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里克· 賈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德里克·賈曼   Derek Jarman,(1942年1月31日- 1994年2月19日)生於英國一個家境優越的家庭。 英國詩人,也是一個電影導演、畫家、植物學家和同性戀權利活動家。積極參與同性戀權利運動,這也是其藝術創作的重要主題之一。[1]

在英國倫敦大學的皇家學院研習藝術史,隨後又在1963年到1967年間,進入史利特(Slade)藝術學校攻讀繪畫,成為一名畫家。60年代中期開始以詩人、畫家的身份從事繪畫和舞臺設計,後以影像創作為主。

由繪畫進入電影,使得賈曼有別於傳統的導演,他對情節、故事都表現出極大的厭倦,他對電影的形式和傳達的抽象思想更感興趣。

七十年代,賈曼接觸到了電影,並為之深深吸引,開始投身其中,致力於同性戀電影的創作和拍攝。

英國人和同性戀是他藝術中的兩個主題

在人們的印像中,英國意味著保守、刻板,其實,在20世紀的各種前衛藝術領域,英國人都一直自信地走在最前列,電影同樣如此。後現代電影的一個最重要的突破就是同性戀電影、女性電影等一些邊緣題材開始成為主流,

2000年,奧斯卡獲獎影片涉及同性戀、變性的影片有5部之多。當然這與整個世界的潮流和風氣息息相關。「同性戀關係沒有什麼前例可尋,所以你可以根據個人個性,而不是歷史/文化形象,去建構這種關係……你可以建構自己的神話」,「它傳達了一種肯定多樣人生,期盼世人各得其所的態度」。

德里克·賈曼不僅敢於面對自己的性向,同時為同性戀者尋求正義和公理,成為先鋒藝術家們和年輕同性戀者們的偶像。

他認為他是英國人和同性戀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兩個事實,這兩個母題也是始終糾纏他的藝術中的兩個主題。

賈曼與影像藝術

1975年,拍攝了第一部長片《塞巴斯蒂安》,這部電影結構鬆散,其中有許多男子的裸體以及男子同性戀的性愛場面。

1978年,拍攝了《慶典》,把歷史引入現實,表現了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在她的魔術師陪同下共遊70年代朋克(Punk)的倫敦城,真實地紀錄了那個時代頹廢瘋狂的亞文化。倫敦呈毀壞、衰敗的景象,戴著墨鏡的女王也成了後現代主義的形象。

賈曼的影片始終執著於先鋒實驗傾向,在藝術上吸收了來自於繪畫與舞台藝術的精髓,同時又將故事發生的實際場景(比如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與當前的現實作了許多糅合,這在畫家《卡拉瓦喬》這部影片中表現得更為明顯。他在電影當中的光影與構圖,大量地挪用了卡拉瓦喬的明暗法,還拍攝了同名電影《卡拉瓦喬》。這部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很大成功。

《卡拉瓦喬》

以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最重要的畫家卡拉瓦喬為原形,講述了卡拉瓦喬在年僅39歲去世之前一段時間的故事。卡拉瓦喬愛女人,也愛男人。他粗獷,充滿激情,作畫不守章法,在繪畫史上創立了嶄新的巴洛克風格。

德里克·賈曼出於本人對於卡拉瓦喬的熱愛,他彷彿在卡拉瓦喬身上看到了自己一般。所有在所拍攝的電影中,光影和構圖上,採用了卡拉瓦喬的明暗繪畫法,使得這部電影色彩欲滴,氣勢磅礴。

這部電影最終在1986年獲得了第36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讓德里克·賈曼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籌備和拍攝《卡拉瓦喬》的這7年間,賈曼所經歷的種種事情使他更深刻地理解同性戀文化和同性戀權利的重要性,他成了同性戀權利的堅決支持者。

在獲獎的同一年,賈曼公開宣布他是同性戀者,並同時宣布了自己患了艾滋病的消息。賈曼的病情在惡化,死亡日漸逼近,但他的創作卻到了盛期。

德里克·賈曼的《藍》(Blue)

1993年,《藍》在威尼斯雙年展舉行了世界首映,引起了世界性的轟動。避開電影節而選擇藝術節,本身就是對電影這個媒體的反思:我們是否能在銀幕上看到你想看到的一切?賈曼否定了這種烏托邦的幻想。《藍》沒有活動的影像,或者說影像歸零,銀幕上只有一片藍色。沒有剪輯,沒有場面調度,沒有任何記號,企圖讓電影回到電影發明以前的狀態,非常接近「觀念藝術」,放棄了傳統的技法和媒材,引發觀眾進入冥想的狀態。

