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園區概況)原圖鏈接來自 北京關鍵要素諮詢服務網 的圖片

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5月,同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更多的是着眼於產業發展規律。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對於「高新區」的介入甚至都細化到了產業的指導目錄,也就是說,哪個地方的高新區應重點發展何種產業,都有着明確的規定。

園區介紹

株洲市天元區建區於1997年7月,轄兩個鎮、三個街道,總面積150平方公里,人口20萬。2000年底,株洲高新區與株洲市天元區進行職能歸併、效能整合,實行統一的領導體制、統一的財政體制、統一的人事管理和統一的機構設置,構築了株洲新區。 

經濟發展

2007年,株洲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財政收入分別達到145億元、345億元、13億元,同比增長18.5%、23%、44.7%,主要經濟指標保持着高速增長的態勢,區域經濟實力保持全市第一,各項事業發展穩居全市前列,已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城市拓展的「主陣地」、新型工業化的「先導區」和改革開放的「窗口」。  

科技園區

株洲高新區先後被認定為國家新材料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基地、國家火炬計劃湖南傳感技術產業基地、ISO14000環境管理認證區、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湖南軌道交通裝備製造基地、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綜合性國家高技術基地。目前,占地3.5平方公里的天台科技園全面建成;占地1平方公里的栗雨科技園金德工業組團已經建成;栗雨科技園(含湖南歐洲工業園一期)正在抓緊建設,中央商務區於2008年全面啟動;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的歐洲工業園二期現也已啟動招商。 

高新技術產業集

全區擁有工業企業313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148家,上市公司9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23家,過10億元的7家,已形成四大主導產業集群。區內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個,國家級企業工程中心1個,博士後工作站7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6個,基本涵蓋了全市的集成創新資源。區內企業擁有中國名牌產品2個,中國馳名商標4個,省著名商標31個,累計開發新產品510項,實現科技成果轉化152項。近年來先後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17個,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15個,國家火炬計劃項目14個,科技部創新基金項目9個,省級火炬計劃項目43個。

高新區發展歷程

高新區發端於1988年國務院啟動的「火炬計劃」,所以有的高新區起名為「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間,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的基本國策,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源、資金和廉價勞動力推動的粗放式增長模式。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於是1988年6月,總設計師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

「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該計劃的兩項核心內容就是「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創辦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結合當地特點和條件,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北京誕生[2],當時名稱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簡稱北京試驗區。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關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156家高新區。

視頻

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視頻

騰飛的株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株洲高新區召開2020 年度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兌現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