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叢生小葉委陵菜(薔薇科 委陵菜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叢生小葉委陵菜(薔薇科 委陵菜屬植物))

為薔薇科委陵菜屬下的一個變種。

叢生小葉委陵菜(學名:Potentilla microphyllavar. caespitosa)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叢生小葉委陵菜
  • 拉丁學名:Potentilla microphylla D. Don var. caespitosa Yü et Li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 :薔薇目
  • 亞 目:薔薇亞目
  • 科 :薔薇科
  • 亞 科:薔薇亞科
  • 屬 :委陵菜屬
  • 組 :枝狀花柱組
  • 種 :小葉委陵菜
  • 系 :小葉系

形態特徵

叢生小葉委陵菜

 

本變種植株叢生成墊狀,羽狀複葉小葉僅有3-4對。花期6月。

參看:小葉委陵菜(原變種) [1]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700米的山坡岩石上。產自我國西藏。

小葉委陵菜(學名:Potentilla microphylla)

是薔薇科委陵菜屬的植物。生長於生海拔3900-4800米高山岩石邊草地上。主要分布於中國西藏錫金也有分布。

形態特徵

多年生矮小草本常呈墊狀老根常木質化,圓柱形。花莖直立,高2-3厘米,被伏生白色柔毛

基生葉羽狀複葉,有小葉6-12對,間隔0.1厘米,連葉柄長1.5-3厘米,葉柄短或不明顯,被伏生柔毛,小葉對生,無柄;小葉片橢圓形或近圓形,長約0.5厘米,寬約0.25厘米,羽狀深裂,幾達葉片之半,裂片披針形,頂端常生稀疏柔毛,上面近無毛,下面幼時被絹狀柔毛,以後脫落減少,有1小形莖生葉,全緣或分裂;基生葉托葉擴大,膜質,褐色,外面被疏柔毛或脫落幾無毛;莖生葉無或只1-2.小形葉片,有托葉,薄膜質,淡褐色,卵圓形,全緣或分裂。

單花頂生稀2朵,花梗長1-1.8厘米,被伏生柔毛;花直徑1.5-2厘米;萼片三角卵形,頂端漸尖或急尖,副萼片披針形或橢圓披針形,比萼片短或幾等長;花瓣倒卵形,頂端圓鈍;花柱側生,小枝狀,柱頭稍微擴大。瘦果具脈紋。花果期6-8月。

近種區分

本種分布在我國青藏高原,形成墊狀植物,植株高低,葉片分裂形狀,毛茸多少等變異較大,但花常單生,花莖較短,不突出葉叢之上,葉片多形小密集,有深裂片,與其相近的狹葉委陵菜,康定委陵菜,簇生委陵菜等可以區別。 [2]

主要變種

細裂小葉委陵菜 (變種)

本變種與原變種的區別在其小葉分裂較深幾達中脈,裂片5-7,呈帶狀披針形,下面被白色絹狀柔毛,裂片密集排列如覆瓦狀。花果期6-8月。

產我國西藏。生高山草甸和岩石邊,海拔3900-4800米。錫金,尼泊爾有分布。

無毛小葉委陵菜 (變種)

間斷或不間斷羽狀複葉,小葉6-8對,小葉片卵形,葉邊分裂不及葉片之半,近似扇形,兩面無毛,僅在裂片先端有少數柔毛。

產雲南。生高山草原,海拔3600米。

多對小葉委陵菜(變種)

本種小葉對數較多,通常11-16對,小葉邊緣羽狀細裂。花期6-7月。

產我國西藏。生林緣、高山草地、灌叢間開曠地,海拔3700-4200米。

叢生小葉委陵菜

本變種植株叢生成墊狀,羽狀複葉小葉僅有3-4對。花期6月。

產我國西藏。生山坡岩石上,海拔4700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