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誦

李誦
出生 公元761年1月8日
國籍 中國
別名 唐順宗
知名於 唐朝第十位皇帝

李誦(公元761年1月8日― 公元806 年),即唐順宗(公元805年在位),唐德宗李适長子,唐朝第十位皇帝(除武則天唐殤帝以外)。李誦初封宣城郡王,後進封宣王,公元779年立為太子。[1]

公元805年,唐德宗駕崩,太子李誦繼位,是為唐順宗。同年八月,禪位給太子李純,自稱『太上皇』。次年李誦駕崩,諡號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廟號順宗,葬於豐陵。

基本信息

本   名 李誦 年   號 永貞
所處時代   唐代 廟號 唐順宗
出生地 長安 朝代 唐朝
出生時間 公元761年1月8日 在位時間 805年(186天)
去世時間 公元806年   陵 寢 豐陵
主要成就永 貞革新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唐順宗李誦,是唐德宗李适的長子,母親為昭德皇后王氏,生於上元二年正月(761年1月8日)。始封宣城郡王,大曆十四年(779年)六月,進封宣王。

太子生涯

唐順宗在父親唐德宗李适即位的當年,即大曆十四年(779)十二月詔立為皇太子,到了第二年即建中元年(780)正月備禮冊立。到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二十三日唐德宗遺詔傳位,二十四日宣遺詔,他於正月二十六日正式即位。這樣算來,唐順宗做皇太子整整25年,按照當時習慣,就是26年。[2]

唐順宗被立為太子以前的生活狀況,我們只是知道他被冊封為宣王,歷史上對他的其他記載就不很多了。順宗被選立為皇太子時,已經19歲。此時的他已經初為人父,在上一年即大曆十三年(778)二月,他的長子李淳降生。

在做太子的26年中,他親身經歷了藩鎮叛亂的混亂和烽火,也耳聞目睹了朝廷大臣的傾軋與攻訐,在政治上逐漸走上了成熟。史書上對他的評價是:"慈孝寬大,仁而善斷。"他對各種技藝學術很是上心,對於佛教經典也有涉獵,寫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長隸書。每逢德宗做詩賜予大臣和方鎮節度使時,一定是命太子書寫。尤為令人稱道的是,在建中四年(783)的"涇師之變"隨皇帝出逃避亂時,順宗執劍殿後,在40多天的奉天保衛戰中,面對朱泚叛軍的進逼,他常身先禁旅,乘城拒敵。將士們在他的督促激勵下,無不奮勇殺敵,取得了奉天保衛戰的勝利,確保了出逃的德宗的安全。[3]

順宗的太子生涯雖然不像唐朝前期的皇太子那樣波折不斷,動輒被廢,但貞元三年(787)八月的郜國大長公主之獄,也險些把他推向滅頂的深淵。 [4]

舒王是德宗的弟弟李邈(昭靖太子)的兒子,因李邈早死,德宗將其收養,視為己出,十分寵愛。李泌認為皇帝舍親生兒子而改立侄子不妥,德宗大怒。李泌便為他詳細列舉了自貞觀以來太子廢立的經驗教訓,分析了太宗皇帝對廢立太子的謹慎和肅宗因性急冤殺建寧王的悔恨,勸他以前事為戒,萬萬不可操之過急。李泌的話打動了德宗,終使順宗的太子之位得以保全。

不久,郜國公主被德宗幽禁,後在貞元六年(790)死去。李萬因為和同宗淫亂,以不知"避宗"的罪名被杖殺。郜國公主的親屬受牽連者很多,她的5個兒子裴液、蕭位、蕭佩、蕭儒、蕭偲以及李昪、蕭鼎等流放嶺表和邊遠之地。郜國公主的女兒、皇太子妃蕭氏也被殺死。變故,本來就小心翼翼的順宗就更加謹慎了。有一次,他曾侍宴魚藻宮。宴會當中,張水為嬉,彩船裝飾一新,宮人引舟為棹歌,絲竹間發,德宗歡喜異常。順宗在父皇詢問他的感受時,就只是引用了詩中"好樂無荒"一句作答,他沒有直言以對,更沒有正面回答。

