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材料單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材料單價是一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材料單價(Unit Price of Material)是指建築材料從其來源地運到施工工地倉庫,直至出庫形成的綜合平均單價。

材料單價由材料原價、運雜費、運輸損耗費、採購及保管費組成。當採用一般計稅方法時,材料單價中的材料原價、運雜費等均應扣除增值稅進項稅額。

材料單價的編制依據和確定方法

(一)材料原價(或供應價格)

材料原價是指國內採購材料的出廠價格,國外採購材料抵達買方邊境、港口或車站並交納完各種手續費、稅費(不含增值稅)後形成的價格。在確定原價時,凡同一種材料因來源地、交貨地、供貨單位、生產廠家不同,而有幾種價格(原價)時,根據不同來源地供貨數量比例,採取加權平均的方法確定其綜合原價。計算公式如下:

加權平均原價=(K1 C1+K2 C2+…+Kn Cn)/(K1+K2+…+Kn)公式1

式中K1,K2,…,Kn一各不同供應地點的供應量或各不同使用地點的需要量;

C1,C2,…,Cn一各不同供應地點的原價。

若材料供貨價格為含稅價格,則原價應以進貨物適用的稅率(13%或9%)或徵收率(3%)扣減增值稅進項稅額。

(二)材科運雜費

材料運雜費是指國內採購材料自來源地、國外採購材料自到岸港運至工地倉庫或指定堆放地點發生的費用(不含增值稅)。含外埠中轉運輸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費用和過境過橋費用,包括調車和駁船費、裝卸費、運輸費及附加工作費等。

同一品種的材料有若干個來源地,應用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材料運雜費,計算公式如下:

加權平均運雜費=(K1 T1+K2 T2+…+Kn Tn)/(K1+K2+…+Kn)公式2

式中K1,K2,…,Kn一各不同供應點的供應量成各不同使用地點的需求量;

T1,T2,…,Tn一各不同運距的運費

若運輸費用為含稅價格,則需要按"兩票制"和"一票制"兩種支付方式分別調整。

1."兩票制"支付方式。所謂"兩票制"材料,是指材料供應商就收取的貨物銷售價款和運雜費向建築業企業分別提供貨物銷售和交通運輸兩張發票的材料。在這種方式下,運雜費以接受交通運輸與服務適用稅率9%扣減增值稅進項稅額。

2."一票制"支付方式。所謂"一票制"材料,是指材料供應商就收取的貨物銷售價款和運雜費合計金額向建築業企業僅提供一張貨物銷售發票的材料。在這種方式下,運雜費採用與材料原價相同的方式扣減增值稅進項稅額。

(三)運輸損耗

在材料的運輸中應考慮一定的場外運輸損耗費用,這是指材料在運輸裝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損耗。運輸損耗的計算公式是

運輸損耗=(材料原價十運雜費)×運輸損耗率(%)公式3

(四)採購及保管費

採購及保管費是指為組織採購、供應和保管材料過程中所需要的各項費用,包含:採購費、倉儲費、工地保管費和倉儲損耗。

採購及保管費一般按照材料到庫價格以費率取定。材料採購及保管費計算公式如下:

採購及保管費=材料運到工地倉庫價格×採購及保管費率(%)公式4

或採購及保管費=(材料原價十運雜費十運輸損耗費)×採購及保管費率(%)公式5

綜上所述,材料單價的一般計算公式為:

材料單價=[(供應價格十運雜費)×(1十運輸損耗率(%))]×(1+採購及保管費率(%)公式6

材料單價計算的案例說明

【例題·單選】某材料原價為300元/t,運雜費及運輸損耗費合計為50元/t,採購及保管費費率為3%,則該材料預算單價為()元/t。

A.350.0

B.359.0

C.360.5

D.360.8

答案:C

解析:(300+50)×(1+3%)=360.5(元/t)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