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慕容白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慕容白曜(?~470年),昌黎棘城(今遼寧省義縣)人,鮮卑族。南北朝時期北魏名將,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玄孫 [1],尚書左丞慕容琚的兒子。

  • 慕容白曜敦厚正直,門蔭入仕,起家中書省小吏,進入東宮供職,陪伴太子拓跋濬
  • 文成帝即位後,授北部下大夫,襲封高都侯。頗有功績,升任北部尚書。執法如山,剛直不阿。
  • 文成帝去世,聯合太原王乙渾共同輔政,擔任安南將軍、右僕射,進爵南鄉公。
  • 獻文帝即位,授征南大將軍、上黨公,奪取南朝大部分領土,累遷使持節、都督青徐二州諸軍事、青州刺史,進封濟南郡王。
  • 皇興四年(470年)十月,朝廷追究依附乙渾的過失,以謀反罪遭到處死。孝文帝太和中期,經過著作佐郎成淹上表,平反昭雪,恢復官爵。

基本信息

姓名    慕容白曜  
民族    鮮卑      
官職    使持節、都督青徐二州諸軍事、青州刺史  
爵位    濟南郡王 
出生地   黎棘城(今遼寧省義縣)
出生時間  不詳   
去世時間   470年 
所處時代   南北朝   
主要成就   南北朝時期北魏名將    

人物生平

慕容白曜年輕時擔任中書吏,由於性情敦厚正直而在東宮供職。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後,任命慕容白曜為北部下大夫。後來慕容白曜襲承父親的高都侯爵位,升任北部尚書。慕容白曜在職期間,執法如山,剛直不阿,受到文成帝的厚待。文成帝死後,慕容白曜與乙渾共同輔佐朝廷政務,升任尚書右僕射,進爵南鄉公,加任安南將軍。[2]

天安元年(466年),南朝宋徐州刺史薛安都、兗州刺史畢眾敬以州城投降北魏,獻文帝拓跋弘於是派遣鎮東大將軍尉元、鎮東將軍孔伯恭率領一萬騎兵出東道,前往彭城接應他們。當時南朝宋東平太守申纂屯軍在無鹽(今山東東平東),并州刺史房崇吉屯軍在升城,以阻攔魏軍。[3]

興元年(467年),北魏朝廷趁南朝宋爭權內亂之機,派遣平東將軍長孫陵等人率軍開赴青州,加任慕容白曜為使持節、都督諸軍事、征南大將軍、上黨公,派他率領五萬騎兵屯軍在碻磝,作為各路軍隊的後繼。[4]

慕容白曜率軍至無鹽(今山東省東平縣),欲攻該城,部將認為攻具未備,不宜遽進;左司馬酈范則認為:「今輕軍遠襲,深入敵境,無宜淹留,久稽機侯。且纂必以我軍來速,不去攻守,謂方城可憑,弱卒可恃。此天亡之時也。今若外潛威形,內整戒旅,密厲將士,出其非意,可一攻而克之。」慕容白曜說::「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今若舒遲,民心固矣。司馬之策是也」。慕容白曜依計而行,引兵偽退,申纂遂不復設備。慕容白曜於三月的一天夜間周密部署,拂曉時分兵臨城下,發起進攻,占領無鹽,擒殺宋守將、東平太守申纂。破城後,慕容白曜欲將無鹽人全部為軍賞,酈范勸阻說:「齊四履之地,世號『東秦』,不遠為經略,恐未可定也。今皇威始被,民未沾澤,連城有懷貳之將,此邑有拒守之夫。宜先信義,示之軌物,然後民心可懷,二州可定」。慕容白曜納其言,將其全部釋放。

接著,慕容白曜將攻宋肥城(今山東省肥城縣),酈范指出:「肥城雖小,攻則淹日,得之無益軍聲,失之有損威勢。且見無鹽之卒,死者塗炭,成敗之機,足為鑑矣。若飛書告喻,可不攻自伏;縱其不降,亦當逃散」(《魏書·酈范列傳》)。慕容白曜納其建議,肥城守軍果然棄城而逃,取得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結果,並且獲粟30萬斛以資軍需。慕容白曜對酈范說:「此行也,得卿,三齊不足定矣」。

