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期貨主力合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期貨主力合約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一個專有名詞。

漢字作為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符號系統[1],源於日月鳥獸之形,作為中華文明之標誌[2],連接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方正之間充滿美感。

名詞解釋

期貨主力合約並不是一個公允的概念,也不是特定的某些合約;它指的是市場上持倉集中,流動性好的合約。因每個合約都有到期日,合約的生存周期是有限的,根據交易規則,合約最後交易日進入交割流程,意味着該合約的生命周期結束,交易所將不允許客戶再進行該合約的交易。所以主力合約會根據時間的推移進行轉變。

期貨主力合約的特徵

主力合約市場的參與度高,交易活躍,價格連續性好,且成交快速,一定程度上可幫助投資者避免流動性不足而產生的交易風險。

期貨主力合約轉變的規律

大商所、鄭商所:各期貨品種的主力合約一般情況下主要集中在一月、五月、九月這三個月之間。

上期所、能源中心、中金所:大多期貨品種的主力合約一般情況下都是逐月換月,通常主力合約是距離交割月2、3個月的合約。

舉例:上期所的銅期貨(CU),當前日期是2022年4月8日,所以銅期貨的主力合約為:4月合約往後推2個月的合約,即CU2206合約。

也有個別合約不是按上述規則進行的,如:黃金(AU)和白銀(AG)期貨,這2個期貨品種的主力合約主要集中在6月和12月。

當下期貨主力合約的判斷方式

方法一:看成交量、持倉量

期貨中成交量、持倉量最大的合約,即為該品種的主力合約。持倉量、交易量與品種活躍度成正比,建議投資者首選活躍度較高的品種進行交易。

方法二:交易軟件上查看

直接登錄期貨行情交易軟件,查看期貨各個品種當前的主力合約,選中「主力合約」即可看到所有品種的主力合約。

期貨合約概述

期貨合約是指由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商品的標準化合約。

期貨合約的主要條款包括:合約名稱、交易品種、交易單位、報價單位、最小變動價位、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合約交割月份、交易時間、最後交易日、交割日期、交割品級、交割地點、最低交易保證金、交易手續費、交割方式、交易代碼。

期貨合約交割月份:指該合約規定進行實物交割的月份。

最後交易日:指某一期貨合約在合約交割月份中進行交易的最後一個交易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