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湯峪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湯峪鎮,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地處藍田縣西南部。東與焦岱鎮接壤,南與商洛市柞水縣豐北河鎮相連,西鄰史家寨鎮,北與長安區魏寨街道相接,總面積148.44平方千米。湯峪鎮境內名勝古蹟有藍田八景之一的唐石門湯泉,湯峪溫泉和湯峪湖截至2020年6月,湯峪鎮下轄26個行政村。2018年,湯峪鎮戶籍人口50778人。2011年,湯峪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52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6200萬元。[1]

中文名: 湯峪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

地理位置: 藍田縣西南部

面 積: 148.44 km²

下轄地區: 2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塘子街

電話區號: 029

郵政區碼: 710516

氣候條件: 暖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陝A

人 口: 50778人(2018年)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此地石門峪口有溫泉,唐代名石門湯,玄宗賜名大興湯院,遂得名湯峪。

建置沿革

唐代曾設大興湯院。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後,曾有聯保。

1949年5月,設湯峪區(駐高堡村),管8鄉。

1956年4月,調整為湯峪區,轄6鄉。

1958年,撤銷湯峪區,成立火箭公社,轄4高級社,同年又改為湯峪公社。

1984年,改設湯峪鎮。

2015年6月28日,陝西省調整鄉鎮行政區劃,撤銷史家寨鎮,併入湯峪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轄石門、胡坡、聯豐、聚一、聚二、聚三、洪家寨、馬家原、薛家廟、高堡、張家坡、湯家莊、塘子街、上寺峪、下寺峪、老凹溝、官上、湯一、湯二、湯三、湯四、石佛寺、代家寨、尖角、圪塔25個行政村。截至2011年末,湯峪鎮轄塘子、石門、聯豐、胡坡、巨三、巨二、巨一、洪寨、馬塬、薛廟、張坡、石佛寺、湯莊、尖角、代寨、圪塔、石坡、高堡、下峙峪、上峙峪、老凹溝、官上、湯一、湯二、湯三、湯四2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20個村民小組。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湯峪鎮下轄26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塘子街。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湯峪鎮地處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西南部。東與焦岱鎮接壤,南與商洛市柞水縣豐北河鎮相連,西鄰史家寨鎮,北與長安區魏寨街道相接。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5千米,總面積148.44平方千米。距縣城25千米。

地形地貌

湯峪鎮地處秦嶺北麓沿山和川道地區,地勢平坦。

氣候特徵

湯峪鎮屬暖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2.8℃,年平均無霜期210天,年平均光照時數2148小時。年均平降水量731.5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6—10月。

水系水文

湯峪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為湯峪河,境內流長25千米。

自然資源

湯峪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泥炭礦。另有豐富的地熱水,現已經開發溫泉井4眼,其中自流井1眼,出水量為259.2立方米/日,水溫45—58℃;人工井3眼,療養院內1眼,水溫49.6℃,出水300立方米/日;塘子街村井1眼,井深627.15米,水溫57—62℃,出水量300—450立方米/日;鎮政府溫泉井1眼,井深703.83米,水溫45℃,出水量501立方米/日。現全鎮總出水量約1100立方米/日,占開採潛量比例52.6%。

人口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310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300人,城鎮化率17.1%。另有流動人口11000人。總人口中,男性16120人,占52%;女性14880人,占48%。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30800人,占99.4%。2011年,人口出生率8.05‰,人口死亡率4.64‰,人口自然增長率3.4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62.7人。 2018年,湯峪鎮戶籍人口5077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湯峪鎮財政金融收入2980萬元,比上年增長2%,地方財政收入520萬元,比上年增長6.3%,是1978年的25倍。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460萬元,增值稅1400萬元,企業所得稅12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6000元,比上年增長2%,是1978年的40倍。

人民生活

2011年,湯峪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738元。

第一產業

2011年,湯峪鎮耕地面積2.2萬畝,人均0.7畝,林地面積7.8萬畝。農業總產值1978年370萬元,2011年達到15200萬元,比上年增長29%,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1%。

種植業

湯峪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湯峪鎮糧食生產20450噸,人均659千克。其中小麥13750噸,玉米670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2011年,湯峪鎮油料作物以油菜為主,種植面積910畝,產量113噸;蔬菜種植面積1410畝,產量2650噸,主要品種為葉菜類。

