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西省撫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西省撫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景圖)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江西省撫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5年2月5日,獲國務院批覆,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更多的是着眼於產業發展規律。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對於「高新區」的介入甚至都細化到了產業的指導目錄,也就是說,哪個地方的高新區應重點發展何種產業,都有着明確的規定。

園區介紹

撫州高新技術開發區坐落在撫州市新城區,管轄面積158.6平方公里,下轄一鎮兩街道,人口近15萬,規劃開發面積40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達20平方公里。經過近幾年的努力,開發區充滿了蓬勃發展的活力和潛力。開發區有獨具競爭的比較優勢。區內20平方公里內的道路、電力、通訊、供水、供氣、排水、排污及土地平整已實現七通一平,「八縱十一橫」的主幹道網絡把開發區連綴成四通八達的整體。境內2座110KV變電站、1座220KV變電站、日供水20萬噸自來水廠、日處理污水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一應俱全,核心產業園區接納項目的空間越來越大,項目承接能力越來越強。充足的水電供應和豐富的高素質勞動力資源已成為開發區吸引外來投資者的重要優勢。

金融環境

作為江西省首家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省級示範區,開發區構建了金融服務大平台,與11家金融機構開展了全面戰略合作,9家金融機構設立了開發區銀行,專門為企業量身訂製了「助保貸」、「財園信貸通」 、「還貸周轉金」等一系列金融產品,有效地滿足了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

主導產業

開發區有獨具特色的主導產業。一是以江鈴輕汽、江鈴底盤、江西巨特集團等為龍頭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二是以博雅生物製藥、珍視明藥業等為龍頭的生物醫藥產業;三是以森科實業、迪比科電子、德義半導體等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四是以明恆紡織、環球紡織、嘉盛精紡等為龍頭的傳統優勢產業。目前開發區正依託國家級開發區、國家級精細化工基地、省級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省級生物醫藥生產基地等名片,致力於把開發區打造成為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最佳承載地和產城融合區。

發展與服務

開發區有高效快捷的發展軟環境。開發區始終奉行「發展高新技術,打造科技新城」的發展理念,致力於構建寬鬆和諧的投資環境。在服務方式上,我們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企業服務局,按「企業圍牆內的事企業負責,企業圍牆外的事高新區負責」的原則,對每個企業實行領導掛點,部門跟蹤,專人服務的機制,對項目進行全過程、全方位、全身心服務;在工作效能上,我們全力推行「5+2」(即取消休息日),「白加黑」(即全天候服務)的工作機制,實行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預約服務制等;在人文環境上,營造尊重客商、尊重創業的良好氛圍;在輿論環境上,倡導誰投大資誰是功臣,誰創大業誰是英雄。我們的目標就是,讓開發區的服務最好,環境最優,企業家的投資成本最低收益最大。  

今日之開發區,是一方充滿生機、潛能的投資寶地,商機無限,前景廣闊;是一片充滿希望、蘊藏商機的創業福地,正以其適宜的經營環境、優越的投資平台、簡便的辦事程序展示着廣闊的發展前景。

高新區發展歷程

高新區發端於1988年國務院啟動的「火炬計劃」,所以有的高新區起名為「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間,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的基本國策,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源、資金和廉價勞動力推動的粗放式增長模式。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於是1988年6月,總設計師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

「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該計劃的兩項核心內容就是「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創辦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結合當地特點和條件,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北京誕生[2],當時名稱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簡稱北京試驗區。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關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156家高新區。

視頻

江西省撫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視頻

2021撫州高新區《我相信,我奮鬥》
自駕抵達江西撫州,建設規劃超讚,不知道江西省城市排名是怎樣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