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次級精母細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次級精母細胞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作為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符號系統[1],源於日月鳥獸之形,作為中華文明之標誌[2],連接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方正之間充滿美感。

名詞解釋

次級精母細胞是初級精母細胞經過減數第一次分裂後產生的含單倍數染色體的精母細胞,生物學名詞。

中文名 次級精母細胞

減數染色質

4個精細胞

次級精母同源染色體

次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體積小於初級精母細胞,圓形核也小,內有着色很深的染色質顆粒或若干大的染色質團,有的保留染色體狀態。次級精母細胞不再進行染色體複製,很快進行減數第二次分裂,這期間內每條染色體的着絲點分裂,其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平均地分配到兩個子細胞去,結果由兩個次級精母細胞發育成4個精細胞。由於減數第二次分裂實際上是一次有絲分裂,所以精細胞也含有單倍數染色體。

次級精母細胞:比初級精母細胞小,胞核圓形。次級精母細胞存在的時間很短,很快進入第二次成熟分裂,成為精子細胞。

次級精母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原稱「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由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共同領導、中國科學院代管的全國性機構。

全國名詞委的任務是負責制定中國科學技術名詞規範化工作的方針、政策、原則和規劃;負責組織科學技術各學科的名詞審定、公布及協調、推廣應用工作;開展海峽兩岸及華語地區科學技術名詞的交流、協調和統一工作;組織開展中國術語學學科建設和中國國內外術語學學術交流活動。

據2018年10月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官網顯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的辦事機構為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事務中心,各名詞審定分委員會95個;聘請了中國學科著名學者、專家、教授135人擔任全國委員;數千位科學家參加過名詞審定工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