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樹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樹懶
知名於 樹懶是唯一身上長有植物的野生動物,它雖然有腳但是卻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動身體前行。分布於南美洲。

樹懶[1]是哺乳綱披毛目下樹懶亞目(學名:Folivora)動物的通稱,哺乳動物,共有2科2屬6種。形狀略似,動作遲緩,常用爪倒掛在樹枝上數小時不移動,故稱之為樹懶。樹懶是唯一身上長有植物的野生動物,它雖然有腳但是卻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動身體前行。分布於南美洲。毛被蓬鬆長厚;頭短圓,耳小並隱於毛內;尾短;前肢3指,後肢3趾,均有可屈曲的銳爪,前肢長於後肢;上顎有齒5對,下顎4對,共18枚;胃分數室;頸椎9節,為哺乳動物中最多者;全身毛色灰褐因身上毛被附着有藻類植物,外表呈現綠色。

終年棲居樹上,用爪鈎住樹枝倒掛身軀,並在樹上移行,可防備食肉獸的襲擊,天敵為蟒蛇猛禽。嗅覺靈敏,視覺和聽覺不很發達。夜行性,以樹葉、果實為食。多數種類春季繁殖,妊娠期隨種類而異,4-6個月或9個月。每胎1仔。產於熱帶森林中,分布於南美洲。

形貌體徵

樹懶的適應範圍與同屬貧齒目的食蟻獸十分不同,它是嚴格的樹棲者和單純的植食者。

它的頭骨短而高,鼻吻顯著縮短,顴弓強但不完全。科頸椎數偏離一般哺乳動物的七椎模式,二趾樹懶為6~7個,三趾樹懶有9個。這種變化不僅發生在種間,甚至同種不同個體之間的頸椎數也不同。外表能見的趾不超過3個,並趾足。三趾樹懶三趾等長,跤骨基部及附骨癒合,爪強而成鈎狀,體型較小,體重4~7公斤,體毛長而粗,毛被為藻類提供了生存條件,雨季時,藻類在毛表的凹陷處生長,使淺色毛皮變成綠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樹懶 亞目 樹懶亞目
拉丁學名 Folivora 二趾樹懶科、樹懶科
動物界 樹懶屬、二趾樹懶屬
脊索動物門 6種
哺乳綱 命名時間 Delsuc et al, 2001
披毛目

分類標準

樹懶科(Bradypodidae)包括三趾樹懶(Bradypus)和二趾樹懶(Choloepus)兩個屬,每屬因分類體系不同而各有一至數種,共6種。

樹懶主要分布於中美和南美熱帶雨林。三趾樹懶前後肢均三趾,二趾樹懶後肢三趾而前肢二趾。二者頸椎數目也不相同,其中三趾樹懶頸椎9枚,是哺乳動物種最多的,而二趾樹懶則和多數哺乳動物一樣是7枚。由於三趾樹懶和二趾樹懶結構上的區別較大,有人將二者置於不同的科,樹懶科只保留三趾樹懶,而二趾樹懶則和已經滅絕的大懶獸類的大地懶親緣關係很近,可置於大地懶科Megalonychidae,並且三趾樹懶可以自成一個三趾樹懶總科,而大地懶科與大懶獸科組成另一個大懶獸科總科。

棲息環境

樹懶已高度特化成樹棲生活,而喪失了地面活動的能力。平時倒掛在樹枝上,毛髮蓬鬆而擬向生長,毛上附有藻類而呈綠色,在森林中難以發現。三趾樹懶分布較廣,北到洪都拉斯,南到阿根廷北部,二趾樹懶分布略狹窄,北到尼加拉瓜,南到巴西北部。

這些嚴格的植食者主要吃樹葉、嫩芽和果實。難得下地,靠抱着樹枝,豎着身體向上爬行,或倒掛其體,靠四肢交替向前移動。它們能長時間倒掛,甚至睡覺也是這種姿勢。前肢增大,明顯長於後肢。在地上時,四肢斜向外側,不能支持身體,只得靠前肢爬,拖着身體前進。在熱帶盆地,雨季地面泛濫時,樹懶能游泳轉移。

樹懶棲息的熱帶環境,那裡溫度比較穩定。樹懶的體溫調節機能不完全,靜止時體溫變幅在28~35℃之間。當環境溫度降至27℃時,便有發抖現象,可見它適應溫度的範圍是有限的。

生活習性

樹懶是唯一身上長有植物的野生動物,它雖然有腳但是卻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動身體前行。所以它要移動2公里的距離,需要用時1個月。儘管如此,在水裡它卻是游泳健將,對於樹懶來說最好的食物是低熱量的樹葉,吃上一點要用好幾個小時來消化。 人們往往把行動緩慢比喻成烏龜爬,其實樹懶比烏龜爬得還要慢。樹懶生活在南美洲茂密的熱帶森林中,一生不見陽光,從不下樹,以樹葉、嫩芽和果實為食,吃飽了就倒吊在樹枝上睡懶覺,可以說是以樹為家。

