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土茯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土茯苓)

土茯苓,中藥名

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乾燥根莖,其為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藥部分只選擇其乾燥後的根莖。常於夏、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後乾燥入藥;或趁鮮切成薄片後乾燥、入藥。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濕,通利關節之功效,主要用於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土茯苓
  • 別 稱:冷飯糰、硬飯頭、紅土苓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單子葉植物綱
  • 目 :百合目
  • 科 :百合科
  • 屬 :菝葜屬
  • 用 量:15~60g
  • 毒 性:無毒
  • 分布區域:中國西南部
  • 採收時間:夏、秋二季

生理特性

攀緣灌木,根莖塊根狀,有明顯縮節,着生多數鬚根。莖光滑。單葉互生;革質,披針形至橢圓狀極針形,長6~500px,寬1.2~125px,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全緣,下面常被白粉,基出脈3~5條;葉柄長1~50px,略呈翅狀,近基部具開展的葉鞘,葉鞘先端常變成2條卷鬚。花單性,雌雄異株;傘形花序腋生,花序梗極短;小花梗纖細,基部有多數宿存的三角形小苞片;花小,白色,直徑約4mm;花被裂片6,2輪;雄花的雄蕊6,花絲較花葯短,退化雌蕊缺;雌花的退化雄蕊線形,子房上位,3室,柱頭3歧,稍反曲。漿果球形,直徑6~8mm,熟時紫黑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長于山坡、荒山及林邊的半陰地。 [1]

相關論述

  • 1、《本草匯編》:「病楊梅毒瘡,藥用輕粉,愈而復發,久則肢體拘攣,變為癰漏,延綿歲月,竟致廢篤。惟銼土萆薢三兩,或加皂甙、牽牛各一錢,水六碗,煎三碗,分三服,不數劑多瘥。蓋此疾始由毒氣干於陽明而發,加以輕粉燥烈,久而水衰,肝挾相火,來凌脾土,土屬濕,主肌肉,濕熱郁蓄於肌腠,故發為癰腫,甚則拘攣,《內經》所謂濕氣害人皮肉筋骨是也。土萆薢甘淡而平,能去脾濕,濕去則營衛從而筋脈柔,肌肉實而拘攣癰漏愈矣。初病服之不效者,火盛而濕未郁也。此藥長於去濕,不能去熱,病久則熱衰氣耗而濕郁為多故也。」
  • 2、《本草綱目》:「土茯苓,有赤白二種,入藥用白者良。按《中山經》雲,鼓鐙之山有草焉,名曰榮草,其葉如柳,其本如雞卵,食之已風,恐即此也……土茯苓能健脾胃,去風濕,脾胃健則營衛從,風濕去則筋骨利。」
  • 3、《本草正義》:「土茯苓,利濕去熱,能入絡,搜剔濕熱之蘊毒。其解水銀、輕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滲利下導為務,故專治楊梅毒瘡,深入百絡,關節疼痛,甚至腐爛,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潰,一切惡症。」
  • 4、《本草拾遺》:「草禹餘糧,根如盞連綴,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澀,人取以當谷,不飢……調中止泄。」
  • 5、《本草圖經》:「敷瘡毒。」
  • 6、《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濁,兼治楊梅瘡毒、丹毒。」
  • 7、《本草綱目》:「健脾胃,強筋骨,去風濕,利關節,止泄瀉。治拘攣骨痛;惡瘡癰腫。解汞粉、銀硃毒。」
  • 8、《生草藥性備要》:「消毒瘡、疔瘡,炙汁塗敷之,煲酒亦可。」
  • 9、《本草再新》:「祛濕熱,利筋骨。」
  • 10、《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治風濕性關節炎,腹痛,消化不良,膀胱炎。」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土茯苓算是一種不陌生的中藥材。很多時候會用來治療風筋骨攣痛、腳氣、梅毒等病症。那麼土茯苓具體有哪些功效呢?還可以治療哪些疾病?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土茯苓的食用禁忌和食用方法。希望本文能幫助到你。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土茯苓甘、淡,平,歸肝胃經,具有利濕解毒健脾胃護肝臟通利關節之用。《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濁,兼治楊梅瘡毒、丹毒。」並記載用本品水煨治婦人紅崩、白帶;《本草再新》亦謂之「祛濕熱,利筋骨」。本品原用於治療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劑中毒而致肢體拘攣者,療效甚佳,為治梅毒的要藥。

