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武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文武王一般指金法敏,金法敏(626年—681年),新羅第30任君主(661年—681年在位)。他是新羅太宗武烈王金春秋之子,新羅名將金庾信之外甥。早年出使唐朝,並親自參與了滅亡百濟的戰爭。任內配合唐軍鎮壓百濟復國運動並滅亡了高句麗,然後驅逐唐朝在朝鮮半島的勢力,於676年實現了對浿江(大同江)以南的朝鮮半島中南部區域的統一,朝鮮半島歷史由此進入了統一新羅時代。死後諡號文武王,葬於東海(日本海)中的大王岩。[1]

金法敏生於新羅真平王建福四十三年(626年),父親是真骨貴族金春秋,母親金文姬是532年被新羅征服的金官伽倻王室後裔,舅舅則是後來的新羅名將、國之柱石金庾信。史料記載金法敏「姿表英特,聰明多智略」,並且自幼接受「詩禮之訓」,「學綜古今」。在此良好教育環境下,金法敏「允武允文,多才多藝」。

善德女王仁平九年(642年),百濟攻陷新羅西部重鎮大耶城(今韓國慶尚北道陝川郡),城主金品釋戰死,其妻古陀炤乃金春秋之女、金法敏之妹,亦死於亂中。金春秋父子對此痛心疾首,發誓滅百濟以報國讎家恨。金春秋先求援於高句麗不成,接着求援於唐朝,促成了唐與新羅的接近。金法敏亦積極參與乃父主導的對唐外交中。永徽元年(650年),真德女王派金法敏出使唐朝,名義上是報告新羅在上年大破百濟,實際目的是進一步密切與唐朝的關係,並獻上了真德女王所作的謳歌唐朝功德的《織錦太平頌》,剛登基不久的唐高宗大喜,授金法敏為太府卿。

永徽五年(654年),真德女王去世,金春秋被群臣推戴即位,是為太宗武烈王。翌年,作為嫡長子的金法敏被冊立為太子。顯慶五年(660年),唐朝終於應新羅請求,派蘇定方領兵十三萬渡海東征百濟。金春秋也被唐朝任命為嵎夷道行軍總管,負責新羅方面軍隊的調度指揮。金春秋並未直接領兵作戰,而是讓太子金法敏和大將金庾信代替自己親臨前線。其中金法敏先被派往德勿島(今韓國京畿道德積島)與蘇定方接頭,約好了會師百濟都城泗沘(今韓國忠清南道扶餘郡)的日期,然後折返南川停(今韓國大田廣域市一帶)的新羅大本營,與金庾信等率精兵五萬出征,在黃山伐(今韓國忠清南道論山市燕山面)與百濟軍激戰取勝,從而得以與唐軍會師。七月十三日,百濟義慈王逃走,王子扶餘隆投降,金法敏要求扶餘隆跪於自己馬前,唾面罵道:「向者汝父枉殺我妹,埋之獄中,使我二十年間痛心疾首,今日汝命在吾手中!」七月十八日,義慈王投降,百濟滅亡。

繼位為王

百濟滅亡不久後,金春秋與金法敏又率軍鎮壓百濟復國運動,在顯慶五年(660年)十月十八日攻占爾禮城(今韓國忠清南道論山市一帶),附近的百濟二十餘城皆聞風歸降,新羅設置官守,將其納入版圖,十一月二十二日凱旋金城。

龍朔元年(661年)六月,金春秋病逝,太子金法敏繼位,是為文武王。文武王剛即位,他在唐朝做人質的弟弟金仁問就回國了,傳達了唐高宗要求新羅出兵配合唐軍滅亡高句麗的敕旨,並強調即使還在服喪也不能抗旨。於是文武王親率大軍北上,在瓮山城(今韓國大田廣域市雞足山城)遭遇百濟殘餘勢力抵抗,九月二十七日攻陷。文武王親征之前,曾派官員文泉聯絡唐將蘇定方,蘇定方要求新羅儘快為圍攻平壤的唐軍輸送軍糧,而唐朝的弔祭兼冊立使即將來到新羅,文武王遂將軍隊委任給金庾信、金仁問,自己則於十月二十九日返回金城迎接唐使。此時唐高宗又派含資道總管劉德敏傳旨要求新羅輸平壤軍糧,文武王準備了車二千輛、米四千石、租二萬二千餘石,讓金庾信等送去平壤唐營。龍朔二年(662年)正月,文武王正式被唐朝冊封為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樂浪郡王、新羅王。

雖然新羅完成了唐朝所分配的運糧任務,但是此次唐朝並未平定高句麗。而百濟復國運動依然如火如荼,並得到了倭國的援助,文武王於龍朔三年(663年)七月十七日親率金庾信、金天存等配合孫仁師、劉仁願所率唐軍鎮壓百濟殘餘勢力,在陸上打敗了殘餘的百濟勢力,與率水軍趕來的劉仁軌會師,於八月十三日攻占百濟勢力的巢穴周留城(豆率城)。然而仍有百濟將領遲受信盤踞任存城(今韓國忠清南道禮山郡一帶)負隅頑抗,唐羅聯軍久攻不下,文武王為保存實力,遂於十月二十一日撤軍,十一月二十日回到金城。

