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毛冬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毛冬瓜

中文名稱:毛冬瓜

別名:毛花羊桃、白毛桃、白洋桃

界屬:植物界、獼猴桃屬

門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科:獼猴桃科

性味歸經:根、根皮:味淡、微辛,

毛冬瓜中藥名。為獼猴桃科植物毛花獼猴桃ActinidiaerianthaBenth.的根、根皮及葉。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根和根皮具有解毒消腫,清熱利濕之功效。常用於熱毒癰腫,乳癰,肺熱失音,濕熱痢疾,淋濁,帶下,風濕痹痛,胃癌,食管癌,乳癌。根皮外用治跌打損傷。葉具有解毒消腫,祛瘀止痛,止血斂瘡之功效。常用於癰疽腫毒,乳癰,跌打損傷,骨折,刀傷,凍瘡潰破。

形態特徵

毛花獼猴桃,又名毛花楊桃、白藤梨、白洋桃、白毛桃、生毛藤梨、接骨仙桃

落葉藤本。幼枝、葉柄、花序和萼片密被乳白色或淡污黃色直展的絨毛或交織壓緊的綿毛;皮孔大小不等;髓白色,片狀。

單葉互生;葉柄粗短,長1.5-3cm;葉片厚紙質,卵形至闊卵形,長8-16cm,寬6-11cm,先端短漸尖,基部圓形、截形或淺心形,邊緣具硬尖小齒,上面幼時散生糙伏毛,後僅中脈和側脈上有少數糙毛,下面密被乳白色或淡污黃色星狀絨毛。

聚傘花序,具1-3花;花單性,雌雄異株或單性花與兩性花共存;萼片2-3,淡綠色;花瓣5,淡紅色,頂端和邊緣橙黃色;雄蕊多數,花絲淺紅色;子房球形,密被白色絨毛,花柱絲狀,多數。

漿果柱狀卵球形,長3.5-4.5cm,直徑2.5-3cm,密被乳白色不脫落的絨毛,宿存萼片反折,果梗長達15mm。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1]

植物種屬

獼猴桃科植物毛花獼猴桃。

分布區域

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50-1100m的山地草叢及疏灌木林中。

藥用價值

功能:根、根皮:解毒消腫,清熱利濕。葉:解毒消腫,祛瘀止痛,止血斂瘡。

主治

根、根皮:熱毒癰腫,乳癰,肺熱失音,濕熱痢疾,淋濁,帶下,風濕痹痛,胃癌,食管癌,乳癌。根皮外用治跌打損傷。葉:癰疽腫毒,乳癰,跌打損傷,骨折,刀傷,凍瘡潰破。

用法用量:根、根皮: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搗敷。葉:外用:適量,搗敷。

藥理作用:抗癌作用。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抗癌,消腫解毒。根主治胃癌、乳癌、食道癌。」「根皮外用治跌打損傷。」

臨床應用:現代臨床用於治療乳腺炎,腹股溝淋巴結炎,癤腫,皮炎以及胃癌、鼻咽癌等。

相關配伍

1、治無名腫毒:毛冬瓜鮮根適量,搗爛或加燒酒搗爛敷患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2、治肺熱失音:毛花楊桃鮮根30g。書煎,調冰糖服。(《福建藥物志》)

3、治乳癰:毛花楊桃鮮葉加酒精、紅糖各少許,搗爛熱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4、治骨折:毛花楊桃鮮葉適量,韭菜根少許,和白酒糟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附註:該物種在貴州產量及蘊藏量較小,應加以保護。

採收加工:根全年均可采,洗淨鮮用,或切片,曬乾。夏、秋季采葉,鮮用或曬乾。

藥材性狀

完整葉卵形或闊卵形,長8-16cm,寬6-11cm;先端短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截形或淺心形,邊緣具硬尖小齒;上面枯綠色,有毛或已禿淨,僅中脈及側脈上有少數糙毛;下面淡枯綠色,密被乳白色及淡污黃色星狀絨毛;側脈7-8(-10)對,橫脈發達,明顯,厚紙質。葉柄短粗,長1.5-3cm,密被乳白色或淡污黃色直展的絨毛或交織壓緊的綿毛。氣微,味微辛、澀。[2]

二、

拼音Máo Dōnɡ Guā

別名毛花羊桃、白毛桃、白羊桃、白藤梨、山蒲桃、毛卵、毛狗卵、白毛卵、生毛藤梨

來源獼猴桃科獼猴桃屬植物毛花楊桃Actinidia eriantha Benth.[A. davidii Franch.],以根、根皮及葉入藥。根全年可采,曬乾;夏秋采葉,鮮用或曬乾。

性味微辛,涼。

功能主治抗癌,消腫解毒。

:用於胃癌、乳癌、食道癌、腹股溝淋巴結炎、瘡癤、皮炎。

根皮:外用治跌打損傷。

:外用治乳腺炎。

用法用量根1~2兩;根皮、葉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3]

參考資料

  1. 毛冬瓜,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毛冬瓜,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3. 毛冬瓜,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