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蘇省溧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蘇省溧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園區概況)原圖鏈接來自 網易 的圖片

江蘇省溧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原「江蘇省中關村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溧陽市主城區西部,規劃面積118.08平方公里,2019年5月更名為江蘇省中關村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21年5月經省政府同意,正式更名為江蘇省溧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更多的是着眼於產業發展規律。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對於「高新區」的介入甚至都細化到了產業的指導目錄,也就是說,哪個地方的高新區應重點發展何種產業,都有着明確的規定。

園區發展

目前已入駐企業超過2500餘家,形成了動力電池、輸變電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四大主導產業。

近年來,江蘇省溧陽高新區在溧陽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高端化、特色化、集群化的發展理念,緊緊瞄準2+2+X的產業集群。即,全球有影響力的千億級動力電池和綠色儲能產業集群、全球有話語權的千億級高端不鏽鋼產業集群;2個全國有特色的五百億級智能電網、智能裝備製造產業集群;新材料新能源、新型智慧等若干個地方特色的產業集群。

其中,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形成了以CATL、上汽集團為龍頭,集聚了璞泰來、北星新材料、科達利、紫宸等國內知名動力電池全產業鏈項目50餘個,項目總投資超過900億元,產品涵蓋正負極材料、電池隔膜、電解液、電池芯、電池包、結構件、鋰電智能裝備、電池循環利用等全產業鏈環節,鋰離子電池設計產能達到160GWh,2017年被評為「最佳投資環境鋰電產業集群」。以德龍金屬為龍頭的集「研發—生產—交易—服務」於一體的千億級高端不鏽鋼產業集群正在迅速崛起。以上上電纜、華鵬變壓器、安靠智電等企業為龍頭的輸變電產業,通過創新驅動,快速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已成為全國知名的輸變電設備製造基地。以正昌集團、布勒機械、上汽大通、科華控股等企業為龍頭的智能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同樣具備強有力的產業競爭力。目前,園區正處在加速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關鍵期。

高新區發展歷程

高新區發端於1988年國務院啟動的「火炬計劃」,所以有的高新區起名為「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間,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的基本國策,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源、資金和廉價勞動力推動的粗放式增長模式。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於是1988年6月,總設計師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

「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該計劃的兩項核心內容就是「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創辦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結合當地特點和條件,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北京誕生[2],當時名稱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簡稱北京試驗區。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關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156家高新區。

視頻

江蘇省溧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視頻

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穩中有進 3月江蘇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8.6%
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