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 紅背桂花 (木樨科 木樨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 紅背桂花 (木樨科 木樨屬植物))

又名「紅背桂」「青紫木」「紫背桂」,是大戟科,海漆屬下的一種常綠灌木。高達1m,葉對生,紙質,葉片狹橢圓形或長圓形;花單性,雌雄異株,聚集成腋生或稀兼有頂生的總狀花序;蒴果球形,種子近球形,花期幾乎全年。

紅背桂花性喜暖,適宜生長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的環境中。原產於中印半島,在中國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因其植株低矮,適宜作為道路綠化。

紅背桂花(學名: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紅背桂花
  • 別 名:青紫木、紅背桂
  • 拉丁學名: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 :大戟目
  • 亞 目:大戟亞目
  • 科 :大戟科
  • 亞 科:大戟亞科
  • 族 :烏桕族
  • 屬 :海漆屬
  • 種 :紅背桂花
  • 命名者及年代:Lour. Fl. Cochinch.1790
  • 分布區域:中印半島,中國廣東、廣西、雲南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達1m;枝無毛,具多數皮孔。葉對生,稀兼有互生或近3片輪生,紙質,葉片狹橢圓形或長圓形,長6-14cm,寬1.2-4cm,頂端長漸尖,基部漸狹,邊緣有疏細齒,齒間距3-10mm,兩面均無毛,腹面綠色,背面紫紅或血紅色;中脈於兩面均凸起,側脈8-12對,弧曲上升,離緣彎拱連接,網脈不明顯;葉柄長3-10mm,無腺體;托葉卵形,頂端尖,長約1mm。

花單性,雌雄異株,聚集成腋生或稀兼有頂生的總狀花序,雄花序長1-2cm,雌花序由3-5朵花組成,略短於雄花序。雄花:花梗長約1.5mm;苞片闊卵形,長和寬近相等,約1.7mm,頂端凸尖而具細齒,基部於腹面兩側各具1腺體,每一苞片僅有1朵花;小苞片2,線形,長約1.5mm,頂端尖,上部具撕裂狀細齒,基部兩側亦各具1腺體;萼片3,披針形,長約1.2mm,頂端有細齒;雄蕊長伸出於萼片之外,花葯圓形,略短於花絲。雌花:花梗粗壯,長1.5-2mm,苞片和小苞片與雄花的相同;萼片3,基部稍連合,卵形,長1.8mm,寬近1.2mm;子房球形,無毛,花柱3,分離或基部多少合生,長約2.2mm。

蒴果球形,直徑約8mm,基部截平,頂端凹陷;種子近球形,直徑約2. 5mm。花期幾乎全年。

生長環境

紅背桂花原產於熱帶雨林中,喜溫暖環境,又怕陽光曝曬,耐半陰。冬季室溫應保持16℃以上,低於10℃就開始落葉,低於7℃嫩枝會受凍抽乾,也怕暑熱,當夏季氣溫超過32℃時生長停止,葉片也會發黃,春、秋兩季生長最旺。喜疏鬆肥沃的酸性腐殖土,不耐旱,忌澇,極不耐鹼,要求通風良好的環境。

紅背桂花原產於中印半島,在中國主要分布在台灣、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栽培面積較廣,在亞洲東南部各國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

紅背桂花以6-7月扦插最好。剪取成熟枝條12-15cm,保留先端2片葉,去除下部葉片,待切口的乳汁晾乾後插入沙床,保持室溫20-25℃。30-40天後生根,50天後即可盆栽。

水插繁殖

一般於6-7月間,剪取當年生帶踵嫩枝,長約10cm,保留上部1-2個小葉片和頂芽,插穗基部切成斜面,插入玻璃瓶內,插穗入水深度3-5cm。插後放置在散射光處,每隔一周左右換一次清水,經40天左右即可長出細嫩的新根,此時從水中取出移栽到盆中即可。

栽培技術

* 栽培:在室內宜置於空氣流通處,避免強光直射,否則葉易焦枯。雖喜半陰環境,但過陰則生長不良。

* 土壤: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盆土可用腐葉土和園土等量混合,再加10%-20%的河沙或珍珠岩。

* 澆水:發新梢前要少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忌積水。為提高空氣濕度,盛夏季節還應早晚向葉面噴水。

* 施肥:生長期可每月施1次肥水,夏、秋季要加施少量的磷、鉀肥或淡餅肥水,也可將家禽糞曬乾後磨成粉狀,隨澆水施入盆內。同時,為保持盆土的微酸陛,適時澆些淡礬肥水。冬天不施肥。

* 修剪:可適當進行造型修剪,同時應及時剪除枯葉和病蟲枝。

病蟲防治

紅背桂花常見炭疽病、葉枯病和根結線蟲為害。炭疽病、葉枯病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酒。 [1]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紅背桂花株型優美枝葉茂密清新秀麗,極具觀賞價值,常用於庭院、公園、居住小區、校園、辦公區、草坪、林緣等處綠化。

藥用價值

紅背桂花全樹入藥。味辛、微苦,性平,有小毒。有通經活絡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麻疹腮腺炎扁桃體炎心絞痛腎絞痛腰肌勞損等。

紅背桂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辛;微苦;平;有毒。

【歸經】肝經。

【功能主治】祛風濕;通經絡;活血止痛。主風濕痹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

【各家論述】:全草,味辛、微苦、性平,有小毒。有通經活絡,止痛的功能。用於麻疹、腮腺炎、扁桃體炎、心絞痛、腎絞痛;腰肌勞損。

紅背桂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適量,鮮品搗敷。

紅背桂的食用禁忌

用藥適量。

紅背桂有毒嗎?

有毒。會分泌促癌物質,此物不僅全身上下帶毒,連種過此類植物的土壤也都被檢測出含有致癌物的激活成分。紅背桂屬促癌變類植物,可誘發鼻咽癌和食管。紅背桂乳汁毒性較大,含有激活EB病毒的物質。 [2]

紅背桂的附方

①治傷風感冒:咳嗽氣喘,肺癆久咳,目翳,口瘡,疳積:紅背桂,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②預防中暑:細葉鼠麴草(鮮)一兩。水煎當茶飲。(《福建中草藥》)

③治咽喉熱結作痛:紅背桂(鮮)一至二兩。加紅糖、開水燉服。

④治風火亦眼:紅背桂(鮮)二至四兩,冰糖一兩。加開水燉服。

⑤治煩躁失眠:紅背桂(鮮)二至四兩。水煎服,每日二次。

⑥治小便熱閉不通:紅背桂二至四兩。和第二次淘米水搗爛絞汁服。(③方以下出《福建民間草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