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暴馬子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暴馬子皮

暴馬子皮木犀科植物暴馬丁香的乾燥樹皮。 苦,微寒。清肺祛痰,止咳,平喘,利水。用於痰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水腫。常用量25~50g。[1]

中文學名 暴馬子皮 分布區域 我國東北、華北和西北各省區
外文名 Syringa reticulata 用量 25~50g

性味

苦,微寒。清肺祛痰,止咳,平喘,利水。[2]

功用

用於痰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水腫。[3]

常用量

25~50g。

原植物

暴馬丁香為灌木小喬木,高3~8m。樹皮暗灰褐色,有橫紋,小枝灰褐色,皮孔明顯,橢圓形,外凸。單葉對生葉柄長約1cm;葉片卵形或廣卵形,長5~12cm,寬3~9cm,先端漸尖或呈尾狀或鈍,基部通常廣楔形或近圓形,全緣;上面淡綠色,有光澤,下面灰綠色,葉脈明顯突起。夏季白色花,多花形成疏大頂生圓錐花序,長15~25cm;小花梗長1~2mm;萼鍾狀,4裂;花冠4裂,管部較萼略長;雄蕊2,花絲較花冠裂片約長2倍,伸出花冠外。蒴果長圓形,長約2.3cm,常有小瘤突,熟時2裂;種子每室2粒,周圍具紙質翅。 生於河岸、林緣及針闊葉混交林內。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和西北各省區;朝鮮日本俄羅斯也有。

鑑別

取本品粉末0.5 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至1 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紫丁香苷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 1 ml 含1 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 〜5μm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5: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C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

呈槽狀或捲筒狀,長短不一,厚2~4mm,外表面暗灰褐色,嫩皮平滑,有光澤,表皮粗糙,有橫紋,橫向皮孔橢圓形,暗黃色;內表面淡黃褐色。質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外皮薄而韌,可橫向撕剝,剝落處顯暗黃 綠色。氣微香,味苦。以皮厚、味苦者為佳。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

  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硅垸鍵合珪膠為填充劑;以甲醇-水(25:7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65nm。理論板數按紫丁香苷[註 1]峰計算應不低於2000 。
  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取紫丁香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 加甲醇製成每1 ml 含 0.1 mg 的溶液,即得。
  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細粉0.1 g,精密稱定,置25ml 量瓶中,加甲醇適量,搖勻,浸泡30 分鐘後,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33kHz)20分鐘,取出,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4.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人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紫丁香苷(C17H24O9)不得少於1.0% 。

視頻

丁香葉在農村被叫做「暴馬子」,泡茶喝,能有這麼多好處

注釋

  1. 「紫丁香苷」:紫丁香苷是一種苯丙醇苷類化合物。植物來源 :木犀科歐丁香 Syringa vulgaris L.樹皮, 五加科刺五加等植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