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手不釋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手不釋卷
shǒu bù shì juàn

近義詞 :學而不厭 愛不釋手

反義詞 :不學無術

出 處 :《三國志

體 裁成語

屬 於 :褒義詞

手不釋卷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讀音為shǒu bù shì juàn,意思是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出自《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原文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1]

典故

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在年輕的時候沒有文化知識,更是被稱為「吳下阿蒙」,大都督孫權鼓勵他學習史書與兵法。呂蒙總是推說軍隊事多沒有時間學習,

孫權說:「時間嘛,要自己去擠出來。從前漢光武帝在 行軍作戰的緊張關頭,手裡還總是拿着一本書不肯放下來呢!為什麼你就沒有時間呢?」

停了停, 孫權又說:「你的事情總沒有我多吧?我並不是要你去研究學問, 而只是要你翻閱一些古書,從中得到一些啟發罷了。」

呂蒙問:「可我不知道應該去讀哪些書?」

孫權聽了,微笑着說:「你可以先讀些《孫子》《六韜》等兵法書, 再讀些《左傳》《史記》等一些歷史書,這些書對於以後帶兵打仗很有好處。」

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回去便開始讀書學習,從此手不釋卷,並堅持不懈。最後做了吳國的主將,有勇有謀,屢建奇功。

後來便有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典故。

故事

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魏王曹操死後,曹丕繼位,不久即自立為帝。曹丕在政治的抱負和成就上雖遠不及曹操,但對於文學的重視,則不在其父之下,《典論·論文》記載:「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可見一斑。

曹丕寫過許多的詩歌、散文、辭賦,其中《典論·論文》更是開我國文學批評的先河。曹丕對於文學的愛好,實有家學淵源。父親曹操不但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著名的詩人;弟弟曹植的文采則更是不在話下,被後人譽為」才高八斗」。父子三人對當時文學的蓬勃發展,更是起着推波助瀾的作用。

曹丕在《典論·自敘》一文里記述了父親曹操勤於治學,即使身在軍隊之中,軍務繁忙之際,仍隨時拿着書本閱讀,以充實自己,並常跟曹丕說,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學習容易、思慮專一,但等到長大,就容易忘記所學。曹丕以父親的話自我勉勵,即使年長之後,仍舊不斷努力學習。

視頻

手不釋卷

參考資料

  1. 手不釋卷,在線成語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