繼而又攻垣苗、糜溝二城(今山東省西部),二城堅守不下。慕容白曜派千餘騎襲麋溝,麋溝潰,投濟水而死者千餘人。又攻破垣苗,得粟10餘萬斛,從此軍糧充足。慕容白曜一旬之中連拔4城,聲威大震。獻文帝下詔書褒獎慕容白曜,書曰:「卿總率戎旅,討除不賓,霜戈所向,無不摧靡,旬日之內,克拔四城,韓白之功,何以加此?雖升城戍將房崇吉守遠不順,危亡已形,潰在旦夕。宜勉崇威略,務存長轡,不必窮兵極武,以為勞頓。且伐罪弔民,國之令典,當招懷以德,使來蘇之澤,加於百姓」。

宋將房崇吉率700人守升城,拒不投降。慕容白曜築長圍以攻之,於四月克之。慕容白曜怒其不降,縱兵掠城,殺數百人,房崇吉乘夜逃走。慕容白曜還欲盡坑城中人,參軍事韓麒麟勸阻說:「今勍敵在前而坑其民,自此以東,諸城人自為守,不可克也。師老糧盡,外寇乘之,此危道也」。慕容白曜納其言,安撫百姓,讓其從操舊業,因此甚得民心。同時慕容白曜還對房崇吉的母妻以禮相待。

時宋東陽(今山東省青州市)守將、青州刺史沈文秀派使請降,並要求派兵接援。慕容白曜欲派兵前往,酈范則認為:「桑梓之戀,有懷同德。文秀家在江南,青土無墳柏之累。擁眾數萬,勁甲堅城,強則據戰,勢屈則走。師未逼之,朝夕無患,竟何所畏,已求援軍?且觀其使,詞煩而顏愧,視下而志怯,幣厚言甘,誘我也。若不遠圖,懼虧軍勢。既進無所取,退逼強敵,羝羊觸籓,羸角之謂。未若先守歷城,平盤陽,下樑鄒,克樂陵,然後方軌連鑣,揚旌直進,何患不壺漿路左以迎明公者哉!」慕容白曜說:「卿前後納策,皆不失衷,今日之算,吾所不取。何者?道固孤城,裁能自守;盤陽諸戍,勢不野戰;文秀必克殄,意在先誠,天與不取,後悔何及?」酈范說:「短見猶謂不虛。歷城足食足兵,非一朝可拔。文秀既據東陽為諸城根本,多遣軍則歷城之固不立,少遣眾則無以懼敵心。脫文秀還叛,閉門拒守,偏師在前,為其所挫,梁鄒諸城追擊其後,文秀身率大軍,必相乘迫。腹背受敵,進退無途,雖有韓白,恐無全理。願更思審,勿入賊計中」。慕容白曜納其言乃止,沈文秀也果然未降。

宋明帝劉彧吳憘公率數萬人慾攻彭城,鎮南大將軍尉元上表請求增援。獻文帝詔令慕容白曜前往。八月,慕容白曜至瑕丘(今山東省兗州市),因泗水暴枯,船無法前行,受阻於此。正值房崇吉以盤陽城贖其母妻,慕容白曜遣將軍長孫觀等率騎兵赴之,長孫觀至盤陽,諸縣悉降。

是月,平東將軍長孫陵、寧東將軍尉眷東攻青州,慕容白曜也自瑕丘引兵攻宋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並寫書喻之,書曰:「天棄劉彧,禍難滋興,骨肉兄弟,自相誅戮,君臣上下,靡復紀綱。徐州刺史薛安都、豫州刺史常珍奇、兗州刺史畢眾敬等深睹存亡,翻然歸義。故朝廷納其誠款,委以南蕃。皆目前之見事,東西所備聞也。彼無鹽戍主申纂敢縱奸慝,劫奪行人,官軍始臨,一時授首。房崇吉固守升城,尋即潰散。自襄陽以東,至於淮海,莫不風靡,服從正化。謂東陽、歷城有識之士,上思安都之榮顯,下念申纂之死亡,追悔前惑,改圖後悟。然執守愚迷,不能自革。猥總戎旅,掃定北方。濟黃河知十二之虛說,臨齊境想一變之清風,踟躕周覽,依然何極?故先馳書,以喻成敗。夫見機而動,《周易》所稱;去危就安,人事常理。若以一介為高,不悛為美,則微子負嫌於時,紀李受譏於世。我皇魏重光累葉,德懷無外,軍威所拂,無不披靡。固非三吳弱卒所能擬抗。況於今者,勢已土崩。劉彧威不制秣陵,政不出閫外,豈復能浮江越海,赴危救急?恃此為援,何異於蹄涔之魚,冀拯江海?夫蝮蛇螫手則斷手,螫足則斷足,誠忍肌體以救性命。若推義而行之,無割身之痛也,而可以保家寧宗,長守安樂。此智士所宜深思重慮,自求多福」。但歷城守將、冀州刺史崔道固自恃兵多糧足,堅守不降,慕容白曜築長圍將其困在城中。

