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蘇省錫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蘇省錫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2006年成立的全省第一家南北合作共建的新型園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更多的是着眼於產業發展規律。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對於「高新區」的介入甚至都細化到了產業的指導目錄,也就是說,哪個地方的高新區應重點發展何種產業,都有着明確的規定。

園區概況

位於新沂城市東部,緊鄰主城區,總面積111.5平方公里,已經形成了新材料、先進裝備製造、智能終端三大主導產業。自2016年5月省政府批准籌建以來,錫沂高新區以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為引領,牢固樹立生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全力打造生態科技新城、產城融合新城、綠色生態新城。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着力打造核心區30平方公里工業集聚區、2平方公里中央CBD商務區、2平方公里科教文創集聚區、8平方公里高新物流區以及12平方公里生態旅遊示範區等產城融合五大板塊。

10年來,錫沂高新區累計投入建設資金130億元,按照「九通一平」標準,建成區30平方公里,累計開工建設39條55公里道路,24座橋涵,350萬平米景觀綠地,55萬平米標準廠房、200萬平米安居房,建成110KV神山變電站及日處理能力8萬噸的污水處理廠。2017年,高新區積極構建「一區四園一飛地」產業發展布局,由高新區統一開發建設,重點發展新材料、高端裝備、智能終端三大主導產業和科技服務業,全力打造「一區多園」。錫沂高新區被市委、市政府定位為「生態科技新城」,先後獲得「省低碳經濟試點單位」、「省商務發展先進單位」、「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多項榮譽,連續七年獲評「南北共建先進單位」。

目前,錫沂高新區內擁有1個國家級孵化器、1個省級留創園、1個省級科技企業加速器、5個省級眾創空間,先後獲批省級兩化融合示範區、省級知識產權試點園區、省級低碳試點單位、省商務廳發展先進單位,連續十年被評為「南北共建先進單位」,已成為蘇北地區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和引領經濟跨越發展的強引擎。

錫沂高新區將以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為奮鬥目標,堅持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理念,以創新驅動和雙向開放為引領,圍繞基礎設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生產要素配套,創新資源集聚,加快產城融合發展,全力打造生態科技新城,全面落實「兩城一地」發展戰略,為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新沂作出更大的貢獻!

高新區發展歷程

高新區發端於1988年國務院啟動的「火炬計劃」,所以有的高新區起名為「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間,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的基本國策,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源、資金和廉價勞動力推動的粗放式增長模式。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於是1988年6月,總設計師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

「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該計劃的兩項核心內容就是「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創辦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結合當地特點和條件,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北京誕生[2],當時名稱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簡稱北京試驗區。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關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156家高新區。

視頻

江蘇省錫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視頻

國務院關於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