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擒鬼章祝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洪邁親民的好官(審案圖)原圖鏈接來自 百度 的圖片

擒鬼章祝文》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五筆》卷九。《容齋五筆》是洪邁編著的一部史料筆記。

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該書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是南宋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原文

  東坡在翰林作《擒鬼章奏告永裕陵祝文》云:「大獮獲禽,必有指蹤之自。豐年多廩,孰知耘籽之勞?昔漢武命將出師,而呼韓來庭,效於甘露;憲宗厲精講武,而河湟恢復,見於大中。」其意蓋以神宗有平唃(gǔ)氏之志,至於元祐,乃克有成,故告陵歸功,謂武帝、憲宗亦經營於初,而績效在於二宣之世,其用事精切如此。今蘇氏眉山功德寺所刻大小二本,及季真給事在臨安所刻,並江州本、麻沙書坊《大全集》,皆只自「耘籽」句下,便接「憬彼西戎,古稱右臂」。正是好處,卻芟去之,豈不可惜?唯成都石本法帖真跡,獨得其全。坡集奏議中登州上殿三劄,皆非是。司馬季思知泉州,刻溫公集,有作中丞日《彈王安石章》,尤可笑。溫公以治平四年解中丞,還翰林,而此章乃熙寧三年者。二集皆出本家子孫,而為妄人所誤,季真、季思不能察耳。坡內製有《溫公安葬祭文》,云:「元豐之末,天步為艱。社稷之衛,中外所屬。惟是一老,屏予一人。名高當世,行滿天下。措國於太山之安,下令於流水之源。歲月未周,綱紀略定。天若相之,又復奪之。殄瘁之哀,古今所共。知之者神考,用之者聖母。馴致其道,太平可期。長為宗臣,以表後世。往奠其葬。庶知予懷!」而石本頗不同,其詞云:「元豐之末,天步惟艱。社稷之衛,存者有幾?惟是一老,屏予一人。措國於太山之安,下令於流水之源。歲未及期,網紀略定。道之將行,非天而誰?天既予之,又復奪之。惟聖與賢,莫如天何!然其所立,天亦不能亡也。知之者神考,用之者聖母。馴致其道,終於太平。永為宗臣,與國無極。於其葬也,告諸其柩。」今莫能考其所以異也。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1]。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視頻

擒鬼章祝文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