慕容白曜遣平東將軍長孫陵等攻宋東陽,魏兵臨城下,宋守將、青州刺史沈文秀請降。長孫陵等入其外城西門,縱兵暴掠。沈文秀見狀既悔又怒,於是閉城拒守,並出兵襲擊魏軍。長孫陵等退駐清水以西,後屢攻東陽不克。

皇興二年(468年)二月,慕容白曜攻拔歷城東廓,崔道固無力支持,只得出降,慕容白曜皆釋而禮之,將二人及其僚屬送往魏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三月,慕容白曜率軍進圍東陽。時宋以崔道固侄子崔僧祜為輔國將軍,領數干兵從海路救歷城。至不其城時,聞歷城已陷,遂降於魏。此戰,慕容白曜不急於求勝,而是築圍長時間困住歷城,尋機攻奪,終告成功。

八月,宋明帝以沈文秀之弟、征北中兵參軍沈文靜為輔國將軍,統高密等五郡軍事,從海路北上援救危急中的東陽。宋軍進至不其城(今山東嶗山)時,被魏軍截斷,只得保城自固。魏軍攻之,不克。宋明帝分青州(今山東省東北部)一部分地區設立東青州,以沈文靜為刺史。十二月,魏軍強攻不其城,破城而入,殺沈文靜,入東陽外城西門。

皇興三年(469年)正月,魏軍猛攻東陽城,沈文秀在外無救援的情況下,仍和士卒一起晝夜苦戰,將士無一離叛。魏軍繼續強攻,破城而入,俘沈文秀,慕容白曜將其鎖送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自此,宋青、冀之地盡入北魏。魏軍於東陽城共繳獲倉粟85萬斛,米3000斛,弓9000張,箭18.8萬,刀22400,甲冑各3300,銅5000斤,錢15萬;城內戶8600,口41000,吳蠻戶300餘。東陽之戰歷時3年,沈文秀起初請降於魏,只因魏軍暴掠而堅決抵抗,北魏雖最終獲勝,但也付出了慘重代價。

至此,青州之戰也宣告結束,此戰費時較長,戰地廣闊,爭鬥激烈,以北魏獲勝而告終。慕容白曜在行軍作戰中能夠虛心聽取部將謀士的意見,把握全局,擇利而為,謹慎用兵,是戰爭獲勝的重要原因。加上魏軍各部密切配合,因而取得子一連串的勝利。

二月,慕容白曜因功被拜使持節、都督青齊東徐州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青州刺史、進爵濟南王,將軍如故。慕容白曜撫御有方,使境內安之。慕容雖在軍旅,但接人待物,寬和有禮。獲崇吉母妻、申纂婦女,皆別營安置,不令士卒喧雜。

當初乙渾專權時,慕容白曜頗附之,使獻文帝很怨恨,遂以謀反之罪將慕容白曜於皇興四年(470年)十月誅殺。

由於慕容白曜之案為冤案,所以在太和中期,著作佐郎成淹上表給孝文帝,請孝文帝為其平反,北魏孝文帝見表,知其冤屈,遂為慕容白曜平反。

史書記載

  • 《魏書·卷五十·列傳第三十八》[5]

參考資料

  1. 《魏書·卷五十·列傳第三十八》:慕容白曜,慕容元真之玄孫。父琚,歷官以廉清著稱,賜爵高都侯。卒於冠軍將軍、尚書左丞,贈安南將軍、并州刺史、高都公,諡曰簡。
  2. 《魏書·卷五十·列傳第三十八》:白曜少為中書吏,以敦直給事東宮。高宗即位,拜北部下大夫。襲爵,遷北部尚書。在職,執法無所阿縱,高宗厚待之。高宗崩,與乙渾共秉朝政,遷尚書右僕射,進爵南鄉公,加安南將軍。
  3. 《魏書·卷五十·列傳第三十八》:劉彧徐州刺史薛安都、兗州刺史畢眾敬並以城內附,詔鎮南大將軍尉元、鎮東將軍孔伯恭率師赴之。而彧東平太守申纂屯無鹽,并州刺史房崇吉屯升城,遏絕王使。
  4. 《魏書·卷五十·列傳第三十八》:皇興初,加白曜使持節、都督諸軍事、征南大將軍、上黨公,屯於碻磝,以為諸軍後繼。
  5. 《魏書·卷五十·列傳第三十八》.國學導航。201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