處事嚴謹

從順宗位居儲君26年間的所作所為看,他的政治態度是謹慎的。他在父皇面前,只在一件事上發表過意見,那就是在貞元末年阻止德宗任用裴延齡韋渠牟等為宰相。 身為太子的順宗總是找機會,在父皇心情好的時候,從容論爭,指出這些人不能重用。所以,德宗最終沒有任用裴延齡、韋渠牟入相。韓愈評價他"居儲位二十年(這裡是指其大概,並非實指),天下陰受其賜",所言不免有些溢美,大概就是指這件事而言的。但順宗對於其他的事情,總是三緘其口,更不敢輕舉妄動。每逢在父皇跟前談事論奏,他總是嚴肅有餘,即使對皇帝身邊親信的宦官,也未嘗假以顏色,他把個人的喜怒哀樂深藏心底。對朝廷上下的人物,他基本上也是不即不離、若即若離的。然而,這些都是表面現象。順宗位居儲君期間,也絕對不是對天下大事和朝廷政治漠不關心的,他身邊的王伾和王叔文等人就經常和他談論天下大事和民間疾苦。[5]

東宮侍讀

王伾,杭州人。因善於書法為太子侍書,成為順宗做太子時的書法老師,很受信任。王叔文,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以善於圍棋得以入侍東宮。王伾和王叔文均為翰林待詔,各以琴棋書畫見長,二人的使命自然是奉德宗之命陪皇太子娛樂。順宗對自己的師傅很是尊敬,每次見面唐代圍棋子,都先施禮。王伾和王叔文見他並不是以玩樂為滿足,就在對弈和研墨的間隙和他講談有關治國安邦的道理。

順宗做太子期間,不僅暗中非常關注朝政,而且在他身邊還形成了一股政治勢力,組成了一個以"二王"為中心的東宮政治小集團。王伾和王叔文成為集團的核心,在其周圍,還有一批年富力強的擁有共同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標的成員。這些成員當時都是知名人士,其中最著名的是劉禹錫柳宗元。另外,還有王叔文的舊交凌准、善於籌劃的韓泰、英俊多才的韓曄(宰相韓滉同族子弟)、精於吏治的程異以及陳諫、陸質、呂溫、李景儉、房啟等人,他們基本上屬於朝廷御史台和六部衙門的中下層官員,經常在一起談論國事,逐漸地也都成為這一集團的重要成員。

對上述人員,歷史上習慣以所謂"二王劉柳"相稱,也就是把王伾和王叔文以及劉禹錫和柳宗元作為了東宮集團的代表人物。其實,在這一集團當中,還有一個不能不說到的人,他就是翰林學士、後來做了宰相的韋執誼。韋執誼出身京兆名門望族。自幼聰俊有才,中進士擢第,應制策高等,德宗拜為右拾遺,召入翰林為學士。年僅二十餘歲的他深得德宗的恩寵,得與皇帝相與歌詩唱和,並與裴延齡、韋渠牟等皇帝的親信一起出入禁中,略備顧問,很得當時朝野的矚目。他與王叔文的交往很有一些機緣巧合。

健康狀況

多年儲君生活的壓抑,使順宗的心理極端憂鬱,身體狀況也很不樂觀。貞元二十年(804)九月,順宗突然中風,失去了言語功能。此時的德宗也已入暮年,對兒子的病情十分掛念,憂形於色,數次親臨探視。還曾派人遍訪名醫為順宗診治,但是效果很不理想。皇太子病重的事,很快傳遍四方。這年底,德宗的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皇帝和皇太子同時病重,使宮中的政治空氣頓時凝滯起來。由於順宗臥病,貞元二十一年(805)的新春朝會沒有能夠參加,德宗悲傷嘆息,進一步導致了病情的惡化。德宗病重之際,諸王大臣和親戚都到其病榻前奉侍湯藥,惟獨順宗因為臥病在床難以前來陪侍,對皇太子思念不已的德宗,一直涕咽不止,久久不能平靜。直到唐德宗彌留之際,他們父子也沒有能夠見上一面。

