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 青栗南瓜(葫蘆科 南瓜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 青栗南瓜(葫蘆科 南瓜屬植物))

青栗南瓜,蔓生,莖蔓圓形,無棱溝,葉色較綠,節間短,分枝力強,生勢旺,莖蔓粗壯。葉掌狀形、全緣,葉片正反面及葉柄外被茸毛。主側蔓均能掛果,第一雌花節位4-6節,連續座果性強,開花後至果實成熟約35-40天,成熟後果柄短而粗。單瓜重1.5-2.0公斤,果實扁圓形,果皮桔紅,色彩艷麗,果肉橙紅,肉厚3-3.2厘米,肉質粉甜,風味獨特,既可食用又可觀賞。果形均勻,大小一致,光照充足則乾物質含量高,營養豐富,常溫下可貯存40-90天,較喜冷涼氣候,但生長耐熱性也強,抗霜霉病、病毒病。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青栗南瓜
  • 科 :葫蘆科
  • 屬 :南瓜屬
  • 分布區域:亞熱帶

[1]

簡介

青栗南瓜是西洋南瓜雜種一代。植株生長勢強,早熟,果實扁圓形,果皮底色深綠,有淺色條斑。果肉橙黃色,肉厚、味甜,質粉,風味似板栗,品質極佳。單果重1.8千克左右。節成性好,抗逆性強,豐產潛力大,一般每667平方米產量2800千克。耐貯運,老嫩果均可食用,也可作加工。大棚早熟栽培,冷涼地和高冷地的露地栽培均可。

西洋南瓜

又叫栗味南瓜

是印度南瓜類型的品種。自引入我國種植後,以其外形美觀、品質優良、風味獨特而深受消費者的歡迎,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市場上的西洋南瓜主要有紅皮和綠皮兩種類型。西洋南瓜與中國南瓜比較,有早熟、耐寒等優點,但其抗性較差,不耐濕和熱。

栽培技術

在廣東的氣候條件下,西洋南瓜最適合在春季種植。秋季種植由於高溫乾燥,病毒病非常嚴重,會造成減產甚至失收。在大棚條件下,也可冬種。春植播種期為1—2月份,採用育苗移栽;冬種在10月中、下旬,催芽後直播。

播種育苗

種子放在55℃的熱水中浸泡,自然冷卻,約4小時後撈起,用暖水洗2—3次,然後用擰乾水的濕毛巾包好放在30℃條件下催芽,芽長出後即可播種。播種前營養杯中的營養土要淋透水,營養土用蘑菇渣或乾的廄肥和水稻田土再加1%的過磷酸鈣混合後堆漚過篩而成。每個營養杯播種1粒,播後覆土約1厘米厚,再淋1次水。育苗在小拱棚或大棚中進行。子葉出土前蓋好棚膜,提高溫度以促進出苗。當多數子葉出土後,要降低棚內濕度。

幼苗長出真葉後,每隔5—7天噴1次葉面肥。苗肥用托布津800—1000倍淋1—2次,此期的蟲害主要是黃守瓜,可用敵百蟲800倍噴殺。當苗長到2—4片真葉時,選晴天下午移栽。

移栽種植

起高畦,四周開排水溝。爬地式栽培畦寬2.5米,單行植,株距0.6米;搭架栽培畦寬1.8米,雙行植,株距0.55米。開種植溝後畝施有機肥2000—3000公斤、複合肥30公斤、米樂爾1.5—2.0公斤,回土。帶土移栽,澆足定根水。

田間管理

緩苗後及時用0.5%尿素或複合肥水澆淋2—3次。伸蔓期結合中耕培土畝施複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摘除側蔓,留主蔓,爬地栽培此時要做好搭架引蔓工作。生長中、後期要注意及時摘除植株基部的老葉、病葉和黃葉。一般從第二朵雌花起,選留健壯的果。開花前1—2天,子蔓果前留2—3片葉然後打頂。為提高坐果率,開花期間早上宜進行人工輔助授粉。盛果期後,畝施複合肥30公斤,以後結合噴藥加噴葉面肥。結果期需水量較多,要保持水分的供應。

西洋南瓜的主要病害有疫並白粉並病毒玻疫病可用百菌清或瑞毒霉600倍防治,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3—4次;白粉病可用粉銹寧1000—1500倍防治,隔15—2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病毒病主要是防治蚜蟲傳染,早期發病的植株要及時拔掉。蟲害主要有蚜蟲、瓜實蠅等,蚜蟲可用樂果或敵敵畏800—1000倍防治;瓜實蠅可用樂斯本1500倍或敵敵畏800—1000倍防治,隔3—5天噴1次,連續噴多次。

適時採收

西洋南瓜一般在授粉後40—45天為採收適期,可用小刀保留部分果柄切割採收。

品種分類

  • 青栗南瓜
  • 紅皮南瓜

[2]

營養價值

西洋南瓜中雖然礦物質含量並不高,但鉀的含量在蔬菜中屬較高,每100克達到200一500毫克,且鈉的含量很低,並含微量元素鈷,鈷參與人體內維生素B1、2的合成,是人體胰島細胞所必須的微量元素,對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有特殊的療效。另外,南瓜味甘性溫,具有鎮喘明目消炎止痛補中益氣等功效,對糖尿病高血壓消化不良腎炎等疾病具有良好的療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