林業

截至2011年末,湯峪鎮累計造林3.5萬畝,其中經濟林1。2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3萬株,林木覆蓋率60%。2011年,湯峪鎮林果種植面積1.1萬畝,產量500噸,主要品種有核桃、獼猴桃等。

畜牧業

湯峪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湯峪鎮生豬飼養量7740頭,年末存欄4920頭;牛飼養量2250頭,年末存欄1450頭;家禽飼養量270萬羽,上市家禽250萬羽。2011年,湯峪鎮生產肉類1264噸,其中豬肉655噸,牛肉364噸,雞肉94噸;畜牧業總產值612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0.3%。

漁業

湯峪鎮漁業以淡水養殖為主,2011年,湯峪鎮池塘面積200畝,漁業產量600萬尾,產值3000萬元。

生產條件

截至2011年末,湯峪鎮大型農機8台(件);農民人均純收入7738元。

第二產業

2018年,湯峪鎮有工業企業138個。

國內貿易

截至2011年末,湯峪鎮商業網點200個,從業人員380人。2011年,湯峪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6200萬元,比上年增長26%;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530萬元,比上年增長6%。2018年,湯峪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24個。

郵電通信

截至2011年末,湯峪鎮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5千米,鄉村通郵率95%。業務收入78萬元。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3個,固定電話用戶81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17%;移動電話用戶4100戶,移動電話用戶普及率90%,比上年提高5%;互聯網端口總數1200個,已占用端口總數700個,寬帶接入用戶1520戶,比上年增加32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25萬元。

交通運輸

湯峪鎮境內西(安)湯(峪)公路和藍(關鎮)湯(峪)公路橫貫通過。2011年,湯峪鎮縣鄉(鎮)級公路3條,總長85千米。截至2011年末,湯峪鎮鎮區道路總長度13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2.45米。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湯峪鎮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452人,專任教師16人;小學11所,在校生1726人,專任教師11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83人,專任教師9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9%。2011年,湯峪鎮教育經費12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50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50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20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5%,比上年提高了1%。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湯峪鎮文化藝術團體1個,成員65人;文化專業戶20戶,文化站1個,文化從業人員35人。1958年開通有線廣播,後逐步發展到無線廣播、電視。2011年,湯峪鎮廣播電視用戶4000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1000戶,電視覆蓋率90%。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湯峪鎮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9個,其中村級醫療站26個,衛生院3個;病床52張,其中公辦衛生機構床位15張,固定資產總值10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3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2人。2011年,湯峪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7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6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5421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湯峪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74戶,人數1214人,支出151.5萬元,月人均104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9人,支出12.17萬元;農村醫療救助46人次,支出18萬元;農村臨時救濟204人次,支出6萬元,比上年增長2%。2011年,湯峪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350人,倒塌房屋260間,直接經濟損失2000萬元,救災支出53.7萬元,比上年增長300%。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湯峪鎮鎮區自來水廠1個,鋪設幹線水管15千米,生產能力5000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7千米。截至2011年末,湯峪鎮鎮區擁有10千伏變電所1座,主變壓器1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2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8.2%,供電可靠率99.7%。

風景名勝

湯泉湖

石門湯泉湖,左有「涌金門」,右有「瀉玉門」護衛着浩淼廣闊的湯泉湖。其泉水源於秦嶺深山的湯峪河,水域遼闊,水源充足,先後匯集水層溝、齊溝等13水至湯峪口,流域80%以上系石山區,故河水清澈,湖面如鏡,光可見人,四面群山環抱,更有「青浦」、「翠微」、「錦芮」和「繡虎」四小峰作屏,把湯泉湖點綴得秀麗明媚。湖面達30公頃(約合450畝),水深40餘米,有山、有河、有沙灘、有森林,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

西峰山

海拔1700多米,重巒疊嶂,層林盡染,天然地成為湯峪湖之西屏,其上有四峰點綴,分別為「青浦峰」、「翠微峰」、「錦芮峰和「繡虎峰」。

東峰山

是石門關的右側門戶,海拔2100多米,是附近諸山的最高峰。此山勢圓而峰尖,酷似日本的富士山,沿山有上山石踏步,山上有道教觀宮玉皇殿、老君殿等十多處殿宇,頂峰為無極聖母洞,乃諸殿中之主殿,也是湯峪鎮藍田縣境著名的道教觀宮。