已經雙目失明的賈曼放棄了在畫面上的訴說。他不想發展任何故事,也不用再去承擔任何一個敘事結構,他更不想去為自己即將消失的生命尋找一個自欺的、妥協的出路,或者去營造一個虛妄的形而上的意義和價值,同時也挑戰了觀眾的窺視慾望和獵奇心態。[2]

1993年8月,在卡姆登·帕克威劇院放映,並於次月在英國第四電視網播映,該片的原聲音樂同時也在BBC3台的廣播節目中播出。

1994年2月,賈曼因愛滋病去世,《藍》是他的辭世之作。

《藍》是一部具有自傳性質的電影,直接涉及導演的失明以及他對即將逼近的死亡的覺察。這部電影同時也是他的著作《色彩》(Chroma)的姊妹篇,該書是一部關於顏色的沉思錄,於1994年賈曼辭世後出版。

大膽的同性戀電影開拓者

《藍》中的許多內容在《色彩》中重又出現。這部電影本身從頭到尾都是由螢幕上一個純藍光的矩形投影、導演自己朗讀的旁白及其合作者西蒙·特納(Simon Turner)所創作的音樂組成的。

《藍》(Blue)以「反電影」的極端形式出現的,片長76分鐘。賈曼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美學上的暴君,他不希望控制任何觀眾,他只對自己和自己的合作者負責。實際上是在考驗我們對影像的態度,我們是否已經成為影像的奴隸。

評論家麥可·奧普雷記得:「賈曼他想到只需提供一個藍色的場景就興奮得站都站不穩——想到會讓可能會給自己提供資助的人感到震驚,他就能高興起來。」

我們在電影中所看到的都是影像,那麼只有一片藍色的銀幕不正是對電影的真實寫照嗎?

你對男孩說,

睜開你的眼睛。

他睜開眼睛,

看到了光明。

你卻讓他哭泣,說著:

「噢,藍色出現了。

噢,藍色升起來了。

噢,藍色盤旋而上。

噢,藍色已降臨。」

伴隨著鐘聲的餘韻和綿長的笛聲,導演本人平靜清澈而溫柔的嗓音,念著這樣的獨白,電影也就這麼開始了。79分鐘的電影,從頭到尾沒有一個畫面,只有滿屏的藍色以及偶偶出現的一兩條閃痕,就像是底片被劃過一樣;但是獨白的內容卻很豐富,從醫院到海浪,從對死亡的感受到對愛情的追求。

賈曼的田園日記

「春日裡的這些花兒是我此生最初的記憶,也是些令人驚異的發現。它們在凋謝前度過了短暫而閃耀的一生,每一日、每一月都充滿魅力,彷彿是召集我們用午餐的鑼聲,驅散了我的孤寂。 」

1月5日星期四

屋前花園裡開了第一株番紅花,去年我在卵石灘上放了些小袋泥炭來養些番紅花球莖,這是其中之一。整個早晨它都在掙扎著撐開花骨朵兒,到太陽消失在屋後時,它終於將陽光收入懷中。

1月9日星期一

種了些玫瑰:庫貝爾·哈里索尼重瓣玫瑰、曼迪玫瑰——都是從伯爵府的拉塞爾園藝商店挑來的古老玫瑰品種。大功告成後,將會有超過三十簇散佈於花園各處,開始一點一滴改變它的荒蕪。

黃昏時分,我來到在法國梧桐樹下的小小方形苗圃,這是個浪漫的地方。在漸濃的暮色中徜徉於一排排植物間,你會被拽入漫漫仲夏日的夢境中,端詳著每株植物上安放的植株成熟後的照片。曼迪玫瑰——世界玫瑰,開著深紅與淺紅條紋相間的花兒,是普羅萬「藥劑師玫瑰」的古老變種之一。它由一名12 世紀的十字軍戰士帶回這裡,並因法國詩人紀堯姆·德·洛里的長詩《玫瑰傳奇》而不朽。當我捧著我的玫瑰去付款時,遇見了收銀台後的老友安德烈,他嘲笑了我要建一座荒野花園的構想。

