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蘇省揚州高郵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蘇省揚州高郵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江蘇省揚州高郵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高郵湖西,2016年5月由省政府批准設立,區劃總面積204平方公里,規劃開發面積40平方公里,已建成區域10平方公里,是以綠色照明、汽車零部件、電線電纜、太陽能光伏產業為主導的高科技持色產業園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更多的是着眼於產業發展規律。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對於「高新區」的介入甚至都細化到了產業的指導目錄,也就是說,哪個地方的高新區應重點發展何種產業,都有着明確的規定。

園區介紹

高郵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9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90家、省民營科技企業305家、省級研發中心76家。先後獲得國家火炬智慧照明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火矩特種電纜特色產業基地、中國路燈製造基地、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全國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區、江蘇省綠色照明科技產業園、江蘇省特種電纜科技產業園、江蘇省特色產業集群、江蘇省知識產權示範園區等多項國家和省級榮譽稱號。

交通

公路:京滬高速公路和市內外的公路網使高郵交通便捷。沿高速公路驅車至北京、杭州、上海、蘇州、南京、揚州,分別只需8小時、3.5小時、2.5小時、2小時、1.5小時、0.5小時。

鐵路:高郵距寧啟鐵路揚州站需半小時(揚州站擁有發至北京、廣州、西安、上海、重慶、成都、武漢、青島等多條黃金鐵路線),正在建設的淮揚鎮鐵路傍城而過,輻射全國東西南北中,客貨運輸便捷。

航空:蘇中機場距高郵城區僅需0.5小時,高郵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約1.5小時,距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約2.5小時。祿口機場已開通至東京、大阪、新加坡、芝加哥、阿姆斯特丹、澳門、台北、韓國貨運航班。

水路: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高郵湖連接蘇皖。高郵市附近的揚州港為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擁有萬噸級貨船碼頭和多功能碼頭12座,揚州港與中遠太平洋集團成功合作,聯入了世界海運網絡。高郵運河港口碼頭為揚州港分港區,擁有500-2000噸級泊位17個,年吞吐量為600萬噸。

供水

高郵港郵供水有限公司水源引自大運河,運河水常年為ii、iii類水,水質良好,水量充沛。供水公司擁有地面水廠兩座,日供水能力9萬立方米,出廠水、管網水35項指標均符合。

排污

高郵市污水處理廠位於高郵市東郊外環東側、北澄子河南側。日處理污水能力為5萬噸。

供電

市境內有220千伏變電所2座,110千伏變電所15座,35千伏變電所14座,全部採用雙迴路不間斷供電;擁有充裕的電力供應,可確保滿足投資者的用電需求。

供氣

管道天然氣目前年供氣量700萬立方米,可供2萬戶居民和企業使用。

電信通訊

程控電話網、移動通訊網、計算機多媒體、數據通訊網、光纖接入網等一應俱全,寬帶已進入普通居民家庭。

物流

揚州口岸查驗機構齊全,通關環境優越,已全面實現「屬地報關、口岸放行」的新模式。企業出口通關手續最長不超過24小時。位於高郵開發區的揚州港高郵港區物流園區,是集港口裝卸、倉儲、中轉、配送、交易、商檢等為一體的二類水陸口岸物流中心。

人居環境

高郵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科技先進市、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市。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0.3%。歷史文化與綠色生態、現代文明的交相輝映,使高郵成為江淮之間、運河之濱的一顆璀璨明珠。高郵教育發達,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全市高中毛入學率達97.4%,高等院校錄取率為85.2%。具有百年歷史的高郵中學、高郵實驗小學、城北實驗小學等均是省重點學校;揚州科技學院高郵學院、高郵電大、職教中心等不僅是高等學校,亦是實用型人才培訓基地。高郵醫療設施完善,醫療機構269個。維揚美食聞名遐邇,商住設施配套齊全。高郵社會安定、治安環境良好,是江蘇省社會治安安全市、江蘇省刑事案件發生最低地區。高郵已成為創業、學習、生活的理想城市。

高新區發展歷程

高新區發端於1988年國務院啟動的「火炬計劃」,所以有的高新區起名為「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間,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的基本國策,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源、資金和廉價勞動力推動的粗放式增長模式。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於是1988年6月,總設計師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

「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該計劃的兩項核心內容就是「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創辦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結合當地特點和條件,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北京誕生[2],當時名稱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簡稱北京試驗區。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關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156家高新區。

視頻

江蘇省揚州高郵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視頻

地理答啦:經濟特區、開發區、高新區、自貿區、國家級新區的區別
飛機上觀看江蘇省第三大湖——高郵湖全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