雲台山

位於鎮南15千米處,雄、秀、奇、險集於一身,「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其最佳寫照。山上自然景觀遍布,宗教景點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更有豐富的珍禽異獸、奇花異木等自然資源,山頂上的「三教堂」等道教遺址,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又是晚唐詩人鄭谷的「藍田別業」舊址,王維、賈島、張喬等大詩人,在這裡寫下了許多不朽的名詩,如「秋山清若水。吟客靜於僧」、「小徑通商嶺,高山見杜陵」。

紫雲山

距雲台山不遠,因岱頂有鐵瓦殿覆蓋峰端,故又稱鐵冠山。這裡是湯峪河的源頭,南北水系的分水嶺,自然景觀變化萬千,令人稱奇,尤其是冬消夏凍的「六月冰洞」更是叫絕。現已被省、市列為待開發的原始森林公園。同時,李自成屯兵石門關、漢劉秀避難的「劉秀窯」、古長安通衢巴蜀的古棧道遺址等人文景觀也都及具開發價值和潛力.。

湯峪旅遊風景區

位於西安市東南40千米的秦嶺北麓,藍田縣西南25千米的湯峪鎮。這裡山青水秀,交通方便,氣候宜人,具有豐富的旅遊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是歷史悠久的唐代行宮,亦冠「藍田八景」之首。以湯峪湖為中心的風景區,青山環繞,青翠錦鄉,湖光山色,湖面3.7?平方千米碧波蕩漾,南岸有湯泉湖森林度假山莊,兩岸東西峰山有道教古剎和佛祖寺院,香煙裊裊,遊人如織。湖南面是通住秦嶺深入的湯峪河棧道,沿途有相傳劉秀避難的「劉秀洞」,陳傳老祖下棋的「棋盤山」,署夏不融的「六月冰洞」,妖人造反的「聚仙台」,月亮飛天的「月亮石」,更有豐富的森林和野生動物資源。湯峪溫泉馳名遐邇,水溫高達58─62℃,有1300多年歷史,水中含有20多種礦物質和化學微量元素。陝西省幹部療養院於1956年就建在這裡。1998年,縣政府將湯峪闢為旅遊開發區,並賦於一系列優惠政策,由此,湯峪已成為一個集溫泉療養、避署度假、休閒娛樂、勝景遊覽於一體的旅遊勝地,常年來這裡的遊客絡繹不絕,日接待量達數千人次。

湯峪溫泉

湯峪溫泉歷史悠久,馳名遐邇,古稱「石門湯泉」,地處塘子街,屬於渭水盆地斷層上的高溫礦泉之一。與同類型溫泉眉縣西湯峪、臨潼東溫泉相比,以水溫高、所含礦物質種類多、儲量豐富而久負盛譽,泉水出井水溫高達62℃,含有硫酸鈉、鎂、鈣等20多物質,含量最多的酸根或陰離子為硫酸根,並含有相當量活性元素及氣體的高溫型弱礦化度、弱放射性的礦性泉,適宜30多類、105種疾病的水療。早在漢唐時期就具有相當規模和影響力,有「功德水」、「桃花水」之稱,被唐玄宗李隆基賜名「大興湯院」。礦泉專家陳炎冰、王立民等142位專家學者和全國115個礦泉醫療單位聯合著撰的中國第一部礦泉學專著《中國礦泉》及劉廣漢教授所著《陝西溫泉與溫泉醫療》等礦泉學專著,均稱湯峪溫泉為「天下第一名池」。建國後,國家及省、市先後投資興建了全國第一批以水療為主的陝西湯峪幹部療養院、陝西湯峪礦泉醫院,接待着各級領導和來自全國各地的療養保健者、遊客等數以萬人。 湯峪溫泉度假區自然條件優越,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該區地處渭河斷陷盆地與秦嶺山地接壤地帶,跨秦嶺山地和渭河盆地兩大地貌單元,為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2.8℃,日照時數2148小時,全年無霜期210天,年平均降雨量731.5毫米,湯峪河橫貫全境,水源充沛。

視頻

眉縣湯峪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