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勤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徐勤納
出生 1937年12月
國籍 中國
職業 演員、導演
知名作品 《白蛇傳》
《徽班進京》
《驚魂記》

徐勤納( 1937年12月-),國家一級導演,先後擔任過浙江婺劇團副團長、導演,浙江京昆藝術劇院創作室主任、總導演,安徽徽劇團藝術指導,中國京劇院兼職導演等職。[1]

演藝經歷

徐勤納於1955年,考入浙江婺劇訓練班,師從方炳環(徽戲亂彈),工文武小生。

1956年-1957年,進入浙江婺劇團。在從事演員期間,先後在《拾玉鐲》、《桂枝寫狀》、《擋馬》、《穆桂英》、《三姐下凡》、《臨江會》、《黃金印》、《送米記》、《白蛇傳》等劇目中擔任男主角。

1959年,學習婺劇折子戲《斷橋》,設計了「許仙十三跌」,形成《斷橋》新版本。徐勤納在此劇中扮演許仙,1962年晉京演出後被媒體譽為「天下第一橋」。

1962年-1963年,師從崑劇名家周傳瑛,學習崑曲的身段和表演,傳承崑曲折子戲《琴挑》。

1963年開始,工作重心逐漸從演員轉向邊導邊演。

在50年的導演藝術生涯中,徐勤納先後導演了婺劇《白蛇前傳》、《活捉三郎》,徽劇《呂布與貂蟬》、《情義千秋》、《劉銘傳》、《驚魂記》(根據莎士比亞《麥克白》改編)、《徽班進京》,京劇《蝶戀花》、《大鐘樓》(根據雨果巴黎聖母院》改編),亂彈《新龍鳳鎖》、《借妻》等新編大戲以及傳統折子戲《臨江會》、《水淹七軍》、《貴妃醉酒》、《哭劍飲恨》、《拾玉鐲》、《斷橋》、《殺惜》等100多部優秀劇目,涉及婺劇、越劇、京劇、曲劇、徽劇、歌劇、亂彈等14個劇種。這些劇目,有整理改編的傳統戲,也有新編歷史劇,更有移植西方戲劇作品的中西融合之作。《白蛇傳》為婺劇「天下第一橋」再創新的榮光,《徽班進京》拯救徽劇於衰微,《驚魂記》開闢了戲曲改編移植西方話劇的新路。

1998年,浙江婺劇團退休,退休後仍致力於傳統劇目的傳承工作,先後在衢州、義烏、安徽等地的專業院團復排了《九件衣》、《水淹七軍》、《臨江會》、《宋江剌惜》、《槐蔭分別》、《連環計》等傳統劇目。[2]

2015年9月,中國戲劇家協會為徐勤納舉辦「徐勤納導演藝術研討會暨作品展演活動」。

主要榮譽

2017年12月2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3]

人物評價

徐勤納導演深厚的造詣,為婺劇藝術的革新作出了卓越貢獻,為浙江文化舞台藝術贏得廣泛的影響,是浙江戲曲藝術領軍人物之一。[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