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蘇省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蘇省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製造基地)原圖鏈接來自 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政府 的圖片

江蘇省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前身為通州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2013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規劃總面積130.7平方公里。2018年綜合實力在全國高新區科學發展評價中列第46位。南通高新區始終堅持「集聚、集約、創新、開放、生態」的發展之路,着力打造立足揚子江城市群、服務上海大都市的「產業腹地、創新智谷」。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更多的是着眼於產業發展規律。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對於「高新區」的介入甚至都細化到了產業的指導目錄,也就是說,哪個地方的高新區應重點發展何種產業,都有着明確的規定。

主導產業

南通高新區內重點打造的新能源、新材料、汽車配件製造、信息電子、先進裝備製造、現代物流等6大百億級以上經濟板塊已初步形成。南通高新區正式納入國家創新體系後,將努力打造自主創新戰略高地、新興產業核心載體、轉型升級重要引擎、創新驅動先行區域力爭到2020年對南通市區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20%。主導產業:電子信息、精密機械、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現代服務業。

特色園區

高新區創建為高新區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按照國家高新區建設要求,委託著名規劃設計公司戴德梁行和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起點、高水平編制了南通高新區總體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形成「兩心、兩軸、兩帶一環、四區、兩園」的空間架構,為高新區下一步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至2015年,努力把南通高新區建設成為長三角一體化和沿海開發的創新引領區,成為南通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和門戶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心」即北部行政文化商業服務中心、南部商務科技研發中心;「兩軸」即世紀大道商務軸、鵬程大道創智軸;「兩帶一環」即橫向的通呂運河及縱向的豎石河-新江海河景觀帶,由金西豎河-通甲河-金樂中心豎河-中心橫河構成的環形水系;「四區」即西北區(產業主導區),東北區(新城生活區),西南區(綜合功能區),東南區(科技新城區);「兩園」即進鮮港旅遊度假園區、空港物流園區)

高新區發展歷程

高新區發端於1988年國務院啟動的「火炬計劃」,所以有的高新區起名為「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間,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的基本國策,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源、資金和廉價勞動力推動的粗放式增長模式。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於是1988年6月,總設計師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

「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該計劃的兩項核心內容就是「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創辦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結合當地特點和條件,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北京誕生[2],當時名稱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簡稱北京試驗區。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關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156家高新區。

視頻

江蘇省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視頻

航拍江蘇南通開發區能達商務區,爛尾樓潤達國際,浪費了這麼好的地方
通州首屆職工足球聯賽聖律達VS通州經濟開發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