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莊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莊鎮地處中牟縣西南部,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5公里,總面積37.22平方公里,轄35個行政村,常住人口80783人(2017年),總耕地面積67700畝。鎮域地理位置優越,礦產資源豐富,陽涉鐵路、207國道橫貫全境。2007年,該鎮主要經濟指標保持較快增長,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99359萬元,比上年增長7.0%;工業增加值完成211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4234元,固定資產投資30086萬元,比上年增長13.8%;招商引資完成30000萬元;財政總收入完成4489.3萬元,占年計劃4389.7萬元的102.3%,占年奮鬥任務4439.7萬元的101.1%,比上年增長4.4%,其中國稅完成3005.8萬元,占年計劃2597.7萬元的115.7%,占年奮鬥任務2627.7萬元114.4%,地稅完成1483.5萬元,占年計劃1792萬元的82.8%,占奮鬥任務1812萬元的81.9%。[1]

地理位置

張莊鎮位於中牟縣西南27公里處,與新鄭市接壤,地勢西高東低,屬半丘陵地帶。向南兩公里緊靠豫104省道,與新鄭機場隔河相望,僅300米之遙,向西215公里是京珠高速公路,距京廣鐵路幹線3.5公里。

[[File:張莊鎮5.jpg|thumb|right|張莊鎮5. [ 城鎮概況

常住人口80783人(2017年),轄16個行政村,39個自然村,99個村民組。有耕地4.29萬畝,199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350元。

行政區劃

宋莊村呂坡村湛莊村、大馬村、小馬村、小河劉村、大河劉村、大寨村馬莊村老營村陵莊村紙坊村、生金李村、翟莊村、張莊村16個行政村,38個自然村,9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萬多人,總面積51.9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759畝。[2]

特色農業

張莊有400多年的大棗種植歷史,鎮黨委、政府通過近幾年的努力,建成了面積達22000畝的大棗生產基地,畝均效益4000餘元,成為全鎮林果種植的主導產業。馬莊村300餘座日光溫室和40餘畝大弓棚無公害蔬菜,占領鄭州蔬菜市場,年創效益400萬元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大棚蔬菜生產專業村。在發揮腐竹生產傳統效益的基礎上,建成現代化腐竹生產線,提高了腐竹品質,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年增效益2400萬元,成為全鎮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全鎮發展大棚西瓜200畝,品質優良,畝均效益4000元。肉牛、生豬、家禽養殖已成為本鎮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建成了以養殖、加工、銷售為一體的河南銀豐鴨業有限公司,採取「公司+農戶+基地」的形式帶動300多戶農戶養鴨,形成了面積達800畝的肉鴨養殖基地,公司引進現代化肉鴨加工生產線,單班加工肉鴨10000隻,年加工能力達480多萬隻,年創經濟效益1100萬元。

經濟狀況

鄉鎮企業有腐竹、橡膠、建材、皮革、食品加工、養殖、營運、建築、農副產品深加工等,門類齊全。在諸行業中,以腐竹加工發展最為迅速,在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方位服務下,1998年全鎮已發展到2000戶,年創利潤2000餘萬元。腐竹生產的快速發展同時派生出腐竹公司,腐竹聯營站等服務行業。橡膠廠由於重質量,守信譽,產品品種齊全、遠銷省內外,成為鄭州輕型汽車廠指定產品配套廠家。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紅薯、穀子等;經濟作物以煙葉、蔬菜、花生、牛蒡、西瓜為主。隨着農業結構的大力調整,日光溫室生產在該鎮有了長遠的發展,所生產的優質蔬菜俏銷鄭州市場,年創利潤100餘萬元。林果主要有大棗、杏、柿子等。大棗產量位居全縣之首。境內有西北的湛江、宋莊、呂坡、小馬、大河劉等村大棗生產區,產品以其質優而聞名遐爾。

城鎮建設

張莊遠在明朝就是陳州至洛陽的通道,館驛、客棧沿途遍布、商賈雲集、百業興旺。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張莊鎮經濟發展迅速。張莊集貿市場,大、小店鋪300餘家。以大牲畜交易、屠宰、肉食加工、飲食業、日用百貨、時鮮蔬菜為主。鎮南2公里許,紙坊村西有一自流泉,自1985年鑽井至今常年流水不斷,其水干洌清爽,已經省質檢部門鑑定是天然的優質礦泉水資源。兩萬八千餘勤勞的人民通過艱苦的努力,實現了教育、衛生的初步現代化,開通了程控電話2000門,通訊設備與全國聯網,高科技信息促極了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鎮黨委、政府以高遠的戰略眼光、憑藉近鄰--國際機場和高速公路的獨特地理位置優勢,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在能量,實現了全區域道路硬化,新建水泥路、柏油路28公里,道路兩側綠樹成蔭、花草吐綠、小城鎮現代化工業區框架初具規模,大大改善了張莊的招商引資環境,使張莊鎮變成了新的投資熱點。總投資8000萬元的金海禽業集團公司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

招商引資

隨着全鎮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全鎮經濟和農業結構日趨合理,經濟和社會事業快速發展。2005年,全鎮財政收入完成268.8萬元,鄉鎮企業入庫稅金實現92萬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090萬元;國內生產總值實現2.71億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5年被命名為鄭州市重點鎮。.[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