樹懶是一種懶得出奇的哺乳動物,什麼事都懶得做,甚至懶得去吃,懶得去玩耍,能耐飢一個月以上,非得活動不可時,動作也是懶洋洋的極其遲緩。就連被人追趕、捕捉時,也好像若無其事似的,慢吞吞地爬行。像這樣,面臨危險的時刻,其逃跑的速度還超不過0.2米/秒。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美洲及南美洲,包括委內瑞拉圭亞那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巴西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巴拿馬玻利維亞蘇里南法屬圭亞那

種群現狀

樹懶防禦天敵的方法:

1 樹懶的皮毛很密,一般能夠防禦中小食肉動物的的抓咬;

2 樹懶的保護色很好,又是樹上活動,天敵相對較少,且不易被發現。美洲豹角雕虎貓以及蟒蛇的食譜上都有它。

3 樹懶的肉不好吃,這是進化帶來的利於生存的好處。一般色彩顯著、缺少禦敵手段的動物味道都會很差。捕食者不會耗費自己的能量去吃難吃的獵物的。

4 樹懶的爪子很厲害,勁頭很大,爪很鋒利,也是防禦手段。

綜上所述,樹懶的生存不會受到天敵的威脅。倒是人類破壞美洲森林會給樹懶帶來滅頂之災。

保護級別

6種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

突變的樹懶

"中央社"援引英國"每日郵報電子報"(MailOnline)報道,巴拿馬藍山(Cerro Azul)的洞穴出現一隻生物,外表類似2008年發現的蒙淘克怪獸(Montauk Monster)。

恐慌的巴拿馬青少年拾起石塊攻擊它,之後拿起棍棒將它毆打至死,最後將屍體丟到湖裡的岩石上,稍後才折回,拍下這隻動物的照片。

英國部分小報將這隻動物比喻為電影"魔戒"里的咕嚕,同時形容它的外表像人類一樣。

巴拿馬國家環境局(National Environment Authority)正在調查這具屍首,動物學家猜測這隻動物可能是突變的樹懶。哥斯達黎加1996年也發現類似的動物遺骸,查明確定是樹懶。1996年時,還沒有創造出"蒙淘克怪獸"這個名詞。

樹懶:只是看上去很蠢

(莘莘深/編譯)樹懶的名聲相當糟糕。在這個星球上的任何一種語言中,這種生物的俗稱的含義都差不多。在英語中,它是「sloth/懶惰」(七宗罪之一)。法語中則是「la paresse/懶傢伙」。德語裡面,它是「das Faultier/懶動物」。西班牙語裡面則是「el perezoso/懶惰的熊」,諸如此類。

當然,這些共同印象不是毫無依據。但這種刻板印象,遮蓋了樹懶身上更加有趣的真相。

小心翼翼的隱身人

樹懶確實行動很緩慢(哪怕最快速度下,它們差不多每秒鐘也只能移動6厘米),但是它們並不懶。很多年前,我採訪過英國斯旺西大學的生物學家洛瑞•威爾遜(Rory Wilson),他發明了「動物日記」——這是一個精巧的電子設備,可以將動物的運動狀況事無巨細地記錄下來。當時,這個小發明主要只用在研究像企鵝或是鸕鶿這種快速移動的動物上。

不過,威爾遜也很熱衷於將這種裝置運用到動作緩慢的動物上,樹懶就成了他們的不二選擇。事實上,行動緩慢並不意味着它們懶惰,威爾遜告訴我。「沒人會說一隻雙殼動物『懶』。」他說,指的是河蚌或者蛤蜊這些行動緩慢的貝類生物。言之有理。 生活在充滿了捕食者——比如大型貓科動物或者猛禽——的世界裡,你或許會認為敏捷是個優點。在樹懶生活的中美洲和南美洲森林冠層里,猴子確實是選擇了敏捷路線;但是樹懶面對這樣的危險只是一笑而過,當那些猴子四處奔逃的時候,它們只不過緩慢地閉上了眼睛。比起四處逃跑尋找掩體,樹懶選擇了更加令人嘆服的策略:隱形。

對於一隻樹懶來說,最恐怖的天敵莫過於角雕。「它們是強悍的大雕,有着最駭人的爪子和恐怖的尖嘴。」威爾遜說。「面對它們,樹懶一丁點兒生還的希望都沒有。」除非,它們可以行動緩慢到角雕看不見它們。「我懷疑樹懶根本不是懶,它們只是超級謹慎。」 使出這項絕招需要花很大力氣。想象一下吊環上的體操運動員,當他處在十字狀態,然後將雙腳抬至水平位置的時候,他的肌肉會不停地發抖。對於一隻樹懶來說,這種體操技巧只是小兒科。「它們可以完全安詳地處在十字坐姿,好像完全不需要肌肉費什麼勁兒,像是引力徹底消失了。」

