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河浦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河浦路
圖片來自mapio

新河浦路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原東山區)的一條東西向馬路,地處新河浦地區,位於新河浦涌北岸。西起東湖路,東到美華路,全長1.2km,寬18米,1車道。

交匯道路

  • 東湖路
  • 東山大街
  • 合群西路
  • 恤孤院路、合群中路
  • 培正新橫路
  • 新河浦三橫路
  • 新河浦二橫路
  • 新河浦一橫路
  • 美華路

越秀區

越秀區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的一個市轄區,是廣州老四區(越秀、東山、荔灣、海珠)之一,因越秀山而得名。區人民政府駐越華路183號。越秀區總面積33.80平方公里,總人口115.72萬人,本區是廣東省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市轄區之一,達平均每平方公里52834人,為全球同類行政區中第四。現為廣東省人民政府廣州市人民政府駐地。

歷史

越秀區區域,是古代廣州城所在地。廣州作為歷代州、郡、縣治所和南越國都城,其行政中心,多在今越秀區範圍內。

秦始皇三十三年統一嶺南,設南海郡,郡治番禺城就在今越秀區內。而越秀區的區域分屬南海縣和番禺縣。隋朝開皇十年,將番禺縣併入南海縣,唐朝長安三年重置番禺縣,現長塘街以西屬廣州城,文明路以北一小部分隸南海縣,余歸番禺縣管轄。五代時,劉岩建南漢國於嶺南,定都廣州,將廣州改名興王府,廢南海縣,並將其轄區併入興王府。宋朝開寶五年南漢滅亡後,番禺縣併入南海縣,屬廣州府治。宋朝皇祐三年,從南海縣分出番禺縣。將廣州城以廣州府署為中心點,西屬南海縣,東屬番禺縣,今越秀區再次分屬兩縣。明朝洪武三年,番禺縣置鹿步巡檢司,今越秀區轄區東部均屬鹿步巡檢司管轄。清末廣州第一次劃界,今越秀區區域在警界範圍內。光緒三十一年,巡警總局改組,今越秀區大部分屬老新城、東南關區域。1921年至1949年期間,今越秀區範圍大致屬於下列11區:西山區、德宣區、惠福區、靖海區、小北區、太平區、永漢區、東堤區、東山區、大東區和前鑒區。

而越秀區之名始於1950年6月,當時廣州市將原西山、德宣和小北3個區合併為越秀區,因區內有越秀山故名越秀。而當時惠福區、太平區、永漢區和大東區都在現越秀區地界內。1952年9月,越秀區改稱北區,而東區和部份中區都在今越秀區地界內。1960年7月,中區的8條行政街併入北區,合稱為越秀區。

2005年5月,廣州市調整行政區劃,將原東山區的行政區域,白雲區的礦泉街道,天河區的登峰街道、天河南街道的楊箕和中山一2個居委會、沙東街道部分區域劃歸越秀區管轄。

行政區域

越秀區前身為西山區、德宣區、永漢區、小北區、東堤區、太平區、惠福區、靖海區。1950年6月,上述8區合併為4區;1952年9月,4區合併為兩區;1960年7月,兩區合併組成越秀區。

2005年廣州市行政區劃改革後。在此之前,這些街道分別屬原越秀區,東山區,天河區和白雲區。

2013年3月15日,越秀區合併其中之八條街道,分別為:東風街道併入六榕街道詩書街道併入光塔街道大新街道併入人民街道廣衛街道併入北京街道,上述新組建的均於即日完成掛牌[1]

景點

越秀山、中山紀念堂黃花崗公園廣東省博物館(舊址)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石室聖心大教堂鎮海樓藥洲遺址懷聖寺(光塔)、六榕寺光孝寺五仙觀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王墓南越國水閘遺址北京路步行街及千年古道、廣州起義烈士陵園等。

醫療資源

  • 廣州市正骨醫院(原越秀區正骨醫院)
  • 越秀區中醫醫院(原越秀區第一人民醫院)
  • 越秀區婦幼保健院
  • 越秀區兒童醫院
  • 越秀區第二中醫醫院
  • 越秀區口腔醫院
  • 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
  •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廣東省人民醫院
  • 廣州市傳染病醫院(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
  •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商場及酒店

中華廣場廣東國際大廈花園酒店廣州世界貿易中心廣州友誼商店麗柏廣場等。

參考文獻

  1. 越秀八個行政街道合併 原22個街道調整為18個. 新快網. 2013-01-24 [2019-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