死因之謎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十九日,唐順宗去世。這是一個短命的皇帝,在位僅八個月,[6]為宦官俱文珍所迫退位,傳位給太子李純,自稱太上皇,死時僅46歲。死的前一天,憲宗對外宣布順宗病重,一天後就駕崩了,這使人覺得順宗的死像演戲一樣。有人提出透過一些筆記和詩文看本質,順宗是被憲宗和宦官們害死的。也有人不同意,認為順宗是正常病死的,順宗和憲宗關係融洽,根本沒有被憲宗殺害的可能。

唐順宗的死因,根據《舊唐書》、《資治通鑑》等書的記載是病死的,長期以來人們沒有懷疑。20世紀60年代,史學界經過對正史和筆記小說的研究,在這個問題上有了突破,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順宗是被殺而死的。但如果說他是被殺死的,也有一些事實解釋不通。唐順宗的死因仍是一個難以解開的謎案。

為政舉措

永貞革新

805年(貞元二十一年 )正月,唐順宗即位,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進行改革。他們和彭城人劉禹錫、河東人柳宗元等人一起,形成了以"二王劉柳"為核心的革新派勢力集團。他們維護統一,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反對宦官專權,並積極推行革新,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稱"永貞革新"。[7]

三月,宦官俱文珍等人一手操辦將順宗長子廣陵王李淳立為太子,更名為李純。七月,俱文珍等以順宗的名義下詔,由皇太子主持軍國政事。八月,宦官擁立李純即皇帝位,即唐憲宗,順宗退位稱太上皇,史稱"永貞內禪"。永貞革新宣告失敗。

取消進奉

節度使通過進奉錢物,討好皇帝,有的每月進貢一次,稱為月進,有的每日進奉一次,稱為日進,後來州刺吏,甚至幕僚也都效仿,向皇帝進奉。唐德宗時,每年收到的進奉錢多則50萬緡,少也不下30萬緡,貪官們以進奉為名,向人民搜刮財富, 革新派上台後,通過唐順宗下令,除規定的常貢外,不許別有進

打擊貪官

浙西觀察使李錡,原先兼任諸道轉運鹽鐵使,乘機貪污,史書稱他"鹽鐵之利,積於私室"。王叔文當政後,罷去他的轉運鹽鐵使之職。 京兆尹李實,是唐朝皇族,封為道王,專橫殘暴。貞元年間,關中大旱,他卻虛報為豐收,強迫農民照常納稅,逼得百姓拆毀房屋,變賣瓦木,買糧食納稅。百姓恨之入骨,王叔文等罷去其京兆尹官職,貶為通州長史。

打擊宦官

裁減宮中閒雜人員,停發內侍郭忠政等19人俸錢,革新派還計劃從宦官手中奪回禁軍兵權,革新派任用老將范希朝為京西神策諸軍節度使,用韓泰為神策行營行軍司馬。

抑制藩鎮

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派劉辟到京都對王叔文進行威脅利誘,想完全領有劍南三川(劍南西川、東川及山南西道合稱三川),以擴大割據地盤。王叔文拒絕了韋皋的要求,並要斬劉辟,劉辟狼狽逃走。

歷史評價

總體評價

在唐朝皇帝中,唐順宗李誦(761.1.8--806)是特徵頗為鮮明的一位。

1.位居儲君時間最長。順宗是以長子被立為皇太子,由於父親德宗在位時間長,他做太子的時間長達26年。

2.無論當皇帝還是太上皇的時間都非常短。順宗只做了186天皇帝,都沒有以皇帝身份過個新年。順宗在如此短暫的帝王生涯中,還做了太上皇。這不僅是唐朝皇帝中,恐怕也是歷代帝王里由皇帝進入太上皇速度最快的了。退位後順宗做了五個月太上皇就去世了,甚至沒有機會享受些清福。

