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山休閒農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文山休閒農場佔地 10 公頃,園主重視傳統農村的生活風貌,並榮獲十大傑出農民、神農獎肯定。在九二一震後,園區內留下一處值得震災地質研究的場所,目前供台灣大學地質研究。文山休閒農場。

介紹

『 文山休閒農場 』農園內物產豐沛,在開發初期(約 60 年代)以林木為主,並種植木薯、鳳梨、荔枝、龍眼、芒果等農作物。由於工商時代進步帶來都市生活的緊張與繁忙,綠地原野漸漸減少,園主有鑑於此,發願要提供大眾一處自然、趣味兼具教育性的休閒園地,並成為中部第一家『 體驗農業生活 』的觀光果園。

民國81年獲得赴日的草根大使的機會,82年獲得十大傑出神農獎的殊榮,而後發展成觀光果園取名為「文山」。「文山」是為了感念父親-蘇啟文先生靠著這片山辛勞養育著子女們成長,取其名而得之,對阿根伯來說文山是一份「感恩與傳承」。

「文山觀光果園」歷經了921大地震,斷層帶剛好經過園區,農場面目全非;雖然失去的很可惜,但只要心念一轉危機即是轉機,經過六年漫長的重建,在民國94年正式轉型並取得合法的休閒農場資格,更名為「文山休閒農場」。[1]

園主阿根伯經營農場數十年,是位經驗豐富的農業專家,他對園區內的植物生態、物種特性研究相當透徹,60 年代接掌此家族事業後,即開始規劃並轉型為體驗農村生活的休閒農場,也是中部地區第一家成立的觀光農場,不僅帶動許多休閒農場的設立風潮,更提供都會民眾一處親近大自然的好去處。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阿根伯在經營農村休閒的成功經驗,阿根伯更因此獲得政府頒發農業最崇高獎「神農獎 」,表彰他為休閒農場先驅的創業精神。 阿根伯將『 文山休閒農場 』建設為一處兼具自然、休閒、教育、趣味的多功能農場,其實這都是他多年來的農村生活體驗,例如將農暇娛樂的抓泥鰍、灌蟋蟀、捉獨角仙、推石磨、爌窯、野炊竹筒飯融入套裝行程中,還有農村特有的羊咩咩餵食、童玩 DIY 製作、紮稻草人、彩繪荔枝娃娃和製作葉子樂器等,都是很受大家喜愛的熱門活動;阿根伯對休閒農業的啟迪和貢獻良多,曾先後擔任『台灣省觀光農園發展協會 』和『 台中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後合併更名為『臺中市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的創會理事長,堪稱是大里區的榮譽市民。[2]


詳細資訊

  • 電話:+886-4-24937679、+886-4-24920240
  • 傳真:+886-4-24937045
  • 地址:臺中市大里區健東路123號
  • 營業時間:每日 09:00 – 17:00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