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蘭科花卉 (單子葉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蘭科花卉 (單子葉植物))

蘭科花卉 (單子葉植物)

蘭科是單子葉植物中最大的科,因形態、生理、生態都具有共性和特殊性而單獨成為一類花卉。

形態特徵

1、根:無節,近等粗;根毛不發達,具有菌根,起根毛的作用,也成蘭菌,是一種真菌。

2、莖:種類不同,莖的類型不同,主要有直立莖,根狀莖和假球莖(假鱗莖)。直立莖同正常植物,一般短縮;根狀莖較細,呈索狀;假球莖為變態莖,生長於地下或半露於地上。

3、葉:種類不同,也得形態、質地、顏色變化多樣。中國蘭一般為線形、帶形或劍行;葉姿有直立、半直立、彎垂、扭曲等形狀。熱帶蘭的葉片多肥厚、革質,或帶狀或長橢圓形。

4、花:花萼3枚,瓣化;花瓣3枚,其中1枚為唇瓣;具一枚蕊柱。

5、果實:蘭的果實俗稱「蘭蓀」,屬於裂蒴果,多為長圓形,老熟為黑褐色。

6、種子:蒴果,開裂,種子很微細且數量十分多,每個蒴果往往有種子數萬至幾百萬粒,但種子內胚多為不成熟或發育不全。 [1]

分類

蘭花廣義上是蘭科花卉的總稱,狹義上僅指國蘭。全世界約有700萬屬2萬種,分布極廣,主要產於熱帶地區。

按其生態習性分類

(1)地生蘭:根生於土中,通常有塊莖或根莖,部分有假鱗莖。

(2))附生蘭:附着於樹幹、樹枝、枯木或岩石表面生長。通常具假鱗莖,貯存水分與養料。原產於熱帶,少數產於亞熱帶。常見栽培的有指甲蘭屬、蜘蛛蘭屬、石斛屬、萬代蘭屬、火焰蘭屬等。

(3)腐生蘭:不含葉綠素,營腐生生活,長有塊莖或粗短的根莖,葉退化為鱗片狀。園藝中無栽培:

(2).按東西方地域差別分類

中國蘭

中國蘭又稱國蘭,是指蘭科蘭屬的少數地生蘭,如春蘭、蕙蘭、建蘭、墨蘭、寒蘭等,主要原產於亞洲亞熱帶,尤其是中國亞熱帶雨林地區。一般花較少,但芳香。花和葉都有觀賞價值,主要為盆栽觀賞。

中國蘭是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蘭花文化源遠流長,人們愛蘭、養蘭、詠蘭、畫蘭,並當成藝術品收藏,對其色、香、姿、形上的欣賞有獨特的審美標準。如3枚萼片,中間一枚為中萼片,俗稱「主瓣」,兩側各有1枚側萼片,俗名「副瓣」,以綠色無雜色為貴。兩枚側萼片的着生情況在觀賞價值上具有重要意義 。兩枚側萼片若向下側垂,俗稱「落肩」,不能人選;兩枚 萼片若排成一字,名為「一字肩」,觀賞價值較高;如兩枚側萼目片向上翅起,稱為飛肩」,極為名貴。花色不帶紅色的稱之為 素心,帶紅色的稱之為彩心,以素心為貴

(3)洋蘭

洋蘭是對中國蘭以外的蘭花的稱謂,主要是熱帶蘭,常見栽培的有卡特蘭屬、蝴蝶蘭屬、兜蘭屬、石斛蘭屬、萬代蘭屬的花卉等,一般花大、色艷,但大多數沒有香味。熱帶蘭主要是觀賞其獨特的花形,艷麗的色彩,可以盆栽觀賞,也是優良的切花材料。

蘭科花卉(蘭花)的生長習性以及主要品種介紹!

蘭花屬蘭科(Orchidaceae)宿根植物,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被稱為天下第一香。我國對蘭花的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具有獨特的芳香和秀麗的姿態,是觀賞價值很高的盆栽花卉。

一、生長習性蘭花喜溫暖濕潤氣候,最適合生長在高溫多雨的熱帶和亞熱帶的森林裡,而且大多數蘭花攀附在樹幹上生長,有少部分生長在厚厚的腐爛落葉上。蘭花雖長在高溫又潮濕的森林裡,可是成長很慢,有些一年才能長出一兩片葉子,所以無法和其它生長快速的植物競爭生存。蘭花雖喜高溫但卻怕烈日。雖適合生長在多雨的環境,但也具有一定的耐旱性,因此惡劣的環境也可以生存,其生命力很強。

