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高新技術產業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大會)原圖鏈接來自 騰訊網 的圖片

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高新技術產業園》成立於2020年11月19日,東至工業大道、南至常金路、西至S239省道、北至312國道-扁擔河,總用地11.5平方公里。。

產業園區是指由政府或企業為實現產業發展目標而創立的特殊區位環境。它的類型十分豐富,包括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園、工業區、金融後台、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物流產業園區等以及近來各地陸續提出的產業新城、 科技新城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各國制定了各種產業區域開發政策,建立了名目繁多的產業園區,例如免稅區、出口加工區、自由貿易區[1]、企業區、工業園、工業村、工業團地、科學園、技術園、研究園、技術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生態工業園區、創意產業園區等。

園區簡介

2015年,鄒區併入鐘樓區,常州「西引力」輻射增強,鐘樓以「開發區西進」一號命題的實施作為引領西部片區發展的重要舉措。2020年8月,鐘樓區委區政府作出加快建設鐘樓區高新技術產業園的戰略決策。9月,正式申報創建常州市鐘樓區高新技術產業園;11月19日得到常州市政府批覆。這是鐘樓區繼鐘樓經濟開發區之後獲得的又一張「金名片」。鐘樓區力爭在3年內把它創成省級高新區。

常州市鐘樓區高新技術產業園東至工業大道、南至常金路、西至S239省道、北至312國道-扁擔河,總用地11.5平方公里。在這裡,長三角交通樞紐優勢明顯,江宜高速、沿江高速、常金快速通道、S239省道使鄒區四通八達。目前,產業園「四縱一橫」道路已基本完成,鎮區主幹道及配套工程加速推進。未來,隨着軌道交通2號線西延,還將增加振中路大橋、蘇錫常城際鐵路、寧常高速等多個通道。

發展目標

常州市鐘樓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將着力打造新光源、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製造三大支柱產業,推動產業高端化發展,構築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體系。充分依託鄒區長三角中軸樞紐的區位優勢,建設區域性現代物流中心,打造科技創新平台和「雙創」載體平台,確保重大項目和產業轉移高效落地。

工業園與產業園區的區別

工業園區、產業園區在很多區域容易被混為一談;工業為整體概念,產業是整個工業體系中構成部分。對於工業園區,在一定程序上是工業企業的聚集區,通常沒有明確行業產業劃分。另外對於工業園區與產業園區,區域政府在制定促進工業發展政策方面也存在差異,工業區就需要大而廣的政策,而產業園區就更加注重針對性。

所以,各區域在建設或建立工業園區時,首先確定適合區域發展,而且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主產業及相關產業,建立不同產業的功能園區,同時依據各產業各特點,制定適合產業發展政策,促進各產業發展升級[2],服務地方經濟

視頻

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高新技術產業園 相關視頻

常州鐘樓區:小體量爆發大能量 城市中心區雙創進行時
江蘇省經濟:工業持續穩健發展 高新技術產業領跑投資增長

參考文獻

  1. 自由貿易區的特點,搜狐,2020-12-17
  2. 論產業轉型升級未來發展方向 ,搜狐,2019-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