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桃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桃脯是用桃肉製做成的一種果脯,外觀呈扁圓整形,色澤金黃,半透明,清香甜美,肉質柔糯而近皮處微脆;質地柔軟,甜中帶酸,味美爽口,營養豐富。

菜品特色

桃脯(京式) 原料配方 鮮桃200千克 白砂糖32.5千克亞硫酸氫鈉適量[1]

營養價值

桃子 - 桃的種類很多,有水蜜桃肥城桃白桃蟠桃雪桃等,其中尤以蒙陰蜜桃、肥城桃深州蜜桃馳名天下,堪稱群桃之冠。[2]

做法

選料→分級→切瓣→去核→去皮→熏硫→第一次煮製→浸漬→第二次煮製→晾曬→第三次煮製→整型→烘乾→包裝→成品

1.選料:多選用白肉的品種,如「快紅桃」、「大葉白」等,採摘時應選擇色澤金黃,肉質細膩、有韌性,成熟後不軟不綿的果子,若選用綠色果實煮製桃脯,放入烘房烘乾後,成品色澤翠綠,用陽光曬乾後,成品成墨綠色,質量極差;若選用紅色果實加工果脯,色澤暗而不鮮,也不適宜。

2.切分:先將桃子按大小及成熟度不同分級,然後將選用的桃子沿縫合線用水果刀剖開。剖時,刀至果核,防止切偏,然後去除果核,製成桃碗。

3.去皮:將桃碗凹面朝下,反扣在輸送帶上進行淋鹼去皮,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為13~16%,溫度為80~85℃,時間為50~80秒(濃度與時間可根據原料成熟度而定)。淋鹼後迅速入清水搓去殘留果皮,再以流動清水沖淨桃碗表面殘留的鹼液。也可在稀鹽酸液(pH2~5)中進行中和後沖洗乾淨。

4.浸硫:將桃碗浸入含0.2~0.3%的亞硫酸氫鈉中浸泡。浸泡時間約用30~100分鐘。

5.第一次煮製:配成濃度為35~40%的糖液,並加入0.2%的檸檬酸,將桃碗倒入鍋內煮沸,注意火力不可太強,以免將桃碗煮爛。第一次煮製約10分鐘即可。

6.浸漬:煮好後將桃碗及糖液一同倒入浸漬缸中浸漬12~24小時。浸漬時間可根據桃碗大小加以掌握,以桃碗吸糖飽滿為度。

7.第二次煮製:先將糖液濃度調至50%,然後將桃碗倒入煮製4~5分鐘即可撈出,瀝淨餘糖液進行晾曬。

8.晾曬:將桃碗凹面朝上(以便蒸發水分)排列在竹屜上在陽光下晾曬(也可入烘室烘乾)。曬至果實重量減少1/3時即可,收回煮製。

9.第三次煮製:將糖液濃度調到65%,然後將晾曬過的桃碗倒入煮鍋連續煮15~20分鐘,即可撈出。

10.整型:將撈出的桃坯,瀝淨多餘糖液,攤放在烘盤上冷卻,待冷卻後,用手逐一將桃碗捏成整齊的扁平圓形,規格不齊的剔出另作處理,然後再入烘房烘乾。

11.烘製:烘房溫度控制在55~60℃,烘製36~48小時,中間需加以翻動,烘至桃碗不粘手即為成品。

12.包裝:桃脯可用玻璃紙逐個包裝;也可裝入塑料薄膜食品袋,然後裝入紙箱內。注意防潮

產品特點 呈扁圓整形,色澤金黃,半透明,清香甜美,肉質柔糯而近皮處微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