邊地區的景觀,同時還為周邊居民提供了良好休閒、教育環境,刺激周邊地區房價和地價提升,從而促進周邊建築的更新和拆除活動。

(四)經濟影響因素

與預期一致,經濟特徵中的自變量規模工業增加值的變化率和商貿零售額變化率對因變量顯著,且與其呈現負相關。而土地價值和因變量不顯著,在模型中被剔除。這個結果表明經濟因素對建築使用壽命有負向的影響,即經濟發展越快的地區,既有建築的使用壽命越短。

(五)政策影響因素

城市發展政策是影響建築使用壽命的重要因素。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對區域集聚效應有正向的影響。隨着投資額的增加,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環境等區域發展物理條件得以迅速改善,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同時,可以加快區域的產業集聚,使得土地充分發揮規模經濟的集聚效益。區域集聚效應分布的變化和水平的提高,必然引起城市空間和用地結構的一系列調整,從而促使該片區的原有建築必須快速更新來滿足新的城市功能需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