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吊竹梅 (鴨跖草科 吊竹梅屬植物)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吊竹梅 (鴨跖草科 吊竹梅屬植物) )

吊竹梅(學名:Tradescantia zebrina Bosse)

是鴨跖草科常綠草本植物,莖柔弱質脆,匍匐地面呈蔓性生長。葉互生,無柄;橢圓狀卵圓形或長圓形、背面紫色,通常無毛,全緣。花聚生於葉狀苞內;花瓣玫瑰粉紅色。果為蒴果。花期6-8月。

該種因其葉形似竹、葉片美麗常以盆栽懸掛室內,觀賞其四散柔垂的莖葉,故名之吊竹梅。「Zebrina」源於拉丁語「Zebrinus",意思是「葉片有條紋的」,有斑馬之意。原產於熱帶美洲,常用於栽培觀賞。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尿的功能。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吊竹梅
  • 拉丁學名:Tradescantia zebrina Bosse
  • 別 稱:吊竹蘭、斑葉鴨跖草、甲由草、水竹草、花葉竹夾菜、紅蓮等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單子葉植物綱
  • 目 :粉狀胚乳目
  • 亞 目:鴨跖草亞目
  • 科 :鴨跖草科
  • 屬 :吊竹梅屬
  • 種 :吊竹梅
  • 命名者及年代:Bosse,1849
  • 分布區域:原產熱帶美洲,中國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匍匐或外傾,通常形成緊密的墊席或群體,莖葉稍肉質、多汁,分枝,無毛或被疏毛,節上有根。葉互生,無柄,橢圓狀卵圓形或長圓形,先端尖銳,基部鈍,全緣,長5-7厘米、寬3-4厘米;表面紫綠色或雜以銀白色條紋,中部和邊緣有紫色條紋,葉背紫紅色;葉鞘長0.8-1.2厘米、寬0.5-0.8厘米,薄,膜質,長在節嘴具緣毛,或無毛或疏生柔毛。

花數朵,聚生於小枝頂部的兩片葉狀苞片內,花瓣玫瑰色粉紅色,卵形,約6毫米,先端鈍;萼片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夏季開花。種子微皺。

吊竹梅原產地多匍匐在陰濕地上生長,怕陽光暴曬。能忍耐8℃的低溫,不耐寒,怕炎熱,14℃以上可正常生長。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在乾燥的空氣中葉片常干尖焦邊。不耐旱而耐水濕,對土壤的酸鹼度要求不嚴。吊竹梅原產熱帶美洲。分布於中國福建,廣西(龍州縣),香港,台灣(高雄市)等地。常用於栽培觀賞。

繁殖方法

吊竹梅通常採用扦插繁殖,摘取健壯莖數節插於濕沙中即可成活。扦插可在3-5月上旬和9-10月進行,選取生長健壯的枝條,剪成長7厘米-10厘米一段,每段帶2-4個節,修去下部葉片,保留上部頂葉或側葉。扦插可用河沙或蛭石作培養土,也可用園土和礱糠灰各半混合,或園土和腐葉土各半混合。

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18-25℃,如果低於18℃,插穗生根很難生長,而且成長非常緩慢。但高於25℃,插穗的剪口又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所以需要注意。同時,扦插後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85%,每天1-3次進行噴霧來增加濕度,但過度地噴霧,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所以要防止過度護理。約15天後就能長出根來。生長期間及時摘心,使植株促發側枝,上盆養護。

栽培技術

光照:吊竹梅一年四季都需要充足明亮的光線照射,這樣可以促使植株長出繁茂而顏色鮮艷的葉片。如果將植株長期放在室內光線不足的地方,那麼莖會長得細長而散亂,葉面的顏色會慢慢褪去,開花少或不開花。春秋季節宜放在室內靠近南窗附近的地方培養,夏季宜放在室內通風良好具有明亮的散射光處,炎夏要避免烈日直射以免焦葉。

溫度:吊竹梅生長適溫為15℃-25℃,越冬溫度為0℃。春、夏、秋三個季節的溫度都適合它的生長,在冬季較低溫度下生長很緩慢,溫度約10℃時就要注意保溫防寒,室溫保持在5℃以上即能安全越冬。

水分:吊竹梅較耐陰,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若空氣乾燥,葉片常易干,葉尖焦枯。因此,生長季節應注意經常向莖葉上噴水。生長期要求盆土常保持濕潤,夏季放於蔭棚下,經常噴水和對枝葉噴霧,保持枝葉鮮艷;冬季溫度低,植株處於休眠狀態,需水量少,應節制澆水,使盆土稍干為宜,如果這時澆水過多,盆土長期潮濕,極易引起爛根黃葉。