土茯苓配防風辛溫上行之性以升脾陽,祛脾胃之濕,伍白芷除濕解毒,化濁辟穢。三藥相伍共奏化濕解毒,健脾益胃,護養肝臟之功。

現代研究證實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用於痛風的防治;用於濕(痰)熱所致的其他病症如高脂血症、濕疹等亦有良效。

土茯苓的作用

(1)梅毒

土茯苓有着去濕氣、解毒、通利關節的功效。土茯苓也是治療梅毒的重要藥材之一,但事實上土茯苓湯原來是用來治療比較嚴重的痔瘡。後來用來治療梅毒。配方是:土茯苓4兩,皂角子7個,煎水代替茶來飲用。

(2)瘰癧潰爛

用土茯苓切片,或研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內吃下,多吃為好。

(3)治療頭痛

根據不同的類型,要對應不同的藥物。治療頭痛可以選取30-60G的土茯苓,最大劑量不能超過120g。服用要付的時間最短7天,最長要3個月。

(4)治療膝關節積液

以身痛逐淤湯為基礎方,加大土茯苓用量,輕則30g,重則達120~240g。一般病情輕者20劑即可見效, 重者100劑收功.

以身體疼痛去除淤血的藥湯為基礎,可以加大土茯苓用量,少達30g,多達120g-240g。正常病情患者20劑左右就可以見效。嚴重的患者需要到100g左右。

(5)治療急性菌痢

土茯苓(鮮)、車前草(鮮)各90g,穿心蓮30g 。加水1500ml,煎至1000ml,平均治癒天數為3.8天。 [2]

土茯苓的療法

1、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

土茯苓200克,桂枝,白朮各150克,甘草100克。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金匱要略》苓桂術甘湯)

2、治濕瀉

白朮50克,土茯苓(去皮)35克。上細切,水煎50克,食前服。(《原病式》茯苓湯)

3、治小便多、滑數不禁

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藥(去皮,白礬水內湛過,慢火焙乾)。上二味,各等分,為細末。稀米飲調服之。(《儒門事親》)

4、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

半夏一升,生薑250克,土茯苓150克(一法四兩)。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合,分溫再服。(《金匱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湯)

5、治皮水,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

防己150克,黃耆150克,桂枝150克,土茯苓300克,甘草100克。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金匱要略》防己茯苓湯)

6、治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

土茯苓250克,澤瀉200克,甘草100克,桂枝100克,白朮150克,生薑200克。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納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金匱要略》茯苓澤瀉湯)

土茯苓的禁忌

  • 1、土茯苓忌米醋。
  • 2、腎虛多尿、虛寒滑精、氣虛下陷、津傷口乾者慎服。
  • 3、陰虛而無濕熱、虛寒滑精、氣虛下陷者慎服。

土茯苓和什麼一起煲湯最好?土茯苓煲湯有什麼營養?

土茯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中藥,具有不錯的營養價值、藥用價值,很多人都用來煲湯飲用,那麼土茯苓和什麼一起煲湯最好?土茯苓煲湯有什麼營養?