3."永貞"的年號是在他退位以後才改的。順宗在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四日退位為太上皇,儘管繼位的憲宗皇帝是在八月九日才舉行冊禮,但順宗八月五日下誥改貞元年號為永貞時的身份已經是太上皇。

4.唐朝皇帝里只有他留下了完整的《順宗實錄》。該書共5卷,作者是一代文豪、號稱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學家韓愈。有人認為作者韓愈和宦官俱文珍等關係密切,因而這一實錄中涉及宦官的文字語多回護,但畢竟是留下了有關順宗及其有關時期情況的第一手記錄,彌足珍貴。

5.初次所加諡號字數最多: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太宗初次加的諡號為"文皇帝",是一字諡,高祖初次加諡號為"大武皇帝",是二字諡。後來的唐朝皇帝初次加諡號時,經常是四字諡,再後又多五字諡,唐朝末年還有懿宗的諡號"睿文昭聖恭惠孝皇帝",是七字。初次加諡就有七字,順宗是第一位。"號者,功之表也",用來表功明德,可是,這長長的諡號對於在位時間極短的順宗來說,又能有什麼意義呢!

6.寵辱不驚:順宗在生活的每一環節中,無論是接受了祖父代宗皇帝的才人成為自己的妃子,還是把自己的親生兒子送給父親作兒子;無論是身為皇太子時的深藏不露,還是登基後的革除時弊;無論是面對父皇對舒王李誼的偏心,還是兒子對自己的進逼;無論是宦官強求他選立儲君,還是逼他退位;無論是位居九五,還是成為太上皇,他都是隨遇而安,幾乎看不出他曾有過怎樣的爭強好勝。這才是順宗一生中最明顯也是最擅長的一面。[8]

史書評價

舊唐書》:順宗之為太子也,留心藝術,善隸書。德宗工為詩,每賜大臣方鎮詩制,必命書之。性寬仁有斷,禮重師傅,必先致拜。從幸奉天,賊泚逼迫,常身先禁旅,乘城拒戰,督勵將士,無不奮激。德宗在位歲久,稍不假權宰相。左右幸臣如裴延齡、李齊運、韋渠牟等,因間用事,刻下取功,而排陷陸贄、張滂輩,人不敢言,太子從容論爭,故卒不任延齡、渠牟為相。嘗侍宴魚藻宮。張水嬉,彩艦雕靡,宮人引舟為棹歌,絲竹間發,德宗歡甚,太子引詩人"好樂無荒"為對。每於敷奏,未嘗以顏色假借宦官。居儲位二十年,天下陰受其賜。惜乎寢疾踐祚,近習弄權;而能傳政元良,克昌運祚,賢哉!

新唐書》:昔韓愈言,順宗在東宮二十年,天下陰受其賜。然享國日淺,不幸疾病,莫克有為,亦可以悲夫!

家族成員

家世

高祖父:唐玄宗李隆基 曾祖父:唐肅宗李亨

祖父:唐代宗李豫 父親:唐德宗李适

后妃

唐順宗的妻妾都沒有與皇帝身份相配套的后妃身份。她們史書中的皇后名分都是多年以後追加的諡號。這是因為順宗在位時間短,沒有來得及冊封的緣故。有意思的是,唐順宗的嬪妃雖然沒有皇后和皇妃的名號,但她們都直接從皇太子時的良娣、良媛加封為太上皇后、太上皇德妃。

王皇后,原為良娣。生唐憲宗李純、福王李綰、漢陽公主、梁國恭靖公主、雲安公主。諡為莊憲皇后[9]

