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地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沙地柏

中文學名 :沙地柏

拉丁學名: Sabina vulgaris Ant.

別 稱:叉子圓柏,新疆圓柏,,雙子柏,爬柏,臭柏

界: 植物界

目: 松杉目

科 : 柏科

亞 科 : 圓柏亞科

屬 : 圓柏屬

沙地柏是匍匐灌木。枝斜向伸展,鮮枝葉揉之有臭味,一年生枝柱形,交互對生或3葉輪生,先端刺尖,中部有矩圓狀腺體,交互對生,先端鈍或銳尖,背面中部有橢圓形或卵形腺體。雌雄異株,稀同株,雄球花橢圓形或矩圓形,雌球花曲垂或先期直立而後俯垂。球果生於向下彎曲的小枝頂端,熟時褐色或紫藍色或黑色,三角狀球形,有種子2-3粒,種子常為卵圓形,微扁,有縱脊與樹脂槽。生於海拔1100-2800米地帶的多石山坡,或生於針葉樹或針葉樹闊葉樹混交林內,或生於砂丘上。耐旱性強,可作水土保持及固沙造林樹種。分布於歐洲南部至中亞和中國西北部。[1]

形態特徵

匍匐灌木,高不到1米,稀灌木或小喬木;枝密,斜上伸展,枝皮灰褐色,裂成薄片脫落;一年生枝的分枝皆為圓柱形,徑約1毫米。葉二型:刺葉常生於幼一樹上,稀在壯齡樹上與鱗葉並存,常交互對生或兼有三葉交叉輪生,排列較密,向上斜展,長3-7毫米,先端刺尖,上面凹,下面拱圓,中部有長橢圓形或條形腺體;鱗葉交互對生,排列緊密或稍疏,斜方形或菱狀卵形,長1-2.5毫米,先端微鈍或急尖,背面中部有明顯的橢圓形或卵形腺體。雌雄異株,稀同株;雄球花橢圓形或矩圓形,長2-3毫米,雄蕊5-7對,各具2-4花葯,藥隔鈍三角形;雌球花曲垂或初期直立而隨後俯垂。

球果生於向下彎曲的小枝頂端,熟前藍綠色,熟時褐色至紫藍色或黑色,多少有白粉,具1-4 (-5)粒種子,多為2-3粒,形狀各式,多為倒三角狀球形;種子常為卵圓形,微扁,頂端鈍或微尖,有縱脊與樹脂槽。

生長習性

耐旱性強。一般分布在固定和半固定沙地上,經馴化後,在沙蓋黃土丘陵地及水肥條件較好的土壤上生長良好。生長勢旺,修剪後,能產生多發性側枝,形成斜生叢狀樹形,在短期內形成整齊無缺的綠籬極有價值。根系發達,細根極多,10-60厘米的土層內形成縱橫交錯的根系網,萌芽力和萌櫱力強。能忍受風蝕沙埋,長期適應乾旱的沙漠環境,是乾旱、半乾旱地區防風固沙和水土保持的優良樹種。喜光,喜涼爽乾燥的氣候,耐寒、耐旱、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不耐澇。適應性強,生長較快,扦插宜活,栽培管理簡單。

分布範圍

產於中國新疆天山至阿爾泰山、寧夏賀蘭山、內蒙古、青海東北部、甘肅祁連山北坡及古浪、景泰、靖遠等地以及陝西北部榆林。生於海拔1100-2800(青海可達3300)米地帶的多石山坡,或生於針葉樹或針葉樹闊葉樹混交林內,或生於砂丘上。歐洲南部至中亞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播種 對於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籤的一端用水沾濕,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後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對於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5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後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3倍。播後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淋濕,以後當盆土略干時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衝起來。 扦插 進行嫩枝扦插時,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穗。把枝條剪下後,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長的一段,每段要帶3個以上的葉節。剪取插穗時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個葉節的上方大約1公分處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葉節下方大約為0.5公分處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鋒利)。進行硬枝扦插時,在早春氣溫回升後,選取去年的健壯枝條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個節,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

栽培技術

濕度 喜歡略微濕潤至乾爽的氣候環境。 溫度 耐寒。夏季高溫期,不能忍受悶熱,否則會進入半休眠狀態,生長受到阻礙。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30℃。 光照 喜歡半蔭環境,在陽光強烈、悶熱的環境下生長不良。 肥水 對於地栽的植株,春夏兩季根據乾旱情況,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頸部以外30-100公分開一圈小溝(植株越大,則離根頸部越遠),溝寬、深都為20公分。溝內撒進25-50斤有機肥,或者1-5兩顆粒複合肥(化肥),然後澆上透水。入冬以後開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澆水。

應用價值

固沙造林 耐旱性強,可作水土保持及固沙造林樹種。常植於坡地觀賞及護坡,或作為常綠地被和基礎種植,增加層次。匍匐有姿,是良好的地被樹種。適應性強,宜護坡固沙,作水土保持及固沙造林用樹種,是華北、西北地區良好的水土保持及固沙造林綠化樹種。 沙地柏,根系生長具有明顯的,適應風沙土和沙區降水的特性。它們主根退化,側根發達並橫向延伸,以吸取不多的大氣降水。沙地柏恨系主要分布在20-80cm,穩定濕沙層的上部。沙地柏可以形成一植多株,成片地覆蓋在沙丘上。這樣的植叢,其迎風側會受到風蝕,同時背風側會受到沙埋。由於根系相連,風蝕和沙埋均不致使其受到嚴重傷害,而且沙埋後,土壤通氣和溫度條件改善,保墒能力提高,生長更加旺盛。具備這些優良特性,沙地柏成為一種優良的保持水土和固沙植物。

飼料用途 枝條柔軟,着葉豐富,枝葉含有芳香油類,具較強烈的松柏氣味。故自然生長的沙地柏,各類牲畜均不採食,僅在生長季節初期為山羊所採食。就化學成分言,沙地柏富含粗脂肪和無氮浸出物,蛋白質含量偏低,粗纖維較少,是它枝條木質化程度低的根源。關於蛋白質的品質,由於蛋白質含量偏低,所含必需氨基酸數量也不多。但它的嫩枝葉中富含各種維生素,可以作為一種補充飼料添加到常規飼料中,以糾正飼料中的維生素不足,這在冬春舍飼期尤為重要。 醫藥用途 枝、葉、果實:苦,平。驅風鎮靜,活血止痛。用於風濕關節痛,小便淋痛,迎風流淚,頭痛,視物不清。 【藏藥】秀巴:葉用於腎病,炭疽病,癰癤腫毒;球果用於肝、膽、肺之熱症,風寒濕痹《中國藏藥》。【維藥】新疆阿力恰米維司:果實用於心悸氣短,精神不振,胃寒泄瀉,消化不良,手足攣緊,四肢麻木,肝疾水腫,風寒頭痛,牙齦紅腫;外用瘡癤濕疹《維藥志》。

參考資料

  1. [1],沙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植物通,引用日期2014-03-28