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春江帆包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春江帆包圖》屬於宋代名畫之一。

中國宋朝延續300多年,北宋統一消除了封建割據造成的分裂和隔閡,在一段時期內社會保持着相對安定局面,商業手工業迅速發展,城市布局打破坊和市的嚴格界限[1],出現空前未有的繁榮,其繪畫在隋唐五代的基礎上繼續得到發展。民間繪畫、宮廷繪畫、士大夫繪畫各自形成體系,彼此間又互相影響、吸收、滲透,構成宋代繪畫豐富多彩的面貌[2]

基本情況

圖中繪一高士臨流而坐,氣象蕭疏,意境深遠。夏圭師法李唐,為南宋院體畫的代表,強調寫實,注重形象的刻畫。與馬遠的畫法相比,夏圭更善於用水。墨筆急掃之後,迅速以水筆接染,筆墨銜接自然,一氣呵成。由於墨與水的使用恰到好處,使得整幅畫面顏色透亮,一股清新之氣撲面而來。畫樹木,得其形而又取其勢,意筆寫出枝幹,偃仰屈曲,蒼健老硬,有蛟龍驚虬之勢;樹葉點染而成,疏密有致,虛實相生,濃淡相宜,看似不經意,實則慘澹經營。茅屋隱現於樹後,以墨筆勾出輪廓,再施以規則的點皴,極具裝飾意味。畫水有獨特之處。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云:「山以水為血脈」、「山得水一活」,水是山的眼睛,關乎畫面的神采,最難畫活。宋代的山水畫中多以密緻的線條勾出水紋,如現存李唐的江山小景圖、馬遠的水圖等都是以工致的筆法畫出水紋。在這幅畫中,溪水則以簡練的線條勾勒,部分留白,盤曲掩映,時隱時現,難覓其蹤,表現出流水的清澈和流動感。夏圭是善於在繪畫中「用虛」的大師,在這幅畫中,他利用了留自來表現江山湖泊的遼闊深遠,雖未着一筆,卻能「無畫處皆成妙境」,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畫中的人物也很有特點,沒有過多地描繪細節,而是注重表現身體的動勢,筆簡而神全。撫琴者似在彈奏,讓人不禁聯想到琴聲的悠揚。

歷史背景

宋代繪畫進入手工業商業行列,與更多的群眾建立較為密切的聯繫。一批技藝精湛的職業畫家,將作品作為商品在市場上出售,汴京及臨安都有紙畫行業。汴京大相國寺每月開放5次廟會,百貨雲集,其中就有售賣書籍和圖畫的攤店;南宋臨安夜市也有細畫扇面、梅竹扇面出售[3];汴京、臨安等地的酒樓也以懸掛字畫美化店堂,作為吸引顧客的手段。市民遇有喜慶宴會,所需要的屏風、畫帳、書畫陳設等都可以租賃。適應年節的需要,歲末時又有門神、鍾馗等節令畫售賣,為市甚盛[4]

北宋時,汴京善畫「照盆孩兒」的畫家劉宗道[5],每創新稿必畫出幾百幅在市場一次售出,以防別人仿製;專畫樓閣建築的趙樓台;畫嬰兒的杜孩兒,也在汴京享有盛名。吳興籍軍人燕文貴常到汴京州橋一帶賣畫。山西絳州楊威,善畫村田樂[6],每有汴京販畫商人買畫,他即囑其如到畫院門前去賣,可得高價。社會對繪畫的需求和民間職業畫家創作的活躍,是推動宋代繪畫發展的重要因素。宋代由於手工業的發達,促成了雕版印刷的發展與普及,出現了汴京、臨安、平陽、成都、建陽等雕版中心,不少書籍及佛經都附有版畫插圖,現存宋金雕印的彌勒像、陀羅尼經咒、《佛國禪師文殊指南圖贊》、《趙城藏》等,可見其繪刻之精美。

視頻

春江帆包圖 相關視頻

宋代繪畫藝術048
理學精神,影響了宋代繪畫

參考文獻

  1. 品讀北宋文化:打破坊市制 形成開放型城市新格局,搜狐,2016-07-13
  2. 宋代繪畫,華人環球網,2017-06-12
  3. 空前繁華的南宋臨安夜市,網易,2020-03-17
  4. 宋代書畫市場:誰來畫?誰買單,芝麻開門收藏鑑定交易網,2018-05-24
  5. 劉宗道,博雅文化旅遊網
  6. 村田樂——中國繪畫中的鄉村休閒生活(二) ,搜狐,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