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果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果梅

來自 植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果梅

界:植物界

薔薇目薔薇科

李屬

薔薇系列農作物

果梅,為薔薇目薔薇科李屬薔薇系列農作物。 [1]

簡介

果梅:別名杏梅_話梅_烏梅_酸梅_春梅_刺梅_小梅_毛梅_品字梅_長梗梅_杏梅果_蠟葉梅_常綠梅,為薔薇目、薔薇科、李屬、薔薇系列農作物,原產於亞洲中國雲南和長江流域,是亞熱帶特產果樹,我國已有3千多年栽培歷史,共計有200多個品種,在日本、韓國、東南亞各國備受青睞。其營養豐富,含有多種人體必須的保健物質,有糖、果膠、多糖、維生素、氨基酸、有機酸、維生素、鐵、鈣等營養成分。滇產鮮果梅風味獨特,其中果梅酒,酒味清香,解煩止渴,潤喉滋肺,喝後回味甘爽。它還是果品加工廠加工果晶的防腐劑,制糕點和糖果的調味劑。酸梅湯是夏季理想的清涼飲料。梅的花、葉、根、核仁等皆可入藥。。

源於我國的重要核果類果品,被譽為保健水果。具有獨特的酸、甜、苦味帶清香氣,有開胃健脾、鎮咳止痛、解熱止渴之功效。因有機酸含量高、含糖量低,故很少鮮食,絕大部分供加工,如話梅、烏梅、梅醬、梅脯、糖青梅、陳皮梅、青梅酒。

顏色分類:粉色_綠色 作物分類:核果 味道分類:酸香 形狀分類:球形 光照需求:中光

開花季節:冬季 培育難度:中等 適宜溫度:22℃±4℃ 酸鹼範圍:6.5±.5(PH)

果梅作物特徵

小喬木,稀灌木,株高4-10m。樹皮縱裂、灰褐色。側芽為復芽或單生。葉片廣卵形、卵形、闊卵形,先端長漸尖或尾尖,邊緣具細銳鋸齒。果近球形,黃色、綠黃色,或綠白色,密被短細毛。味酸,黏核,核近卵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具蜂窩狀孔穴。梅的木材堅韌而重,色澤美觀,是優良的細木用材。觀賞梅的觀賞價值極高,其樹姿蒼勁,風韻灑脫,暗香沁人,神、態、色、香俱屬上乘。梅花堅忍不拔、傲雪而開的精神,自古深受人民的喜愛。

果梅種植方法

喜溫暖的氣候條件,適宜年均氣溫12-23℃地區。梅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不論平原與山地,偏酸、偏鹼地均可種植,但要求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坡度在30℃以下的丘陵山坡地最適宜栽培。一般應選擇朝南或東西的坡向為宜。梅對工業排放的廢氣特別敏感。尤其氟化物的危害已成為果梅栽培中的嚴重問題。因此建園時一定要選擇清潔的大氣環境,避開污染源。

果梅繁殖方式

果梅部分品種有自花不孕現象,有些品種雖能自交結實,但異花授粉可明顯提高結實率,增加產量,故要配置授粉樹。實生繁殖7-8月採種,搗碎果肉,用清水漂洗,將梅肉洗淨後,在通風室內晾乾,並分層貯藏於潔淨河沙內備用。11-1月播種。播種前,先將種子浸泡5-10天後,用50%的多菌靈100倍液和50叻甲基托布津液進行處理。種子播後,要覆細土1.5-2cm,再澆一次水,並搭弓形棚。

果梅開花形態

花期12月至翌年3月,果實成熟期47月,極少8月。花徑2-3cm,有香味,先於葉開放.花多無梗或短梗,長約1-3mm,常無毛.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

參考來源

  1. 果梅, 植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