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樂野部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樂野部落日出一景
圖片來自樂野社區發展協會臉書

樂野部落位於台灣嘉義縣 阿里山鄉。位於玉山西方阿里山,是台灣五大山脈之一,南至高雄田寮燕巢的烏山,卻無山頭叫阿里山。一般說阿里山是指以沼平為中心的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離嘉義75公里,海拔2000多公尺,屬雲霧帶,氣候溫涼。而阿里山曾為台灣三大林場之一,區內有豐富的檜木森林資源,歷經伐木年代後,如今的阿里山已轉型成重要的保育及旅遊勝地,國家森林遊樂區內除了香林神木、千歲檜是遠近馳名的巨木外,還有36棵胸徑超過1公尺以上的大樹矗立在巨木群棧道兩旁。每年皆吸引眾多旅人前往觀光遊覽。[1]

樂野部落位於海拔一千公尺以上,鄒族名稱叫拉拉吾雅,意指楓樹成林之地,因過去滿山楓樹而得名。 從阿里山公路及169縣道轉接即可抵達。[2]

因過去的樂野有滿山的楓樹,一直到今天,在樂野社區的標示入口上,還裝飾著楓葉的圖案。近幾年來,適合發展高冷地農業的樂野開始以高山茶山葵為出口大宗,茶園於是逐漸取代了過去的楓樹林景觀。[3]

樂野部落地勢自曾文溪海拔三、四百到大崠山的一九六○。除了鄰曾文溪邊的竹腳和米洋有較多一點平坦之外,其餘的都是陡峭的山林,早年族人在坡地開闢梯田種稻,旱地上種小米番薯。而今都改種高山茶、高山花卉、高冷蔬菜、咖啡等高經濟農作物為大宗。[4]

近年來,在林務局「林下經濟」輔導下,阿里山樂野部落的農友,開始嘗試種植段木香菇。而以友善無毒的自然方式培植的段木香菇,厚實且香氣濃郁,深受消費者喜愛。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吃得健康,不僅可提高菇農收益;並藉由發展林下經濟及在地商機,吸引原民青年返鄉就業。而樂野部落有兩條貫穿山林溪澗的古道,分別是雅吾瑪斯古道及福山古道,步道不僅迂迴曲折且幽靜美麗,再加上充滿芬多精氣息的林相景觀,孕育出豐富的自然生態。[5]

景點介紹

樂野部落內部一景
圖片來自樂野社區發展協會臉書

樂野,鄒語名為「Lalauya」,部落位於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境內原始林林立,饒富自然生態景觀。約在百年前,拉拉吾雅的先人原居住在石壁地區(Meoina),因為歷經惡疾肆虐及地層滑落等災難,拉拉吾雅人決定另覓居所。遷徙的先人發現一處長滿楓香的林地,純靜優雅猶如人間仙境,於是決定遷居於此,並將此地取名為「拉拉吾雅」Lalauya,意指美麗的楓香林地。而樂野部落高冷的條件更讓高山農業蓬勃發展,高山茶、竹類最為大宗,部落旁有許多翠綠而一望無盡的茶園,採茶姑娘穿梭其中,茶香滿溢清香!其中,樂野部落的阿里山咖啡也因為氣候與地理條件的優良,孕育出香醇的好味道,更曾在台灣精品咖啡評鑑中勇奪特等獎(第一名)!另外,鄰近樂野部落達千百年歷史的雅吾瑪斯古道或福山古道,不僅沿途林相綠意盎然且生態景觀亦豐富,是值得親身造訪體驗的山林古道。也吸引許多旅人前往造訪。[6]

國內最大的蝴蝶蘭產地及榮獲台灣精品咖啡評鑑特等獎的部落

樂野部落內部一景
圖片來自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樂野又稱拉拉吾雅,相傳哈默天神走入「拉拉吾雅」(意指:楓香林地)搖動楓樹,抖下楓果;楓果落地,滾落楓籽,楓籽立地成人。自此鄒族(楓籽)的祖先於焉出現山林峽谷並活耀於田野平疇間。故而命名之。樂野部落目前人口1096人,戶數310戶,居民大多為鄒族原住民,平日以務農為主。[7]

樂野鄒語意思是楓樹林,因為過去滿山的楓樹而得名。於六十至七十年代,此地區開始種茶把樹木全部坎除種茶,因此lala』uya已無剩幾顆楓樹,現在正在積極恢復楓樹之鄉的名字,周邊種植相當多的楓樹。樂野位阿里山公路石卓路段附近約2公里處,在阿里山鄉範圍的中段,西與竹崎鄉、番路鄉接壤,南鄰里佳、山美村,東接達邦村,為曾文溪上游之村落是阿里山鄉對外交通最便捷的一個村落。全村分為9個鄰,共有160戶,土地面積約876.7公頃,由於宜農地大多位於海拔1,000公尺以上,具有高冷地農業發展潛力。[8] 樂野亦是國內最大的蝴蝶蘭產地,擁有極具規模的蘭花栽培技術和環境。所有平地的蝴蝶蘭幾乎都需要經過樂野當地高冷氣候的催花之後,才能開出優美的花型。另外,阿里山的農產品幾乎都來自於山腰緯度較低的各個村落,因此在樂野,遊客除了蝴蝶蘭之外,也有豐富香甜的農產品可供選購。包括曾榮獲台灣精品咖啡評鑑中勇奪特等獎的樂野咖啡及高山茶等農特產品,都是當地知名且有口碑的伴手禮之一,歡迎旅人前往選購。

另外,阿里山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海拔二二七五公尺,是曾文溪與清水溪的分水嶺,有「臺灣的森林名庫」之稱,山區的林木以扁柏、紅檜、臺灣杉、華山松、鐵杉等針葉樹為主。原始森林有兩大特色:一是林木品種多且分熱、暖、溫、寒四帶;二是林中樹齡皆不小,有的甚至有數千年的歷史。 [9]

遊阿里山的人們來到這裡,對阿里山的自然資源及人文風俗當能有更深一層的體會與認識。[10]

其中,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面積1397.83公頃是由18座大山組成,屬玉山山脈支脈,距嘉義市東方約75公里,可由台18線(嘉義-阿里山)或台21線(水裡-阿里山)公路可到達,沿途氣溫呈垂直分佈,具備熱、暖、溫三帶氣候,山上風光明媚,氣候宜人是國際級的旅遊勝地阿里山的日出、雲海、晚霞、森林鐵路、巨木合稱阿里山五奇;阿里山新八景:塔山奇岩、28號巨木、小笠原山、水山巨木、香林拱橋、慈雲觀景、神怡流瀑、阿里山神木遺跡及姊妹潭等,皆已聞名遐邇,每年三、四月的阿里山花季更是遊人如織。建議旅人可和遊樂區內其他的知名景點形成一系列的帶狀觀光旅遊,盡情享受山林之美及環繞在芬多精的自然氣息下,拋開塵囂並漫步在悠閒自在的旅遊中而怡然自得。[11]


視頻

【阿里山鄒族9大部落-樂野部落】

【鄒遊阿里山×樂野部落原味探索二日遊】

【樂野日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