它最怕被種在煤煙等有空氣污染的地方。蘭花多野生於濕潤山谷的疏林下,腐殖質豐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蘭根均分布於表土層中,根長可達50~80厘米。蘭花在樹下半蔭處生長極繁茂,所以在栽培中,生長期要保持半陰,冬季還要有充足的光照。蘭花根系與蘭菌共生,形成共生菌根,生長良好。

二、主要品種介紹蘭花按其生態習性可分為三類型:地生蘭、附生蘭和少數腐生蘭。(一)地生蘭類按我國傳統習慣,地生蘭可被分為兩大類:即一干一花的稱「蘭」;一干多花的叫「蕙」。

其實蘭花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品種開放,以其花期分,可分為以下4類:

1.春蘭(Cymbidium Goeringii)葉4~6枚,葉緣有小鋸齒,葉長約30厘米左右,葉質薄,狹線形,葉脈明顯。每個花梗着花1朵,偶有2朵,花孝直立,有鞘4~5片。花黃綠色,也有近白色或紫色品種。3月上旬左右開放,有香味。

春蘭品種很多,通常以花瓣的形狀和顏色分為4類:

  • (1)荷瓣類外三瓣(即花尊)特別寬大、厚實,先端寬圓。兩內瓣左右平伸,唇瓣長寬而反卷。如綠雲、鄭同荷、翠蓋荷等。
  • (2)梅瓣類外三瓣短而圓,形似梅花瓣。如宋梅、集圓、瑞梅、綠英等。
  • (3)水仙瓣類外三瓣厚實而尖。如龍字、汪字、逸品等。
  • (4)蝴蝶瓣類外三瓣中,靠基部兩瓣展開如蝶翅狀,花開足時向外捲曲,如迎春蝶、蝴蝶。

2.蕙蘭(Cymbidium Faberi)又名夏蘭、九節蘭。葉長60~100厘米,有5~13枚葉;葉緣有明顯鋸齒,帶光澤,葉質輕韌,花孝直立,總狀花序,高30~80厘米,一梗多花,5~13朵,花嫩綠色,有紅紫斑點,香氣比春蘭稍淡,花期4~5月,根肉質,淡黃色,假鱗莖卵形,耐寒性較強。

根據花蕾外面的苞葉顏色和形狀,可將其分為五類:

  • (1)赤殼類苞葉紅色。如程梅、端梅、關頂。
  • (2)綠殼類苞葉外面為綠色,如大一品、極品、上海梅。
  • (3)赤綠殼苞葉綠色帶粉紅,如大綠荷、松江大河。
  • (4)蝴蝶類苞葉為赤綠殼類。如舞蝶、翠蝶。以上四類,唇瓣上都有細小紅點。
  • (5)素心類唇瓣無紅點。如溫州素。

3.建蘭(Cymbidium Ensifolium)又名秋蘭。假鱗莖橢圓形、較小。葉廣線形2~6枚叢生,長30~60厘米,葉緣光滑,花芋直立,高約25~35厘米,花序總狀,着花6~12朵,黃綠色乃至淡黃褐色,有暗紫色條紋、唇瓣寬圓形,三裂不明顯;帶黃綠色,有紫褐斑。香味甚濃,花期7~9月。

建蘭可分為以下兩種:

  • (1)彩心建蘭如銀邊蘭、大青。
  • (2)素心建蘭如金線馬尾、荷花素。

4.寒蘭(Cymbiatium Kanran)又稱冬蘭。葉3~7枚叢生,直立,葉狹線形,長35~70厘米,寬1~1.7厘米。花孝直立,較細,着5~10朵花,花有黃綠,綠帶粉紅或紫紅等色,花莖較細,具芳香。 [2]

(二))附生蘭類(熱帶蘭類)附生蘭類種類甚多,主要的栽培種有以下幾類:

1.卡特蘭(Cattleya Labiata Lindl)有短根莖,葉厚革質1~2枚,花大輪徑約20厘米,各瓣離生,唇瓣大,其側裂片包圍蕊柱,花粉紅色,花期秋冬。 2.兜蘭(Paphio Pedilum Sp.)又名囊蘭,無莖常綠草本,葉革質,表面有溝;葉間抽出花草,通常每草一花。外花被片的背部1片直立、甚美。唇瓣成囊狀,蕊柱短。 3.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莖叢生,直立,節略粗,基部發窄,葉近革質,矩圓形,頂端2圓裂。總狀花序1~4朵花,花大,直徑達8厘米,白色,頂端帶淡紫色。 4.棒葉萬帶蘭(Vanda teres Lindl)常綠,莖木質,攀援狀,葉棒狀,兩列狀着生,總狀花序腋生,疏生少數花;花大,徑7厘米以上,紫紅色,內外花被片近圓形,唇瓣上面被毛,黃色,下面無龍骨狀突起,蕊柱粗短。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