土肥:吊竹梅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於肥沃、疏鬆的土壤。家庭種植培養土宜選用腐葉土、園土各40%和河沙20%混合配製。春、秋生長期約15-20天施1次稀薄液肥或複合化肥,以利枝葉生長,葉面光滑亮澤。施液肥後要用噴霧器噴水,以免肥液沾污葉片而引起黃葉。夏季高溫需少施或停施肥,否則莖葉徒長幼嫩,會減弱植株抗暑能力。 [1]

主要價值

藥用

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尿的功能,可用於肺結核咯血咽喉腫痛急性結膜炎菌痢腎炎水腫尿路感染崩漏白帶瘭疽毒蛇咬傷等症的治療。

觀賞

吊竹梅用在家居布置一般是小型盆栽,生長迅速,1年可覆蓋滿盆,枝葉匍匐懸垂,葉色紫、綠、銀色相間,光彩奪目。置於高几架、櫃頂端任其自然下垂,也可吊盆欣賞。或布置於窗台上方,使其下垂,形成綠簾。庭院栽培常用來作整體布置。

吊竹梅枝條自然飄曳,葉面斑紋明快,葉色別致。植株小巧玲瓏,又比較耐陰,適於美化臥室、書房、客廳等處,可放在花架、櫥頂,或吊在窗前自然懸垂。

吊竹梅 (中藥)

吊竹梅,中藥名。為鴨跖草科植物吊竹梅Zebrina pendula Schnizl.的全草。分布於福建、浙江、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水腫,小便不利,淋證,痢疾,帶下,咳嗽咯血,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瘡癰腫毒,燒燙傷,毒蛇咬傷。

* 入藥部位:全草。

* 性味:味甘、淡,性寒。

* 歸經:歸膀胱、肺、大腸經。

* 功效: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 主治:水腫,小便不利,淋證,痢疾,帶下,咳嗽咯血,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瘡癰腫毒,燒燙傷,毒蛇咬傷。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60-9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 使用注意:孕婦禁服。

* 採集加工:全年均可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相關配伍

* 1、治慢性痢疾:鮮吊竹梅全草60-90g,白米30g。同炒至半成炭為度,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 2、治乳腺炎:鮮(紅竹殼菜)全草適量。加生鹽搗爛外敷。(《廣西本草選編》)

藥理作用

* 1、抗腫瘤作用。 * 2、其他作用:葉和莖的煎劑及水提物對離體迴腸有興奮作用;水提物灌流時有舒張血管作用。 * 3、毒性:吊竹梅煎劑腹腔注射,小鼠全部死亡。 [2]

相關論述

* 1、《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鎮咳利水。主治咳嗽肺水腫腎性水腫。」

* 2、《廣西民間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治咳血,白帶,慢性痢疾。」

* 3、《廣西本草選編》:「主治目赤腫痛,乳腺炎。」

* 4、《全國中草藥匯編》:「涼血。主治肺結核咳嗽咯血,咽喉腫痛,急性結膜炎細菌性痢疾,尿路感染,瘰疽,毒蛇咬傷。」

* 5、《廣西民族藥簡編》:「治產後流血過多,小腹痛,心臟性水腫,燒燙傷。」

* 6、《浙江藥用植物志》:「主治淋症,嘔血。」

* 7、《福建藥物志》:「清熱涼血,解毒消腫。主治肺炎,百日咳,關節痛,乳糜尿,失眠,狂犬咬傷,無名腫毒。」

吊竹梅的花語:

實、純潔、淡雅,吊竹梅的枝條短小、葉面斑紋明快,葉色非常別致,常會紫、綠、銀相間,在加上耐陰能力強比較容易養,所以常以盆栽形式出現。吊竹梅的葉片為橢圓狀,它的葉面常以紫綠色為主,中間會出現銀白色條紋,邊緣和中部還會出現紫色條紋,葉片的背面為紫紅色,看上去具如同畫上去的一般,不僅觀賞性高,而且還是名貴的中草藥。 [3]

紫葉吊竹梅花語

清雅、純真、簡潔。可以布置在窗台上方,也可以在庭院中栽培,生長習性與吊竹梅相當,喜歡半陰且潮濕的環境,是一種非常具有觀賞性的多年生植物。吊竹梅體態玲瓏,斑斕雅潔,端莊大方。受到廣大花友的青睞,因其不勝華麗而寓意樸素,象徵着不爭於世安然做自己的高潔之人。受到吊竹梅祝福的人,具有天真清純的性格。吊竹梅雖是獨特的安靜樸素,卻也在默默的努力,它不會炫耀自己的成果,待到積聚後的爆發顯得濃艷而有魅力。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吊竹梅 (鸭跖草科 吊竹梅属植物) )的相关视频


相關視頻

吊竹梅爛根枯葉


相關視頻

吊竹梅的養殖方法


相關視頻

吊竹梅怎麼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