蕭惠妃,唐順宗的結髮妻子、太子妃。 因母親郜國公主的緣故,被自己的表侄兼公公唐德宗殺害。 詳見"惠妃"詞條。

董良媛,後為太上皇德妃。

趙昭儀,生李結,後為太妃。

王昭儀,生李總、李約、李緄,後為太妃。

崔昭儀,生潯陽公主,後為太妃。

牛昭容,寵妃,曾經在"永貞革新"中協助中風不能言的順宗料理朝政。

張昭訓,生李經,後為太妃,《舊唐書 列傳第一百 德宗順宗諸子》記為:"王昭儀生郯王經"。

閻昭訓,生李絢,後為太妃,《舊唐書 列傳第一百 德宗順宗諸子》記為:"王昭訓生衡王絢"。

崔昭訓,臨汝公主母,與潯陽公主母是否為一人,待考。

另有:王昭媛、王昭容、牛修儀、崔充儀、楊充儀、尹才人、段才人、張美人、許美人。

注:昭訓為唐時太子妾名號,位列第四,可設十六人,正七品。張昭訓和崔昭訓可能未能等到唐順宗登基就已去世,故只有太子妾的封號

子女

唐順宗兒子數量多,有27個兒子(《舊唐書·順宗諸子傳》說他有23子,此據《新唐書》),他除了比有30個兒子的玄宗稍遜一籌外,其他有20個兒子的皇帝如代宗、憲宗等,難與比肩。最奇特的是,順宗自己還有一個兒子李謜因為得到父親德宗喜歡而被過繼成為德宗第六子,順宗因此就和自己血緣上的兒子成為"兄弟"。貞元十五年(799)18歲的李謜死後,德宗追贈為文敬太子。[10][11]

兒子

原圖鏈接[歷史上唯一的啞巴皇帝——唐順宗李誦,在位時間短,卻有很多特點 圖片來源於東方新聞網]

