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大廈)原圖鏈接來自 網易 的圖片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位於城區主城區範圍,規劃面積37.8平方公里,已開發建成20平方公里,先後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揚州智能電網產業基地江都分基地,被省科技廳認定為江蘇省江都汽車及零部件科技產業園,被省經信委認定為江蘇省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和江蘇省中小企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示範區,是全區工業經濟規模最大、產業質態最優、綜合實力最強的園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更多的是着眼於產業發展規律。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對於「高新區」的介入甚至都細化到了產業的指導目錄,也就是說,哪個地方的高新區應重點發展何種產業,都有着明確的規定。

園區概況

2010年8月,區委、區政府整合原張綱配套園、城北工業園、龍川工業園、區直工業園,組建成立江蘇省江都經濟開發區仙城工業園區。2018年12月撤銷江蘇省江都經濟開發區仙城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設立揚州市江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

江都高新區已形成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智能電網等三大支柱產業,先後被認定為江蘇省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江蘇省中小企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示範區、江蘇省江都汽車及零部件科技產業園、揚州市汽車及零部件特色產業園。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揚州智能電網產業基地江都分基地。擁有企業2200多家,其中年開票銷售20億元以上企業1家、10億元以上企業4家、億元以上企業23家,上市公司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5家,金世紀車輪在韓交所上市,是全區首家境外上市企業,從業人員約5萬人,德國大陸、美國PCC、美國AZZ、日本日清紡、日本電裝、中節能啟源、江淮集團等一批世界500強和「中」字頭國企相繼落戶。

高新區發展歷程

高新區發端於1988年國務院啟動的「火炬計劃」,所以有的高新區起名為「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間,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的基本國策,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源、資金和廉價勞動力推動的粗放式增長模式。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於是1988年6月,總設計師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

「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該計劃的兩項核心內容就是「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創辦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結合當地特點和條件,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北京誕生[2],當時名稱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簡稱北京試驗區。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關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156家高新區。

視頻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相關視頻

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穩中有進 3月江蘇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8.6%
罕見實拍揚州高郵湖驚現「龍吸水」直衝雲際長達一公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