1月16日星期一

我發現了第二叢被饞嘴兔子吞嚼的冬青小灌木,為了得到那些夠不著的葉子,兔子將莖部啃了個遍。我將殘枝修剪了一下。去年從那溫暖舒適的內陸苗圃被移植過來時,這冬青在凜冽的東風中葉子落盡,發黑的殘枝後來才慢慢恢復了生機。

這些冬青是我最早開始培育的植物,我將它們栽於石子間的大盆中。它們能在海岬另一邊的霍爾姆斯通生長起來,這件事極大地鼓舞了我。

被風吹成可怖模樣的這些古老樹種,最早可見於利蘭的《旅行紀事》。在他筆下,「它們擊打著飛禽,殺死了許多鳥兒」。[3]

我活在愛中!

[ 304a527469666e6c517a.jpg 原圖連結]

英國肯特郡Dungeness的海邊,有一座花園,與核電站近在咫尺,沒有草坪跟複雜的造型,花草與核反應堆相伴,玫瑰隨風暴起舞。

這座花園的主人是英國著名的詩人、導演:德里克·賈曼。[4]

賈曼將這座小屋稱作「願景小屋」,在生命的最後,他買下這片地方,將原本貧瘠悲涼的灘涂建造成一座美麗的花園,直到最後一刻。

在這裡,賈曼開始審視過去的歲月,自己的電影、藝術、愛情,並寫了厚厚的日記。

對於愛情,他寫到:性如海一般寬廣,異性戀並不是「正常」,而只是「普通」罷了。

賈曼用最後的文字,與這個世界告別,他寫到:

今晚,我累極了,我的目光無法集中,我的身體逐漸離我遠去。同性戀的朋友們,在我離你們而去的時候,我會歌唱著離開。作為見證人,我須書寫這個時代的悲傷,但這並不是要拂去你們的笑容。請體會我在字裡行間所寫的這個世界存在著的愛與關懷,然後,把書合上,去愛吧!希望你們有更好的未來,無憂無慮地去愛。也請記往我們也曾愛過。夜幕逐漸掩下,星光便會露出。

我活在愛中![5]

《現代自然》

再版的《現代自然》對於賈曼語言風格的還原度比較高 [6]《現代自然》,即便詩歌也是如此:

電線噝噝作響

讓炸魚與薯條持續煎炸著

落日餘暉中

我聽見了一個聲音

穿過卵石灘:

「請HXJ的車主……」

這是寧靜的一天

我沏上一盅核能茶

修葺好圍牆以將風暴當在海灣那邊。

九點三十分的太陽隱沒在李德教堂身後

夜紫羅蘭香浸透了空氣。

十點整我點燃燈燭;

一直亮粉色兒子在灰藍色的牆上閃閃發光。

我忙不迭地翻動書頁;

小象鷹蛾。

這樣的小詩在日記中並不少見,那些不是以詩寫成的文字同樣充滿了詩意。任何時候,翻開任何一頁都是一部小電影。[7]

獲獎

第43屆(1993) 泰迪獎-泰迪獎最佳長片維特根斯坦Wittgenstein(1993)

第42屆(1992) 泰迪獎-泰迪獎最佳長片愛華德二世Edward II(1991)

第42屆(1992) 費比西獎-新電影論壇愛華德二世Edward II(1991)

第41屆(1991) 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特別提及-新電影論壇花園The Garden(1990)

第38屆(1988) 泰迪獎-泰迪獎最佳長片英倫末日The Last of England(1988)

第38屆(1988) 國際藝術電影聯盟獎-新電影論壇英倫末日The Last of England(1988)

第36屆(1986) 銀熊獎卡拉瓦喬Caravaggio(1986)

第36屆(1986)國際文學藝術電影傳播委員會獎卡拉瓦喬Caravaggio(1986) 

作品

電影

1976年,《塞巴斯蒂安》(Sebastiane)是賈曼的第一部電影長片作品,

1979年,《暴風雨》(The Tempest)

1990年,《花園》(The Garden)

1986年,《卡拉瓦喬》(Caravaggio)

1993年,《藍》(Blue,)等。

短片創作

「性手槍樂隊」(Sex Pistols)

「史密斯樂隊」(The Smiths)

「寵物店男孩樂隊」(Pet Shop Boys)

「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等音樂人拍攝音樂錄影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