不久後,劉仁軌讓百濟降將沙吒相如、黑齒常之攻克任存,遲受信逃亡高句麗,百濟復國運動告終。

一統三國

在唐羅聯軍滅亡百濟、鎮壓百濟復國運動的過程中,兩國矛盾的種子就已埋下了。新羅一直垂涎於百濟故地,可唐朝卻將其改設為熊津等五個都督府,任用扶餘隆為首的百濟歸順人員為官長,令新羅骨鯁在喉,大為不滿。唐高宗甚至還要求文武王與扶餘隆會盟,發誓新羅、百濟互不侵犯。對此百般牴觸的文武王以任存未下為由,奏請停盟,但到麟德元年(664年),唐高宗下旨責備新羅不遵唐朝要求盟誓,大概此時任存城已被占領,所以新羅沒有拒絕的藉口,文武王便於二月派金仁問、金天存在熊津與扶餘隆會盟。唐朝顯然對文武王沒有親自出面感到不滿意,於是到了麟德二年(665年)八月,文武王迫於唐朝壓力,終於親自出面,在唐朝敕使劉仁願的監督下,築壇於就利山,與曾經跪在他馬前、被他羞辱過的熊津都督扶餘隆會盟。在此之前,唐朝於龍朔三年(663年)宣布新羅為雞林州都督府,以文武王為雞林大都督,這無疑讓文武王感受到唐朝的威脅,擔心新羅淪為百濟那樣的下場。

不過,新羅還需要藉助唐朝的力量來平定高句麗、統一海東,所以暫時沒跟唐朝翻臉。乾封元年(666年)四月,文武王讓重臣金天存的兒子金漢林、金庾信的兒子金三光入唐充當宿衛質子,並請兵討伐高句麗。當時,高句麗強人淵蓋蘇文已經倒下,諸子爭權奪利,長子淵男生(泉男生)降唐,因此唐朝順應新羅請求,於同年十二月任命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重啟對高句麗的征伐。乾封二年(667年)七月,唐朝派劉仁願等來新羅徵兵助攻高句麗。八月,文武王親率大軍出征,九月至漢城等待李勣的消息,李勣派江深傳令新羅軍隊直接趕赴高句麗都城平壤。十一月十一日,文武王行至獐塞(今朝鮮黃海北道遂安郡一帶),聽說李勣撤軍,自己也撤軍。十二月,劉仁願再次督促新羅出兵,並授予唐高宗賜給文武王的大將軍旌節,不過文武王似乎按兵不動。總章元年(668年)六月,劉仁軌來新羅督促出兵,六月二十七日,文武王再次前往漢城坐鎮指揮,金仁問、金天存、朴都儒等率領的新羅軍隊於平壤城外的蛇川之原打敗了淵男建(泉男建)的軍隊,九月聯合唐軍包圍平壤,遂滅高句麗。

文武王本欲自漢城前往平壤助攻,但途中聽說平壤已經陷落,便返回新羅,十月二十二日嘉獎有功將士,十一月五日進入金城,翌日即率文武百官祭告先祖廟,報告「祗承先志,與大唐同舉義兵,問罪於百濟、高句麗,元兇伏罪,國歩泰靜,敢茲控告,神之聽之」。總章二年(669年)二月二十一日大會群臣,以「兩敵既平,四隅靜泰」下教大赦境內,宣告了朝鮮半島三國紛爭的終結。

不過,和平並沒有像文武王預想的那麼快來臨,隨着百濟、高句麗的相繼滅亡,唐朝與新羅的矛盾迅速浮上水面。在攻擊高句麗之時,李勣責備新羅未按軍期趕到,高句麗滅亡後金仁問等新羅有功人員入唐受賞時,李勣又稱新羅無功。此外,新羅趁機占領了過去曾屬新羅的高句麗卑列城(今朝鮮江原道安邊郡),也被唐朝勒令退出。而唐朝設安東都護府於平壤更讓新羅惴惴不安,新羅內部盛傳唐朝修造船隻,藉口討伐倭國,其實要滅新羅。總章二年(669年),在唐朝和新羅關係日益緊張之際,文武王一面派金欽純、金良圖入唐「謝罪」,一面則收容高句麗王族安勝(安舜,一說高藏外孫,一說高藏庶子)、高延武及其所率的4000戶高句麗遺民,翌年三月即派薛烏儒與高延武各率精兵一萬援助高句麗叛黨劍牟岑,甚至打過了鴨綠江,後來遭遇唐軍大部隊而撤到漢城(今朝鮮黃海南道載寧郡),文武王將安勝安置於金馬渚(今韓國全羅北道益山市),七月派遣須彌山冊封安勝為高句麗王,並繼續援助高句麗遺民搗亂。

