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扁擔杆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扁擔杆子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扁擔杆子

拉丁學名;Grewia biloba G.Don

別稱;棉筋條,山絡麻,狗糜子,扁擔格子

界;植物界

科;椴樹科

屬;扁擔杆子屬

分布區域;華北、華東以至東北各處山地均有野生分布

扁擔杆(學名:Grewia biloba G. Don)是椴樹科、扁擔杆屬植物。灌木或小喬木,高1-4米,多分枝;嫩枝被粗毛。葉薄革質,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先端銳尖,基部楔形或鈍,邊緣有細鋸齒;聚傘花序腋生,多花,萼片狹長圓形,花瓣短小,約為花萼1/4;雌雄蕊具短柄,花柱與萼片平齊,柱頭擴大,盤狀,有淺裂;核果橙紅色,有2-4分核;核果紅色,徑0.8-1.2厘米,無毛,2裂,每裂有2小核;花期5-7月。

分布於中國華東、廣東至四川等省。生長於丘陵、低山路邊草地、灌叢或疏林。

扁擔杆果實橙紅鮮麗,且可宿存枝頭達數月之久,為良好的觀果樹種。宜於園林叢植、籬植或與假山、岩石配置,也可做疏林下木。春、夏、秋采根及莖葉,洗淨切片曬乾備用。 以根或全株入藥。樹皮可作人造棉,宜混紡或單紡。去皮的莖可作編織用。[1]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1-4米,多分枝;嫩枝被粗毛。葉薄革質,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4-9厘米,寬2.5-4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或鈍,兩面有稀疏星狀粗毛,基出脈3條,兩側脈上行過半,中脈有側脈3-5對,邊緣有細鋸齒;葉柄長4-8毫米,被粗毛;托葉鑽形,長3-4毫米。聚傘花序腋生,多花,花序柄長不到1厘米;花柄長3-6毫米;苞片鑽形,長3-5毫米;顴片狹長圓形,長4-7毫米,外面被毛,內面無毛;花瓣長1-1.5毫米;雌雄蕊柄長0.5毫米,有毛;雄蕊長2毫米;子房有毛,花柱與萼片平齊,柱頭擴大,盤狀,有淺裂。核果紅色,有2-4顆分核。花期5-7月。

主要變種

小花扁擔杆(學名:Grewia biloba var. parviflora (Bunge) Hand.-Mazz.)和扁擔杆的區別在於小枝和葉柄密生黃褐色短毛,葉片兩面均有星狀柔毛,下面的毛較密,花小多數,核果紅色。分布、生態、採收、功效同扁擔杆。分布於中國廣西、廣東、湖南、貴州、雲南、四川、湖北、江西、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北、山西、河南、陝西等省區。

小葉扁擔杆(學名:Grewia biloba var. microphylla (Max.) Hand.-Mazz.)的特徵在於葉片細小,近圓形,長1-1.5厘米,下面有稀疏柔毛。分布於中國四川及雲南

生長環境

扁擔杆為中性樹種,喜光,稍耐陰。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中生長旺盛。耐寒,耐乾旱,耐修剪,耐瘠薄。適生於海拔300-2500米,丘陵或低山、路旁、草地的灌叢或疏林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台灣、廣東、廣西等省區。

育植技術

扁擔杆可採用種子繁殖或分株繁殖。秋季落葉後至春季芽萌動前進行移植,中、小苗帶宿土,大苗需帶土球,養護管理較簡便,為使用樹形豐滿,在休眠期可進行適度短截,促發枝條。

果實採回後堆漚,然後放在水中搓洗除去果皮和果肉,稍晾乾果核(作種子),即可播種或短期干藏。果核千粒重35克,發芽率為50%。

病蟲防治

扁擔木幼苗易感染立枯病,病害發生時立即噴灑高錳酸鉀1000倍液,噴藥後立即噴水洗苗,以防藥害。

主要價值

觀賞:扁擔杆果實橙紅艷麗且懸掛枝梢長達數月之久,為良好的觀果樹種。園林中可叢植一片或與假山、岩石配植;因耐陰,也可種植在疏林內為下木,或植為果籬。

藥用:枝葉藥用,味辛、甘,性溫。常見根、枝、葉健脾益氣,祛風除濕,解毒,消痞;可治小兒疳積等症。

經濟: 樹皮含纖維25.4%,纖維長14毫米左右,且纖維色白、質軟,可作人造棉,宜混紡或單紡。去皮的莖可作編織用。8-9月間,果熟時摘下果實再割下枝條,用浸水脫膠法剝皮取麻,用刀刮去粗皮,浸泡20天左右,將皮撈出用木棒反覆輕捶,在清水中沖洗,曬乾即成潔白的麻。種子榨油可供工業用。

保護現狀

扁擔杆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參考資料

  1. 孩兒拳頭——扁擔杆,快資訊 , 202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