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柳江古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柳江古鎮位於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城西南35公里花溪河支流楊村河兩岸,古鎮建於南宋十年,距今800多年歷史,是四川十大古鎮之一。距成都150公里、瓦屋山50公里、峨眉山36公里。

簡介

柳江古鎮並沒有名為「柳江」的一條河,之所以稱為「柳江古鎮」還有段歷史原因。柳江古鎮歷史上稱為「明月鎮」,始建於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清代中期,因鎮上柳、姜兩姓族人合資修建了一條石板長街而更名為「柳姜場」,1780年定名為「柳江場」。歷代屢廢屢興。

柳江被稱作「煙雨柳江」,白天感覺不到這點。到了晚上,小雨淅瀝,坐在望江客棧的二樓上,在朦朧的燈火中,聽雨望江,才仿佛找到了「煙雨柳江」畫意。

古鎮背靠峨眉、瓦屋仙山,侯家山、玉屏山拱衛左右,楊村河、花溪河擁鎮而過,向北流向美麗富饒的錦繡花溪壩。這裡有川西風情吊腳樓、中西合璧曾家園、訪古尋悠水碼頭、親水臨河古棧道、百年民居匯老街,還有聖母山碑林、世界第一大睡觀音、108棵千年古樹等特色景觀。[1]

氣候特徵

柳江鎮屬中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區,多年平均溫度16.9攝氏度,降雨量1362.8毫米。終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夏無酷熱、冬無嚴寒。

歷史沿革

柳江古鎮為蘆村,南宋紹興十年(即公元1140年)始建為「明月鎮」,距今已有864年的歷史。

鎮東有明朝弘治四年(公元1488年)修建的木禪寺,大清康熙11年(公元1672年)重建在鷹嘴山下邊,歷史上是峨眉山的起香地,現有碑文記載,三隻腳老虎萬倉岩、寺廟前後古蹟多,現有景點十三處(未開發)。鎮南有晉朝道家葛洪練丹處的抱朴洞,洞下兩股清泉,終年不息。鎮西有建於清乾隆年間的石柱房。鎮北有書法家張帶江,張樓房的故居。

主要景點

老宅

長有「豇豆樹」的院子叫曾家大院。柳江歷史上曾有「曾、張、楊、何」四大家族,民間流傳「曾家的房子、楊家的頂子、張家的丫頭子、何家的穀子」。曾家園是唯一保存較為完好的家族莊園。據考證由曾氏後裔曾藝澄於1927—1937年曆經10年建成,原占地1162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402平方米,為「四院三戲台」布局,有四個四合院,三個戲台,院中有觀景台、八字龍門、小姐樓、書房、石牌坊,還有牡丹園、荔枝園和休閒亭,足見院主人昔日的豪華氣派。

更為奇特的是,這座宅院鳥瞰呈繁寫的「壽」字。據說當時曾家大院的主人為追求順應「壽」字的筆畫布局,把外面的牆或樓建造得頗為獨特,尤其是臨河的一排樓房,修建得如鋸齒一樣,一拐一彎,形態怪異獨特,也顯示出設計者獨具匠心的智慧和縝密的心思。 整座宅院引進西洋建築圖案裝飾,雕樑畫棟,富麗堂皇,是近代中西合璧建築的典範,曾家大院也因此成為柳江古鎮最耀眼的一景。曾家園是免費參觀的,走進大院,戲台上還在表演川劇,吸引不少遊人圍觀。[2]

古樹

古鎮從來多古樹。柳江古鎮不僅生長着許多巨大的黃葛、麻柳古樹,還有一株據說已有200年樹齡的黃桷蘭。那株高齡黃桷蘭高達數十米,枝繁葉茂,且花香襲人。讓人稱奇的遠不止此,與這株黃桷蘭一牆之隔的曾家大院中有一株奇樹,樹上掛滿了像豇豆般細細長長的果實。當地沒人知道它的名字,也沒人知道它的來歷,我們只好稱它為「豇豆樹」。

老街

柳江古鎮建於南宋,與現代建築一水之隔的是明清時代的建築。一座座古樸的木板房吊腳樓依着根枝盤錯的黃葛古樹,木板房半邊街的盡頭,連接着一條石板長街,不着一字,盡現街道的滄桑古樸。 柳江鎮依傍的河流不叫柳江,而是花溪河與楊村河。兩條河匯集於柳江鎮,楊村河中有一個小島。原來是一片草坪,大約1988年被街上的居民逐步搞成了文化站。島上綠樹掩映處隱隱有民居,頗有詩情畫意。據說小島早年被一畫家買下定居,讓人不由讚嘆這位畫家的眼力。

步行街

位於古鎮河邊不遠,住宿,特色餐飲一類的比較多。

水上公園

位於古鎮河邊,水上公園水源直接引用大河道里的活河邊,包括多種水上娛樂設施,玩水,戲水等。

觀音岩

省內最大的睡佛。

古鎮特產

野生冷竹筍、野生獼猴桃、農家苦筍、野生菜、山貨深山板栗、本地核桃、古鎮新鮮藤椒、農家土雞蛋、土鴨蛋、農家鮮牛奶。

交通

公交

成都直達柳江的車可在石羊場車站坐車。

自駕路線

遊客可通過樂雅高速公路到達,在東嶽互通處駛離高速即可。[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