生地土茯苓湯

生地土茯苓湯具有一定滋陰祛濕的作用,因為土茯苓可以解毒散結、祛風通絡有利水滲濕、健脾調中的作用,而生地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兩者搭配燉湯飲用,有利於滋陰祛濕。

食材:土茯苓、生地、薏米、蜜棗、雞肉、鹽。

做法:

  • 1、先將生地、土茯苓,倒入清水中浸泡15-20分鐘,之後濾水撈起待用。
  • 2、再將雞肉放入沸水中煮8-10分鐘,以出去血污、異味,撈起待用
  • 3、將待用的生地、土茯苓等湯料,以及主料放入湯煲,加入2升清水,用大火煮沸後,調至小火慢煲90-120分鐘,請於熄火前5分鐘加入適量食鹽調味。

土茯苓老鴿湯

土茯苓老老鴿湯,具有一定除濕解毒的作用,並且清熱利關節。對於一些筋骨拘攣疼痛、瘡瘍等症狀具有一定輔助效果。用它來和老鴿子搭配煮湯,還可以滋補身體。

食材:土茯苓250克,老鴿1隻,瘦肉100克,蜜棗2料,鹽適量。

做法

  • 1、事先將土茯苓切片洗淨。
  • 2、老鴿子洗淨,用水焯一遍。
  • 3、最後將所有材料一起入鍋加水燒開,文火煮兩小時下鹽調味就好了。

土茯苓綠豆老鴨湯

食材:老鴨半隻,綠豆50克,土茯苓60克,姜3片,陳皮少許,鹽少許。

做法:

  • 1、清洗乾淨土茯苓、削皮、剁成大塊。
  • 2、洗淨綠豆,提前用清水浸泡,陳皮提前泡軟。。
  • 3、姜去皮、切片,洗淨老鴨,斬成塊狀。
  • 4、起鍋熱油,爆香姜蒜。
  • 5、放入老鴨塊,大火煸炒。
  • 6、煸至鴨肉出油,盛出鴨肉待用。
  • 7、泡軟的陳皮用刀刮去內膜。
  • 8、湯煲中放入煸過的鴨肉、土茯苓、綠豆、陳皮和薑片。
  • 9、倒入1L清水。
  • 10、大火煮沸,撇去浮沫,轉小火煲2小時左右,關火後加少許鹽調味。

土茯苓芝麻菊花瘦肉湯

作用:補養肝腎、滋潤烏髮。

材料:土茯苓,黑芝麻,菊花,瘦肉,姜,鹽適量。

做法

土茯苓綠豆老鴨湯

食材:老鴨半隻,綠豆50克,土茯苓60克,姜3片,陳皮少許,鹽少許。

做法:

1、清洗乾淨土茯苓、削皮、剁成大塊。

2、洗淨綠豆,提前用清水浸泡,陳皮提前泡軟。。

3、姜去皮、切片,洗淨老鴨,斬成塊狀。

4、起鍋熱油,爆香姜蒜。

5、放入老鴨塊,大火煸炒。

6、煸至鴨肉出油,盛出鴨肉待用。

7、泡軟的陳皮用刀刮去內膜。

8、湯煲中放入煸過的鴨肉、土茯苓、綠豆、陳皮和薑片。

9、倒入1L清水。

10、大火煮沸,撇去浮沫,轉小火煲2小時左右,關火後加少許鹽調味。 [3] 土茯苓芝麻菊花瘦肉湯

作用:補養肝腎、滋潤烏髮。

材料

土茯苓,黑芝麻,菊花,瘦肉,姜,鹽適量。

做法

  • 1、黑芝麻先碾碎,或者購買已碎好的;土茯苓洗淨;瘦肉洗淨後切塊焯水。
  • 2、將薑片、黑芝麻、土茯苓、瘦肉放入電砂煲中,加入1升水,煲1.5小時。
  • 3、菊花用淡鹽水洗淨後用清水浸5分鐘。
  • 4、將菊花加入湯中,繼續煲半小時。
  • 5、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中國藥典》:土茯苓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土茯苓)的相关视频

相關視頻

土茯苓10年難得一遇


相關視頻

祛濕解毒草藥「土茯苓」


相關視頻

大山裡的土茯苓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