顯而易見,文武王的意圖就是將這些高句麗遺民用於牽制唐朝。此外,文武王還和倭國搞好關係,在鎮壓百濟殘餘勢力期間就釋放了所有倭國俘虜,高句麗滅亡後更是頻繁遣使與倭國(後改稱日本)往來,以創造對新羅有利的國際環境。

當然,文武王的首要目標還是在於百濟故地,當地為唐朝羈縻統治下的熊津都督府,熊津都督扶餘隆尚未赴任,由長史難汗、司馬禰軍等歸順唐朝的百濟遺臣留守,並駐有唐朝軍隊。儘管已有就利山會盟,但熊津都督府和新羅之間的矛盾依然很深,尤其是新羅在當初平定百濟之際,就已經占領了爾禮城等部分百濟城池,熊津都督府希望唐朝出面讓新羅歸還這些土地,因此唐高宗對新羅擅取百濟土地的行為感到憤怒,扣押了謝罪使金欽純和金良圖(金欽純不久被釋放回國,金良圖死於獄中)。在此情況下,文武王先派金儒敦去熊津都督府,以「請和」為名加以試探,等到熊津都督府司馬禰軍回訪時,文武王藉口他來「窺覘」而予以扣押,並親率大軍進攻熊津都督府,時為咸亨元年(670年)七月,唐羅戰爭由此爆發。經過一年左右的征戰,新羅擊敗了熊津都督府的百濟遺民及駐守當地的唐軍,並設置了所夫里州,這意味着新羅從唐朝手中吞併了百濟故地。

不過,文武王在維護與牟取新羅的國家利益而與唐朝發生的衝突的同時,始終無意斷絕與唐朝的宗藩關係,因而採取了比較靈活的對唐外交策略。據說他在咸亨元年(670年)征討熊津都督府時,曾「具錄事狀,發使奏聞」,但因「風寒浪急」而未能入唐。咸亨二年(671年)唐將薛仁貴致書問罪之際,文武王在答書中聲稱先王金春秋曾得到唐太宗約定在平定高句麗、百濟後將平壤以南送給新羅的「恩敕」,以使自己侵吞百濟全部故地和高句麗部分故地的行動正當化,同時力陳新羅為唐朝的付出以及對唐朝的「忠誠」,諉過於唐朝大將李勣的苛責和熊津都督府官員(百濟遺臣)的誣陷,表達自己的「冤屈」。咸亨三年(672年)九月,文武王第二次遣使入唐謝罪,並送還禰軍等熊津都督府官員和唐軍俘虜。之後,新羅所援助的高句麗叛軍於咸亨四年(673年)五月被高侃、李謹行所領之唐軍剿滅,新羅援軍和高句麗叛軍餘部逃回新羅。文武王對此憂心忡忡,哀嘆:「軍敗如此,奈何!」然後加強西海岸和北部邊境的防範。

唐高宗並不接受新羅的謝罪。到咸亨五年(674年)正月,解決了西域弓月、疏勒問題的唐高宗開始對新羅算總賬,下詔削文武王官爵,改立其入唐宿衛之弟金仁問為新羅王,派劉仁軌、李謹行率軍20萬討伐新羅。劉仁軌在七重城(今韓國京畿道坡州市積城面)大敗新羅,但不久即被召還。上元二年(675年)二月,文武王第三次遣使入唐謝罪,唐高宗順水推舟,赦免其罪,恢復官爵。在赦罪詔書尚未傳達到前線時,新羅於當年九月進攻駐紮在當地的唐軍。

而唐朝的精力主要用於對付吐蕃,所以不得不收縮海東政策,於儀鳳元年(676年)將安東都護府從平壤遷至遼東,並召還了在當地任職的漢官。

這標誌着唐朝勢力實際上退出朝鮮半島,也標誌着文武王最終完成了統一浿江(大同江)以南的朝鮮半島中南部的大業。

後世紀念

神文王修建感恩寺作為文武王的願堂,為文武王祈禱冥福(相傳本為文武王為鎮伏倭兵而建)。感恩寺遺址被指定為大韓民國史跡第31號,現存兩處三層石塔,供奉舍利,雙塔被指定為大韓民國國寶第112號。此外還在其柱石上發現了韓國最早的太極圖紋樣。

文武大王陵是韓國唯一一座修建於海上的王陵。該陵殘存石碑在18世紀末被發現,原文2500字左右,現可判讀700字左右。碑文名稱被復原為「大唐樂浪郡王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新羅文武王陵之碑」,彰顯唐與新羅的宗藩關係。文中將新羅王室追溯到「火官」(祝融),並自稱是金日磾(秺侯)的後裔,此外還出現了神秘的新羅開國之君「星漢王」,這些都不見於史書記載,成為後世學者眾說紛紜的歷史謎團。

韓國海軍於2003年下水的編號為DDH-976的KDX-2級導彈驅逐艦被命名為「文武大王號」。

視頻

文武王 相關視頻

陝西咸陽,文武王墓,歷經3000多年陵墓依然完好
湖南某深山發現武烈王李天保駐軍遺址80歲歷史知情老人現場講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