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建封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建封(735年-800年),字本立鄧州南陽人,唐代軍事人物。

張玠之子。生於開元二十三年,寓居兗州(今山東嵫陽)。喜歡讀書[1],能辯論,代宗時,李光弼進討蘇常盜匪,建封自請前去招安,一日降數千人。德宗時,官至壽州刺史,李希烈反叛,派部下楊峰賞賜淮南節度使陳少游和張建封,張建封卻腰斬之。李希烈又派部將杜少誠攻打壽州,建封令其將賀蘭元均邵怡等守霍丘秋柵,叛軍無所克獲而去。建封因抗敵有功,宰相李泌建議擢升建封為徐、泗、濠節度使,鎮守徐州,以保護運道咽喉汴水甬橋(今安徽宿縣北),與馬燧友善。貞元四年建封開始鎮守徐州,前後長達十餘年。[2]唐德宗有《送徐州張建封還鎮》詩。

建封能「禮賢下士」,貞元九年孟郊考試落第,韓愈嘗薦孟郊於張建封,[3]貞元十五年秋,又聘韓愈入幕。貞元十六年卒於徐州任上,年六十六歲。[4]墓位於河南省孟州市西8公里西虢鎮西窯村北。

張愔,為徐州燕子樓女主人公關盼盼的夫君。元白唱和時,白居易云:「燕子樓中霜月夜,秋來只為一人長」。北宋蘇軾對其有「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的演繹。

目錄

 [隱藏

詩文

競渡歌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破暈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蜺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橈。
瘡眉血首爭不定,輸岸一朋心似燒。
只將輸贏分罰賞,兩岸十舟五來往。
須臾戲罷各東西,競脫文身請書上。
吾今細觀競渡兒,何殊當路權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會到摧車折楫時。

酬韓校書愈打球歌
仆本修文持筆者,今來帥領紅旌下。不能無事習蛇矛,
閒就平場學使馬。軍中伎癢驍智材,競馳駿逸隨我來。
護軍對引相向去,風呼月旋朋先開。俯身仰擊復傍擊,
難於古人左右射。齊觀百步透短門,誰羨養由遙破的。
儒生疑我新發狂,武夫愛我生雄光。杖移鬃底拂尾後,
星從月下流中場。人不約,心自一。馬不鞭,蹄自疾。
凡情莫辨捷中能,拙目翻驚巧時失。韓生訝我為斯藝,
勸我徐驅作安計。不知戎事竟何成,且愧吾人一言惠。

注釋

  1. 移至 《新唐書·藝文志》
  2. 移至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三:「李泌言於上曰:『江、淮漕運,自淮入汴,以甬橋為咽喉,地屬徐州,鄰於李納,刺史高明應年少不習事,若李納一旦復有異圖,竊據徐州,是失江、淮也,國用何從而致!請徙壽、廬、濠都團練使張建封鎮徐州,割濠、泗以隸之。復以廬、壽歸淮南,則淄青惕息而運路常通,江、淮安矣。及今明應幼騃可代,宜征為金吾將軍。萬一使它人得之,則不可複製矣。』上從之。以建封為徐、泗、濠節度使。建封為政寬厚而有綱紀,不貸人以法,故其下無不畏而悅之。」
  3. 移至 李翱:《李文公集》卷八〈薦所知於徐州張僕射書〉
  4. 移至 《舊唐書·張建封傳》云:「十六年,遇疾,連上表請速除代,方用韋夏卿為徐泗行軍司馬。未至而建封卒,時年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