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普化寺 (惠遠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普化寺

圖片來自ifeng

普化寺,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惠遠鎮惠遠城,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現已無存。

簡介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平定準噶爾時,固爾扎廟海努克廟毀於戰火。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綏定城(今霍城縣水定鎮)東北五里許,按照蒙古族例,建興教寺(俗稱喇嘛寺,舊址在今喇嘛寺溝,已廢棄),僧眾800多人。五年之後,伊犁將軍阿桂奏准將綏定城喇嘛寺移建至惠遠城東的伊犁河北岸,賜名普化寺,寺內住堪布、蘇拉喇嘛1000多名。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喇嘛跳布扎,唪《護法經》,如中正殿之儀。舞態低昂,恣為歡笑,自將軍以下皆往觀之。」

清朝的伊犁將軍府設有喇嘛處,負責普化寺及伊犁各地總計1181名喇嘛的換班、補放、念經,以及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八日普化寺喇嘛跳布扎等事項。[1]

同治新疆回變中,同治五年正月二十二日(1866年3月8日),惠遠城被攻占。[2]普化寺被毀,喇嘛四散。[3]所藏全部佛經後來轉移到靖遠寺[4]

1873年,美國尤金·斯凱勒(Eugene Schuyler,1840年-1890年)參觀已成廢墟的惠遠城,見到一座很大的佛教寺院,壁畫殘存着一半,全部佛像都已被毀。斯凱勒看到的這座佛寺,很可能就是普化寺。[5]

萬壽宮位於惠遠新城東街尾的北側,光緒年間與惠遠新城同時建成。民國15年(1926年),應厄魯特蒙古上層人士的請求,撥給喇嘛充作喇嘛寺,改名為普化寺。普化寺為全惠遠新城的軍民誦經拜佛,惠遠新城內的滿族錫伯族老人病逝時還會請該寺喇嘛去念經。直到民國22年(1933年),惠遠城被前來進攻張培元蘇聯紅軍占領,喇嘛回原籍,普化寺從此關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普化寺拆除改建,現已無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