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武帝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文武帝宮,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坪山街道東勝街66號[1]

文武帝宮的歷史年代為清代,是坪山墟的百姓為祭祀文帝武帝建築的廟宇。1949年9月,中共政權占領惠陽縣坪山鄉後,為力行學校(坪山中學前身)所在。1950年為坪山鄉人民政府辦公地。1960年初改為糧站。1998年7月15日公布為第四批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古建築。2019年的報道稱,在文武帝宮設立的坪山圖書館·客家特藏館正式開館,是坪山區的第八個坪山城市書房[1]

概述

文武帝宮位於坪山區坪山街道東勝街66號,這裡是坪山繁華的老街區。從前的坪山墟就在這裡,商賈雲集,人流如織,繁榮在這條老街上蔓延了數百年,至今也是坪山中心區人氣較旺的區域。

擁有300多年歷史的文武帝宮,就藏身於鬧市之中,它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志》記載的文武帝宮詳貌:清代中後期建築,三開間三進布局,由前、中、後三殿組成。門額上方刻「文武帝宮」,後殿下層原立關公(武帝)塑像,其前原有關平、周倉塑像,上層設文昌帝君(文帝)神龕及塑像,因而有文武帝宮之稱。文武帝宮一側為「歸善縣碧甲司坪山約館」舊址,前面是廣場,正對戲台,戲台後牆兩側連以圍牆並與文武帝宮相連。儘管由於歲月洗禮,很多雕飾已經風化,但是門前「文武帝宮」四字依然清晰可見。

2019年,坪山區在維護保養、精心設計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文物保護+文化服務/文創空間」模式,建設普惠性、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公共文化服務城市體系,賦予這座古建築新的人文內涵,將文武帝宮打造成極具特色的坪山城市書房,並作為坪山圖書館·客家特藏館,建成一個集綜合閱讀、文化休閒、客家文化收藏與展示為一體的文化空間,這也是坪山區建成開放的第八家城市書房。

9月12日,坪山城市書房·文武帝宮暨坪山圖書館·客家特藏館舉行了開幕活動,坪山文化智庫專家坪山圖書館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等圍繞「歷史建築和文化鄉愁」進行研討交流。

文武帝宮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價值

文武帝宮曾經是坪山人民祭祀祈願之地,寄託坪山百姓的希冀。據《文武二帝碑文》載,坪山墟創立百餘年,人口稠密地方富足,唯獨百姓祈求福報而舉辦的文武二帝之祀未能擇得吉祥之地,於是通過占卜擇得此處風水寶地,籌資建造文武二帝廟宇,以護佑鄉里安穩人心,塑造風俗弘揚美德,培育賢士孕育俊傑,寄託坪山百姓對生活的美好祈願。

文武帝宮位於坪山墟的核心地段「東勝街」,見證了當地客家人走出圍屋、走向墟鎮的發展歷程。60年代初,曾作為坪山糧站,成為坪山百姓採購生活必需品的場所,帶動了周邊戲台、演出等文化生活的興起,是坪山居民集體文化生活的時代縮影。

文武帝宮還是坪山重要的紅色革命歷史遺址,曾作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的舊址和主要活動場所,見證了坪山人民慶祝東江縱隊成立的萬人慶祝大會。 [2]

參考文獻

  1. 1.0 1.1 迎國慶,坪山因文化而精彩. 坪山區人民政府網站,來源:深圳商報. 2019-09-26 [2019-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5) (簡體中文). 
  2. 文物保護單位變身城市書房 文武帝宮重新煥發光彩,鳳凰新聞網,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