毛髮里的朋友

在威爾遜的指導下,博士生貝琪•克里夫(Becky Cliffe)對哥斯達黎加樹懶保護中心中的圈養個體採用了這種「日記」裝置,這個保護中心是世界上唯一的樹懶保護中心。當我在約定時間打電話過去的時候,她卻沒能赴約,因為一隻樹懶出乎意料地分娩了。我想,一隻懷孕的樹懶還可以給人驚喜,這可真不錯。

當我最終打通電話的時候,我詢問了關於樹懶茂密毛髮中欣欣向榮的微生物。樹懶的每一根毛髮都差不多對半摺疊。「我們能想到的關於這種毛髮結構的唯一好處就是這樣藻類可以生長。」她說。

所以,樹懶想要這些住在毛髮裡面的朋友,但是,為什麼?

最近一項關於樹懶毛髮的研究表明,樹懶的毛髮是多種真菌的家園,這些真菌可以抵抗造成瘧疾美洲錐蟲病寄生蟲,並且對某些人類乳腺癌細胞也有一定的抗性。對研究人員來說,樹懶的毛髮是個發現奇特藥用菌類的新地方。

但是他們也考慮了這些微生物會對樹懶健康有益的可能性。「這不會令我感到驚訝。」克里夫說,「樹懶太奇怪了,這絕對有可能。」

另一篇文章猜測,樹懶其實是在經營農業。除了養殖真菌,它們在毛髮裡面還有很多藻類花園,這些「非常好消化並且富含脂質」的藻類可以補充它們有限的飲食。

但是克里夫對這種說法不屑一顧。「樹懶不用嘴梳理毛髮。它們不舔毛,而是用爪子梳毛。」她說。並且,這些藻類往往集中在頭部和頸部,這些位置的毛髮最長。「你難以想象一隻樹懶會去試圖舔自己的後腦勺。」

對於克里夫來說,樹懶對藻類和其它微生物的鐘愛最合理的解釋就是樹懶要用它們來偽裝自己的毛髮,以躲過那些可怕的雕。「野生的樹懶完全是綠色的,可以融入樹冠。」

排便儀式

樹懶還有一項不怎麼出名的絕技:憋。

「它們的胃重可以高達它們體重的三分之一。」克里夫說,這是同等體型的動物的胃的兩倍多。人們發現,這是它們極其儉省的消化策略的一部分。相比於其他哺乳動物,一隻樹懶吃的很少,但是這點少量的食物卻要在樹懶的腸道裡面經歷一段難以置信的曲折歷程。一項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研究指出,食物從進入樹懶嘴裡算起,要經過50天才能到達它的肛門。

當這些食物再次出現的時候,樹懶已經想方設法從裡面榨取了最後一點養分。至於剩下的,克里夫說,「只是一團充滿纖維的硬糞球。」

樹懶有趣的廁所儀式為它引來了很多嘲笑。它們不是上到樹冠頂部排便,反而要爬到地上,在樹幹底部完成這項儀式。這麼做的風險極其巨大,會使得樹懶暴露在像是美洲虎這樣的大型貓科獵食者的面前。幸好,它們出眾的「存儲」功能意味着它們不需要經常這麼做,通常一周只需要一次。

但是,如此大費周章地爬到地上究竟是為哪般?為什麼不把那些纖維塊像扔炸彈一樣空投下來?

一個有趣的事實表明,這幾乎肯定和性有關——「雌性樹懶處在發情期時,會每天爬到地上排便,大概每個月有八到十天是這樣子。」克里夫說道。考慮到這麼做額外需要的能量以及增加的被天敵盯上的風險,這些雌性樹懶肯定有不得不這麼做的理由。

正如動物王國的常態一樣,顯而易見的激勵因素是性。留下一大堆纖維質便便,看起來在樹懶的世界等價於貼徵婚啟事。雌性樹懶爬到地上,既能告訴附近的雄性她的繁殖狀態,同時也知道了此前有沒有別的同類出現。這就像是沒有「速」的速配。

當然,一隻表情僵硬的樹懶看起來就是個傻瓜。但真相是,人類甚至還沒怎麼搞清楚樹懶為什麼要表現成這個樣子。「如此不同尋常,而我們又知之甚少,這樣的哺乳動物在這個星球上其實已經不多了。」克里夫說。[2]

視頻

為什麼樹懶動作這麼慢,卻沒有在這個世界上滅絕?

第一次近距離看樹懶,它的長相讓我感覺莫名的恐懼!

美洲豹爬樹追擊樹懶,過程十分慘烈


參考資料

  1. 樹懶,2018-08-26
  2. 樹懶:只是看上去很蠢,果殼網, 201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