唐憲宗李純,母王皇后 。

邕王(文敬太子)李謜(被祖父德宗過繼為子),貞元十五年十月薨。

郯王李經,本名渙。母 張昭訓

均王李緯,初名沔。王洋川,後進王。王三十三年,開成二年薨。

漵王李縱,初名洵。王臨淮,後進王。王三十二年,開成元年薨。

莒王李紓,初名浼。為秘書監。王弘農,後進王。王二十九年,大和八年薨。

密王李綢,初名訁永。王漢東,後進王。王三年,元和二年薨。

郇王李綜,初名湜。母王昭儀。授少府監。王晉陵,後進王。王四年,元和三年薨。

邵王李約,初名漵。母王昭儀。為國子祭酒。王高平,進王。王二年,元和元年薨。

宋王李結,初名滋。母趙昭儀。王雲安,進王。王十八年,長慶二年薨。

集王李緗,初名淮。王宣城,進王。王十八年,長慶二年薨。

冀王李絿,初名湑。為太常卿。王德陽,進王。王三十年,大和九年薨。

和王李綺,初名浥。王河東,進王。王二十八年,太和七年薨。

衡王李絢,母。閻昭訓。王二十二年,寶曆二年薨。

會王李纁,王六年,元和五年薨。

福王李綰,母王皇后。歷魏博節度大使。咸通元年,進拜司空。王五十七年,咸通二年薨。

珍王李繕,初名況。王洛交,後進王。亡薨年。

撫王李紘,咸通初,歷司空,又進司徒、太尉。王七十三年,乾符三年薨。

岳王李緄,母王昭儀。王二十三年,太和二年薨。

袁王李紳,王五十六年,咸通元年薨。

桂王李綸,王十年,元和九年薨。

翼王李綽,王五十八年,咸通三年薨。

蘄王李緝,王六年,咸通八年薨。

欽王李績,亡薨年。

女兒

漢陽公主李暢,母王皇后。始封德陽郡主。下嫁郭鏦。辭歸第,涕泣不自勝,德宗曰:"兒有不足邪?"對曰:"思相離,無他恨也。"帝亦泣,顧太子曰:"真而子也。"[12] 永貞元年,與諸公主皆進封。時戚近爭為奢詡事,主獨以儉,常用鐵簪畫壁,記田租所入。文宗尤惡世流侈,因主入,問曰:"姑所服,何年法也?今之弊,何代而然?"對曰:"妾自貞元時辭宮,所服皆當時賜,未嘗改變。元和後,數用兵,悉出禁藏纖麗物賞戰士,由是散於人間,內外相矜,忸以成風。若陛下示所好於下,誰敢不變?"帝悅,詔宮人視主衣制廣狹,遍諭諸主,且敕京兆尹禁切浮靡。主嘗誨諸女曰:"先姑有言,吾與若皆帝子,驕盈貴侈,可戒不可恃。"開成五年薨。

梁國恭靖公主李自虛,母王皇后。與漢陽公主同生。始封咸寧郡主,徙普安公主。下嫁鄭何。薨,追封梁國公主及諡。

東陽公主,始封信安郡主。下嫁崔杞。

西河公主,始封武陵郡主。下嫁沈翬。育有一子。後嫁郭子儀孫郭銛。郭銛父為郭曖,母為唐代宗女昇平公主。逝世於咸通時。

雲安公主,母王皇后。下嫁劉士涇。

襄陽公主,始封晉康縣主。下嫁張孝忠之子張克禮。公主縱恣,常微行市里。有薛樞、薛渾、李元本皆得私侍,而渾尤愛,至謁渾母如姑。有司欲致詰,多與金,使不得發。克禮以聞,穆宗幽主禁中。元本乃功臣惟簡子,故貸死,流象州,樞、渾崖州。

潯陽公主,母崔昭儀。大和三年,與平恩公主、邵陽公主並為道士,歲賜封物七百匹。

臨汝公主,母崔昭訓。蚤薨。

虢國公主,始封清源郡主,徙陽安。下嫁王承系。薨,追封虢國公主。

平恩公主,蚤薨。

邵陽公主,蚤薨。

文安公主, 李代宗兒,第十七女,母陳氏。

史書記載

《舊唐書·卷十四·本紀第十四》 、《新唐書·卷七·本紀第七》 有所記載

陵寢墓葬

豐陵是唐順宗李誦與莊憲皇后的合葬陵,位於今陝西富平縣城東北約20公里處的金瓮山之陽(今曹村鄉陵前村),因山為陵,陵區周圍20公里,東北距唐睿宗之橋陵26公里。1956年8月6日,陝西省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 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 順宗李誦是唐代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之一,陵園規模較小。由於歷史的變遷和自然因素的破壞,豐陵陵園內的建築遺蹟已所存無幾。陵園內城四門外原各置石獅1對;朱雀門外原置石人10對、石馬5對、鴕鳥1對、翼馬1對、華表1對;玄武門外原置石馬3對。今已損毀殆盡。惟朱雀門外現存殘華表1件,八稜柱狀,仰覆蓮寶珠頂,通高3。71米,棱面寬0。38米不等。棱面陰線刻迦陵頻伽、獬豸、鳳、花卉、吹笛童子等;玄武門外現存石獅1座,高1。75米,且大部分埋入地下;仗馬2件;西門外存石獅1對,均殘。陵園內另有清代巡撫畢沅所立"唐順宗豐陵"石碑1通。據當地百姓介紹,"文革"時,豐陵玄宮隧道被掘進10餘米,石刻大部分被損毀。史載陪葬墓一座,為莊憲皇后王氏。

精彩視頻

1、唐朝一位荒唐皇帝幹了件事,讓孫子變成了兒子,真相揭開惹人恥笑

唐朝一位荒唐皇帝幹了件事,讓孫子變成了兒子,真相揭開惹人恥笑

2、此人本是唐朝太子, 當26年儲君中風癱瘓, 父皇去世後當即站了起來

此人本是唐朝太子, 當26年儲君中風癱瘓, 父皇去世後當即站了起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